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政区域调整的石家庄市综合管廊建设探讨

2015-08-15苗雷强商冬凡卢明朱玉佼杨帅

安徽建筑 2015年6期
关键词:石家庄市管廊市政

苗雷强,商冬凡,卢明,朱玉佼,杨帅

(1.河北建研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21;2.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1;3.河北建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21)

0 引 言

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环境改善和各类公共资源短缺的压力与日俱增,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能很好解决当前城市发展的困境[1]。综合管廊建设即为高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典型实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的市政公用隧道空间,将市政、通信、电力、供水、燃气等公用管线,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集中敷设在一个构筑物内,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2]。综合管廊建设将有效改善目前城市地下管线杂乱无章、维修频繁的现状,对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和地下市政管线的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行政区域调整后石家庄市区建设形势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为河北省省会、京津冀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的石家庄市城市化规模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石家庄市主城区发展空间不足、人口密度较大、布局不合理的矛盾突出。2014年9月国务院同意了河北省对石家庄市的行政区的批复,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河北省调整石家庄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文件内容,石家庄市将藁城、鹿泉、栾城纳入其主市区。自此,石家庄市区面积由原来的469km2扩大到2206km2,面积增大了1700多km2。市区人口由276.67万(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扩大到455万人。行政区域的调整,将在更大范围内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整个城市的功能和形象。行政区域调整后石家庄市行政区域如图1所示。

2 城市化对道路市政管线建设的要求

经过多年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石家庄市区市政管线设施已经遍布整个市区,建成各种市政管线近1500 km,绝大多数已建成的市政管线采用传统的直埋方式敷设,敷设于城市道路近地面10m范围内地下浅层空间。这种直埋建设方式具有建设工期短、工程投资成本低、施工难度小等特点,但管线发生事故或敷设新管线等都会破坏路面,不仅造成很大的经济浪费,而且也给行人、交通、居住等造成诸多不便,且各管道单位缺少沟通,管线管理极为混乱[4]。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种直埋式市政管线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城市建设对道路及市政管线的需求。同时,当前城市道路不仅要担负繁重的地面交通负荷,而且还要为都市提供绿化空间及地震、人防等紧急情况时的避难场所,同时要在有限的道路红线内敷设电力电缆、给排水、热力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等众多市政管线。城市化建设对道路及市政管线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来看,综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城市综合管廊可较好地实现上述城市建设对道路及市政管线设施建设的要求。

3 石家庄市综合管廊建设的必然性

3.1 石家庄市经济发展已经达到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水平

根据国外地下空间开放利用的情况,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发展受土地限制的城市将进入地下空间大规模开放利用的阶段 [5]。石家庄市2012年人均GDP达到43777.1元人民币(7126.22美元),已经具备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的条件。行政区域调整后,石家庄市核心区的经济总量由1092.1亿元增加到2064.4亿元,财政收入由295.3亿元增加到393.5亿元,增加近100亿元。行政区域的调整在经济上将进一步推进石家庄地下空间开放的进程。作为地下空间开放利用形式之一的综合管廊也将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而大规模出现。

3.2 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

根据文献[3]的总体规划要求,石家庄城市近几年发展以拓展城市空间、加强生态建设等内容为重点,并充分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要尽可能提高城区重要商业区、交通枢纽站等土地利用率。石家庄老城区人口密度较大、人群流动性大。一环内人口密度达到3.27万人/km2,二环至一环区域人口密度也高达2万人/km2。传统商业发达区更为严重,如南三条商圈日人流量就达20多万人次;同时交通压力较大,且电力、给排水、通信、燃气等供给压力也较大,还需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这就要求老城区大力开发利用浅层地下空间。而直埋式管线建设占用了浅层地下空间,使老城区浅层土地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故石家庄老城区必将通过建设综合管廊来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1700多km2的土地将变成市辖区,均需按照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建设、管理,将综合管廊建设纳入其中,将有力提升整个城市的功能、品味和形象。目前正定新区已具有前瞻性的规划了城市道路和市政管线,地下综合管廊规划总长度达24.4km,已动工建成14.16km,该综合管廊已成为国内距离最长、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综合管廊。石家庄正定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如图2所示。石家庄综合管廊的建设必将有利推进石家庄市城市化的发展。

3.3 综合管廊建设技术不断成熟

虽然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历史较短,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北京、青岛、济南、上海、南京、广州、重庆、昆明等城市都进行了大规模综合管廊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经验,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综合管廊建设的先进经验,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管廊建设技术不断成熟。

3.4 综合管廊的技术规范不断完善

综合管廊技术规范也不断完善。随着各地综合管廊建设的蓬勃发展,各地综合管廊技术规程和国家标准相继颁布。重庆市于2010年9月颁布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技术规程》地方规范,山东、福建等地区城市也相继出台了综合管廊建设的相关导则、规程。河北省为指导综合管廊建设于2011年11月颁布了《河北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技术导则》。2012年我国建设部也颁布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2),并于2015年6月颁布修订版。2015年6月河北省颁布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综合管廊技术规范制定和完善,为石家庄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4 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重要商业城区和新区建设综合管廊势在必行,但在综合管廊建设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

4.1 针对综合管廊建设、地下空间开发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城市道路地下空间,是城市的公共空间。目前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构筑物所有权性质、经营形式等都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规范。目前从国内其它综合管廊建设经验来看,政府的行政主导作用起着重要作用。而一些本该由法律来规范的行为以行政手段来执行,其效果较难达到预期效果[5]。因此,必须建立规范道路地下空间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下,解决地下综合管廊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工程中的问题。

4.2 综合管廊初期投资较大,且投资主题不明确

综合管廊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以正定新区综合管廊建设为例,其平均造价为4540万元/km。而综合管廊土建一般与道路同步建设,增加的建设费用与各市政管线取消直埋后减少的费用如何分摊尚不明确。这些都需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应以“经营城市”为理念,制定相应的政策条例,按“谁投资,谁收益,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引入社会基金、个人和企业资金,形成有效的综合管廊投资、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机制[5]。

4.3 运营管理经验不足

综合管廊建设在我国刚刚起步,缺乏相应运营维护管理经验,而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运营管理经验不符合我国国情。综合管廊维护管理要求较高,不是某一个市政公司就能胜任的,且工程投资主体及运营费用的收取没有政策可依,对于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综合管廊推荐的投资运营管理模式为:建设和管理相分离的方式,运营管理按市场化物业管理公司模式进行[6]。今后地方政府需制定相关政策,协调好管理公司和入廊管线各专业公司之间的关系。

5 结 论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城市重要商业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地区和新城区规划建设中势在必行。虽然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机制仍不太完善,但随着综合管廊工程经验的不断积累,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且政府予以政策的大力支持,综合管廊建设必将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1]王恒栋,薛伟辰.综合管廊工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同济大学世博园区综合管沟建设标准(DG/TJ08-2017-2007)[S].上海:上海市新闻出版局,2007.

[3]石家庄市规划设计院.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Z].2010.

[4]钟雷,马东玲,郭海斌.北京市市政综合管廊建设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8).

[5]徐秉章.建设市政综合管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政工程,2009(4).

[6]徐秉章,章或.市政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相关问题探讨[J].城市运营管理,2009(2).

猜你喜欢

石家庄市管廊市政
2022京津冀协同发展参事研讨会在石家庄市举行
我想变成……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探讨
综合管廊热力舱的设计要点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简述
BIM技术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综合管廊天然气管道设计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