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中小学生体育课的兴趣

2015-08-15翟大为

科技视界 2015年24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内容体育

翟大为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体育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在当代中国,体育对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增强人民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丰富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增进对外交往等诸多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2]。体育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更有助于学校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怎样让学生喜欢上体育,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是问题的关键。兴趣属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体育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只要让学生充分感觉到体育课的快乐之处在于哪里,学生就会尽情释放自己的激情,必然就会对体育课提高兴趣。所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关键之处。由此可见兴趣的培养对于教育有着普世化的原理。

1 培养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性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关键之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方面。培养学生们上体育课的兴趣是关键之处,坚持体育锻炼对于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要求学校体育必须立足于现实,在学生的中小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注重健康教育,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介绍学习各种动作技巧,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中小学生其实并不讨厌体育课,因为体育在户外进行,是他们释放的好地方。体育老师应及时的去发现并且培养学生们的体育课兴趣,并正确的进行体育教育,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作用。只要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兴趣,必将转化为他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做到终生坚持锻炼。

2 中小学生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学校体育教育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包括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女生的比例远远高于男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影响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诱因很多,以下简单地概括为四个方面:

2.1 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差异

体育练习是要求速度、耐力、力量及灵活性的,由于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不能完成规定的动作,害怕在练习过程中出丑,由此而产生畏惧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对体育练习的兴趣。另外,还有一些同学,从小在家娇生惯养,很少从事体力活动,因为害怕吃苦,所以学生们在体育课中不愿进行锻炼,长期以来,体育课在他们心中失去了兴趣,这也是女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比率比男生高的原因。

2.2 思想认识原因

在现阶段,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知识没有正确认识观念,有个别家长、老师甚至促成了这种认识的生长。在与很多学生的谈话中可以发现,体育课是没有得到他们重视的,他们甚至认为体育课的开设是没有必要的事情。在一个高水平的学生考试的学校教育,而不是作为一个真正的加考科目,这使得学生对他们的价值失去兴趣。

2.3 环境因素

体育课教学开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体育器材以及体育场地,有些学校由于资金短缺,难以及时更换陈旧的教学设备,更无法引进先进的体育器材,还有的学校器材被损坏后无法及时进行修缮,这就给体育教学活动顺利的进行增添了很多麻烦。加之大多中小学校的体育课都是在户外进行的,肯定会给学生的体育活动带来很多外界影响,比如:天气,温度等。必然影响学生的兴趣。比如有些女学生爱美,担心晒黑,所以顺其自然的失去上体育课的兴趣。

3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3.1 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

在体育课中,合理搭配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体育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个有趣的和有竞争力的材料[5]。关注学生的兴趣,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习的潜力。

3.1.1 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学内容设梯度

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自己成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信任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面向全体学生,在难易程度上创设梯度,视对象而定,如性格的差异,身高的差异,身体素质的差异,体形的差异,性别的差异等等,不设难以达到的目标。保证每个学生有一样的练习和表现机会,让稍弱一点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同样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3.1.2 增加趣味游戏

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它是一项以集体共同参与来完成的,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它的目的在于增强体质,在愉快的氛围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游戏的设置对体育教学内容开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趣味游戏的设置,能极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失效性。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8]。

3.1.3 增设疑问,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目的性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老师的引导,诱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掘自己的潜能。如在100米跑步中,是否清楚自己需要跑多少步来完成?在跳远课上,怎样丈量助跑的步点才能更准确地踩到起跳板?等等。这样的疑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3.2 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包括教学现场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心理环境。教学现场的环境包括体育场所是否安全、平整,场地界线是否清晰等。良好的教学情境非常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发挥出来。

3.2.1 教学现场的环境

为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运动锻炼环境,学校必须重视体育课,提高体育场地与硬件设施的投入。另外学校应合理规划场地,做好场地及设施的更新及维护工作,使场地图形呈现优美感,很学生能很快地融入其中。

3.2.2 人际关系的心理环境

教师合理的处理与学生直接的关系,使学生成为自己的朋友,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多向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诉求。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刺激学生在课堂中更快地接受新知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相反,如果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有距离感,就容易使学生感觉压抑,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就会降低。教师在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更容易让学生轻松、主动地学习。

4 总结

激发和改善中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是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找出学生对体育课不敢兴趣的动因,并想办法解决。运用兴趣效用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有所值,并真正成为学练的主体,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健康的合格人才,为其终身保留体育锻炼的习惯打下基础。

[1]徐叶彤.张亚平.对高校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课兴趣的培养[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5,4(2):9-13.

[2]李日生.如何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J].西江教育论丝,2006(2):118-120.

[3]缪本海.叶条凤.我院新生体育课的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76-77.

[4]赵春梅.浅议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J].学校教育,2005,4(27):7-8.

[5]刘卫卫.浅析中学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18-19.

[6]尚立文.鼓励性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妙用[J].青海教育,2004(1):23-25.

[7]王国林.学生学习动机与对策探析[J].体育教学,2001,1:37-38.

[8]陈祥宝.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施教[J].中国学校体育,2002,1:2-3.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学内容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课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2016体育年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