论大学精神与高校声誉——以高校开展海外交流与合作为例
2015-08-15刘郑一
刘郑一
(浙江大学外事处,浙江 杭州310058)
0 绪论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1]。对大学精神的关注是社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是中外比较差距认识深化的结果,也是发展引领一流建设的需要。在全球化日益明显的今天,特别是在高校的海外交流与合作中,大学精神对高校声誉的建立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交流与合作项目开展之初,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和优质的高校声誉能够吸引潜在合作伙伴;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有形及无形间展现的大学精神和高校声誉有利于项目的有效开展;在项目开展结束后,整个项目又充分诠释了大学精神并进一步树立和传播了高校声誉。本文以高校海外交流与合作为切入点,研究大学精神的培育对高校声誉的建立发挥的作用。
1 大学精神
1.1 大学精神的内涵
所谓大学精神,是指校园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共同一致的意志态度、思想境界、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大学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必然具备或应该具备共同的精神,具有相对于政治组织体制而言的独立性,相对于意识形态而言的自由性,相对于组织化社会自我确认特性而言的批判性,相对于重视功利的社会习性而言的创造性与传授知识的超脱性,相对于社会分工专门定势而言的包容性。
1.2 大学精神的作用
大学精神之于大学,有价值导向功能、精神激励功能、群体凝聚功能和社会辐射功能[2]。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对学校历史传统、精神品质、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精神文化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整合,是大学师生群体在价值认识的基础上积淀成的深层心理结构和信念。大学精神最能够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和精神追求,对大学师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确立价值取向和追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能够得到全校的认同,形成一种内在的感召力,使全校师生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强烈的归属感,就会对全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行为起导向和规范作用。
2 高校声誉
2.1 高校声誉的内涵
在我国,尽管理论界和教育界都普遍认为高校声誉非常重要,但是高校声誉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一直以来,对高校声誉的界定模糊,研究文献不足,尤其是对高校声誉的相关研究相对匮乏[3]。本文在借鉴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认知主体视角,认为高校声誉是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学生及家长、兄弟院校、学术界、政府和新闻界等公众在社会交往中自然形成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一个由认知和情感构成的态度结构。
2.2 高校声誉的特性
由于高校声誉并非是某项特征单独作用的结果,形成要素的综合性可以使高校将各种特征发挥综合协同作用从而产生的溢出效应,并使高校声誉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影响,进而限制和控制高校声誉管理。高校声誉在很大程度上会受高校身份识别、品牌、形象和信誉等概念的影响,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和维护来积累。
3 大学精神与高校声誉
高校在教学服务、财务状况、市场表现、竞争表现、工作环境和管理创新以及社会责任等特征的感知驱动要素,会显著影响高校认知主体对高校的理性认识[2]。高校声誉的建立,不仅需要通过印刷宣传媒介、电子宣传媒介和网络宣传媒介等途径来实现的,更加需要通过人际传播媒介这一无形却有力的方式来实现[4]。
在高校开展海外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大学精神对于其高校声誉的作用是隐含的,却又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在海外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全过程中,项目的内、外部行为主体,即学生及家长、教职员工、企事业单位、兄弟院校、管理机构、学术界、政府和新闻界等所有关联者[3],会通过办学理念、师资水平、校园文化、学校环境等各方面的感知,并对高校有所评价。而这些感知,其实质就是对精髓的、有而不在的大学精神的感知。
4 小结
高校海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了解、互相理解,通过学习、合作共赢。交流的过程,也是提升自我、寻求新发展的过程。高校声誉不仅体现了高校自身的竞争能力与认可度,同时能提供各高校未来发展的相关信息。
在高校的海外交流与合作中,大学精神是高校声誉评价的基石。有了大学精神的指引,才能不遗余力地为探求真理、服务社会而努力,这也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大学精神塑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一个有着独特精神内核的大学,才能走得更高、更远。同时,我们也要紧紧把握高校海外交流与合作这一高校声誉评价途径,依托大学精神,发扬大学精神,发展大学精神!
[1]王勤,韩艳.一流大学与大学精神[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137-142.
[2]张俊.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建设的思考[D].中南民族大学,2007.
[3]段婕.高校声誉评价构成要素与驱动要素测度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7):30-38.
[4]贺尊.论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