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生态建设工程探析

2015-08-15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安徽建筑 2015年6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垃圾绿色

杨 莉(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0 前言

随着城镇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在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同时,在遵循发展规律、着力提升质量等方面成绩斐然。但是建筑能耗日益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每年消耗的建筑钢材和水泥数量惊人,中国已成为全球建材消耗、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排名靠前的国家。因此,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生态建筑项目已经成为城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笔者在工程一线的实践经历,从工程材料节能的实践、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发展绿色生态建筑等方面谈谈看法,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1 工程材料节能的实践

城镇化建设及拆除废旧建筑将产生建筑垃圾,新建筑对建筑材料大量需求导致资源紧缺,人们对工程材料的再利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工程材料的再利用已经成为有效解决建筑垃圾污染环境、节约建筑原材料的新途径。

1.1 建筑垃圾加工成建筑材料再利用

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城市道路、停车场、广场、房屋、河道、水利等工程建设广泛应用处理的建筑垃圾,使得建筑垃圾大多成为可再生资源加以利用。譬如武进绿和环保建材厂,是国内首个建筑垃圾综合再利用项目,5条先进生产线可自动分拣、分级处理建筑垃圾。经处理的再生建材骨料,应用于厂区路基铺设,有的进一步资源化处理,制成砌块砖、预拌砂浆、整体喷筑、复合墙体材料等,综合转化利用率可达95%以上,“变废为宝”销售收入1.6亿元。

1.2 建筑材料的升级换代

建筑材料的升级换代,通过工程实践中使用高性能材料是减少材料消耗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我国由于城镇化发展需要,每年的用钢量剧增,由此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工程项目中尽量采用高强度高性能钢筋可以达到节约钢材的目的,据估算钢材性能提高一个等级,节约用量30%,强度提高一个等级,节约钢材10%。木材是不可再生资源,国家出台保护森林资源,建筑工地应该积极贯彻木材节约措施。在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采用节能节材技术措施、使用低碳设备,提升材料强度等级,将带来经济、社会、环保等综合效益。

1.3 废旧材料的直接利用

废旧建筑材料的直接利用,不仅能有效节约资源,降低建筑成本,而且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中国建筑师王澍教授获得普利兹克奖曾经轰动业界,该奖项是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他的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就是利用当地传统建筑拆除后废弃的200万块旧瓦覆盖屋顶,另一作品“宁波历史博物馆”也大量采用了回收的建筑材料,这些作品为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奠定基础。王澍说:“中国有那么深厚的文化,而现在到处在拆古老的建筑,当年古代建筑师用的那些有尊严的材料,如今像垃圾一样被丢弃,所以我要用智慧的方式让它们复活。”

2 推广绿色施工技术

全球建筑物每年消耗的资源数量惊人,建筑行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发展至关重要。当前,低碳化的建筑施工理念已经成为建筑行业自身发展的希望,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不仅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而且可以通过利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2.1 绿色的建筑技术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街9号厂房通过改造再利用,由原来面积6800m2的单层工业厂房,变为12000m2的绿色生态创意空间。改造时通过开挖内庭院、内部加层等等处理,利用太阳能技术,结合屋顶绿化、室外透水地面、光诱导、雨水回收、中水回用等绿色建筑技术,其中每年电费节约达65万元,水费节约达5万元,每年运行费用可减少约70万元,经测算项目节水率达30%,建筑综合节能率达60%。以打造绿色校园著称的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三星级的行政楼采用许多绿色技术,有屋顶绿化、新风热回收、中水回用、雨水回用、喷灌、导光管、可调外遮阳、可调节中置百叶遮阳、地源热泵空调等,建筑综合节能达到可喜的成绩。

2.2 绿色的创新技术

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国第一座得到“双认证”的绿色超高层建筑。由于使用“BIM”平台,使该项目具有相当复杂的外幕墙结构选型变得非常简单明了。超高层建筑的外幕墙结构按传统施工法,达到高精度安装一直以来是施工难题,上海中心大厦有2万多块幕墙构件,设计方案又是双层幕墙结构,再加上幕墙构件无一相同,每块构件到了安装的施工现场,能精准地一步就位。使得安装没有出现任何返工现象,是因为设计人员用BIM技术在电脑中精确计算、调整并通过三维演示反复模拟的结果。

2.3 绿色的拆房技术

日本大成建设集团1984年云南的鲁布革水电站项目的建设成功,开创了国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先例,最近又运用新式“拆房法”,将摩天大楼从内部自下而上拆除,创造每10天降低6.4m的新记录。由于在大楼内部施工,不仅可有效降低施工噪音,避免粉尘对外部环境的污染,还可加快工程进度,实现绿色拆房施工技术。当然,这种绿色拆房技术必须在建筑内部架设临时支柱支撑屋顶,拆除时以两层作为一个单位,先解构建筑内部,随后撤下千斤顶。这种从下至上逐步解构,直到建筑完全解体也不毁坏屋顶构造的新技术成为超高层建筑拆除的新的里程碑。

3 发展绿色生态建筑

绿色生态建筑涉及的面很广,多学科和多工种交叉,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人、自然和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具有健康宜人的温湿度、洁净空气、柔和声光环境的空间;同时更需要保护好周围的自然环境,尽可能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德国建筑师英恩霍文对绿色生态建筑描述为:“用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成果,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大的使用价值。”

3.1 生态城市建设

人一天看到绿色生命植物的量占视觉信息总量的百分比,小于15%时易诱发精神性疾病,大于25%时产生愉悦感,这是日本科学家近年研究提出“绿视率”概念,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立体绿化(即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的生态效应,并进行多样化种植,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在海绵城市建设思路中,要做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海绵体”——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合理确定城市增长边界,保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城市建设发展“海绵体”——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绿色屋顶、可透水路面广场等,积存、渗透和净化雨水。

3.2 “会呼吸的建筑”

东京本部大楼的建造过程即代表了竹中工务店所追求的绿色生态建筑模式。该大楼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将节能环保理念完美诠释于建筑施工各环节的精巧设计制作。无论是自然采光与通风的最大化利用,屋顶绿化、排水排气处理、蓄热技术的运用,还是高机能外壁、空间分区布局与人性化设计,以及通过3R(Recycle/Reduce/Reuse)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再投入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使建筑节能减排高达30%,很好地实现了成本控制与节能减排的平衡。该大楼在2005年建筑环境综合性能评选中获得最高评价,被称为“会呼吸的建筑”。

4 结 语

中国还处在城市化发展较为迅猛的时期,庞大的工程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拆迁改造和工程建设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工程所需材料资源的紧张与建筑垃圾无法消解的矛盾日趋严重,废旧材料的资源化再利用早已引起业界专业人员的高度重视,节约资源、建筑节能、绿色施工、生态建筑的理念虽然开始深入人心,但发展绿色生态工程建设必将面临漫长而艰巨的探索过程。

[1] 王依滴,李霞,刘巍.从绿色建筑看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

[2] 黄芳.绿色建筑的生态安全观探讨[J].法制博览,2012(10).

[3] 李胜强.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建筑节能,2012(5).

[4]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S].

[5] 苏莉浮.创新现代化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2(16).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垃圾绿色
绿色低碳
垃圾去哪了
淡水养殖中的绿色生态养殖技术
绿色生态小镇,不可错过的投资圣地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倒垃圾
绿色生态发展:破解德育低效难题之路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