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职业技能培养与养老服务业紧密结合发展路径及对策
2015-08-15魏平峰
魏 茜 魏平峰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是困扰众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加之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使得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的问题也是日益突出,迫在眉睫。面对我国这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迅速到来和来势迅猛的“银色浪潮”,如何延缓衰老,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和照顾,延长其生活自理年限,大力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实现老年身体健康化、老年护理专业化、养老事业社会化,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培养老年护理专业技能人才,则已成为关系我国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和战略任务。
1 老年护理职业教育与养老服务业现状和存在问题
在我国,老年护理学也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1994年国家卫生部颁发了 《四年制中等护理专业教学计划》,1998年以后,老年护理学课程才在华西医科大学等几所高等护理学院开设,由此,《老年护理学》也就成为大中专护理专业新设的一门课程。但是,我国老年护理教学与培训起步晚,发展滞后。《老年护理学》本科教材于2000年12月才正式出版,且尚未在全国普及。目前虽然许多高等院校已调整了课程设置,增设了老年护理学学科及相关专业,但高职高专老年护理专科护士的培养仍是一片空白。我国护理教育的最高学历是硕士,但至今尚无一人获得老年护理方面的硕士学位。从事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的护士学历低、人数少,且大多没有接受过老年护理专业的系统教育,知识结构老化,在工作实践中他们不能称为老年护理的专业人才。可以说,我国目前的老年护理职业教育和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是严重滞后,专业人才是严重短缺。相比之下,养老护理服务在国外的情况是:美国从1967年就规定从事老年护理的执业者必须具备学士以上学历,目前已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等多层次老年护理人才梯队。英国则提出“老年护理专家计划”,旨在培养老年护理专家,以提高老年人的护理质量。日本于1994年就成立了看护福利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从事老年护理工作。而德国的老年护理教育则为职业培训性质,主要培训“老年护士”和“老年护理助手”,学生经过为期一年半的法定学时学习与考试,毕业后可得到国家认可的“老年护士助手”资格,通过三年法定学时学习与考试,毕业后可获得国家认可的“老年护士”资格。
那末,我国的养老服务业现状又是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目前我国最基本的养老方式(模式)大致有三种,即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社会)养老。这三种方式(模式)各有优劣,但都是较为传统的养老方式,无法胜任新的养老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家庭养老这种沿袭了几千年传统意义上的养老方式更是难以为继。自1999年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问题日趋凸显,养老需求逐渐增加。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布的消息称,截止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养老机构和床位数为例,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约4.3万个,养老床位数达到493.7万,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24.4张。与前几年相比虽有较大增长,但按国际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50张测算,与发达国家每百人5-7张床位数相比较仍有巨大的差距和缺口。另外,按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配备比例3:1测算,我国还需要1000多万养老护理人员,而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员工也只有近30万人,其中取得老年护理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可以说,老年护理的供需矛盾是十分突出。
2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路径和对策
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年服务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指示要求。结合本省本市养老服务业现状和永州职院老年护理教学及人才培养状况,特提出以下思路和对策:
2.1 要把“养老专业”办成叫好又叫座的好专业
国家教育部门和民政部门要大力支持高等院校特别是中高职业院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老年康复、老年护理人员、老年营养、老年心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积极开展老年护理方面的研究,努力构建符合养老服务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教育、引导和鼓励养老专业方面的大中专毕业生积极投身养老服务产业中去就业和创业。
2.2 要在“医养融合”上取得新突破
卫生和民政部门要积极探索“医养融合”养老方式,力图破解养老机构中老人的医疗、康复和护理难题。经调查发现,我国养老机构中仅两成老人能自理,其他都需要医疗护理服务。而养老机构都因条件所限,无法设置医疗机构,而医院有限的医疗床位不可能用于长期养老护理服务。再加之养老机构和医院又分属于民政和卫生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职能、机制、政策政策及标准不同,导致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时,受阻于制度壁垒。对此笔者认为,在探索“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新模式方面,应做到“四个打破”:打破体制障碍,部门联手合作;打破政策壁垒,制度相互衔接;打破利益藩篱,服务老人需求;打破路径依赖,推进体系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姻”,做到医养结合,相辅相成,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通力合作。最终达到让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享受到“医院式”专业、周到的医疗保健服务,实现“医养融合一体化”的养老方式的新突破。
2.3 强化产学研结合,创建具有医疗护理功能的新型养老服务基地(老年护理实训中心),将养老服务业打造成朝阳产业
要把养老服务业打造成朝阳产业,则必须从新兴产业的战略高度,坚持从政府、社会、家庭和院校等四个方面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共同参与。也就是说,政府是主导,要做好顶层设计;社会社区是主体力量,要激发主体活力唱好“主角”;家庭养老是传统,虽然“421家庭”、“空巢”家庭正在取代传统家庭结构,但家庭养老方式还会延续较长时间;院校是支撑和补充,专业人才的短缺是制约养老服务业的瓶颈。对此,笔者认为,利用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其前身是零陵卫校)护理这一特色专业优势,依托学院现有的国家级护理职教实训基地、三级综合附属医院、闲置的老校区土地和校舍,创建一个带有医护、疗养、休闲、居家、养护一体、医教结合、产学研并举的养老服务基地 (老年护理实训中心)。使老年人生活在一个即是医院,又是疗养院;即是学校,又是公园;即是居家,又是养老;老者安心,儿女放心的一种养老环境中。这种集老年护理教育、养老机构、教学临床医院深度融合、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养老方式创新,也许在永州市、湖南省乃至全国来说还是一个改革创新的先例。
[1]张乃仁.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综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4.
[2]陈洁君.国内外养老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
[3]王志红.老年护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