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建筑设计教育体系的挑战与调整策略

2015-08-15葛少峰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1169

安徽建筑 2015年1期
关键词:建筑师建筑设计体系

葛少峰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我国历来都是建设大国,无论建设规模还是建设水平长期位居世界前列。古有秦始皇修建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今有08年北京奥运会堪称工程建设传奇的“鸟巢”、“水立方”,建国后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每年完成的基本建设规模以万亿计。同时,我国也是建筑教育大国,每年全国高等院校培养的建筑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规模数十万计,如此规模堪称世界第一,为此我国在多年的建筑教育实践中业已建立了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满足了多年来的工程建设需求。但是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建筑教育和建筑行业一样面临着新时期的多变需求,面对数字化、信息化、可持续等等新兴的需求,建筑学这门古老的学问正在经受着多方位的挑战。作为应战的主力,建筑教育需要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1896年英国学者弗莱彻在《比较建筑史》中写道:“建筑学,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在通常情况下,建筑学这一词汇作为外来语所对应的词语由欧洲传播至日本再翻译至中国的本义,它更多的是指与建筑设计和建造相关的艺术和技术的综合。

建筑学教育,准确的说是建筑设计的教育无论国际国内都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最初的建筑设计教育源于14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其与之后的巴黎美术学院“鲍扎”(Ecole des Beaux-Arts,法国巴黎美术学院之谐音)式的建筑教育成为了古代世界的主流,所谓的学院派风行世界,自此之后的建筑师们都在经典的美术教育与设计工作室之间接受传统建筑设计教育,强调经典的构图与美学追求,强调装饰和等级以及秩序感,不断训练和强化美术基础和提升个人的美学技能与修养。“鲍扎”的目标是将古典建筑也就是希腊古典时期和其后的罗马共和国及帝国盛期建筑的样式与建造的方式教给建筑师们,试图做到古典建筑不仅可以“意会”还可以“言传”。历史证明了“鲍扎”这一模式是成功的,不仅培养出了历史上最早的一批拥有熟练绘画技能的专业建筑师,也使得文艺复兴建筑的建设成为可能,对于传统建筑的继承很好的在建筑类的院校当中持续着,作为西方建筑设计教育的最初阶段的这一模式一直到现代建筑出现后才有了改变。

两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改变了原有的建筑设计和建设活动的节奏,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战后大量的住房需求刺激着建筑师和建筑设计行业向着新的方向发展,以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为代表的这一代建筑师,试图以社会责任感为设计的首要任务,用快速的符合工业化特征的建设方式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一做法成为了“新建筑”的核心。采用工业化生产的新材料,为了满足新生产和新的生活方式而诞生的新空间和新建筑样式诠释了什么是“新建筑”,为了快速建设而改变的建筑平面的和功能布局,为了满足新的生活生产需要而抛弃装饰大面积开窗的立面,建筑无论里外,乃至理念和设计再到建造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格罗皮乌斯建立了德国“鲍豪斯”学校,这个学校成为了“新建筑”又称为“现代主义建筑”和建筑设计教育的发源地,改变了传统的美术熏陶加工作室绘画训练的建筑设计教育方式,以三大构成教育为中心,以实际工业生产为目标的设计教育体系更加实际,与工业技术结合也更加紧密,以建筑本身的逻辑关系作为建筑教育核心的新体系建立起来,建筑师们开始大量建造去除装饰的简单“盒子”。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传到美国后以海杜克为首的“德州骑警”(青年教师联盟)试图复制“鲍扎”的成功,他们以”空间的透明性”研究、“泡泡图”分析以及大师建筑作品解析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将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教育变成了可以言传。符合逻辑的建造、符合材料性能的建造以及完善的空间研究与再现构成了完整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教育的体系。这也形成了西方建筑设计教育的第二阶段。

新世纪以来的西方建筑设计教育正走向参数化、无纸化,以及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化方向多元发展,比如以伯纳德屈米领导的哥伦比亚大学“无纸设计工作室”为代表的参数化设计应该是与上个世纪80~90年代后兴起的“解构主义”建筑设计对应的,信息技术与建筑结合的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也已经将电脑在设计中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可以视作西方建筑设计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

我国的建筑设计教育最初的起源应该是从清末民国初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开始的,在此以前的中国建筑设计只有传说和做法的典范比如鲁班和《营造法式》以及《清工部工程做法》等。近代中国建筑师的培养和建筑设计教育的建立还是依靠了从海外学成归来的第一批建筑师开始的,最初的中国建筑设计教育是以移植“鲍扎”为特点的,这一方面源于教师们的海外留学背景,另一方面也源于“鲍扎”在西方传统建筑教育中的成功,无论是最早建立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还是1927年在南京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建筑系——中央大学建筑系都是完全照搬移植自西方的“鲍扎”教育体系,新生的中国建筑设计教育虔诚的按照西方传统模式亦步亦趋,这一模式的推行确实为我国建筑设计教育和建筑师行业的从无到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我国的建筑设计界培养并且积累了一批美学修养高、绘画基础和传统建筑设计功力深厚的建筑师,这一过程持续到1952年的院系调整时期告一段落。

我国的建筑设计教育在上世纪50~80年代受到前苏联的影响,也受到国家意愿和民族自尊心的引导,对“鲍扎”体系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和本土化,建筑设计课程的体系仍然是“鲍扎”式样的,但是所教授的内容里面增加了比如水墨渲染,中国建筑传统样式等等本土化的内容,这也恰好符合了当时“洋为中用”的方针,同时由于前苏联的影响,我国的建筑设计专业教学活动当中的技术内容也有一定的加强,不再如传统的“鲍扎”那样只强调美术、构图和装饰,而是试图把建筑设计技术和建筑设计艺术结合起来。这一时期的建筑设计课程的特点是体现建筑是工科中的艺术类,强调建筑的功能与基本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所培养的建筑师也更加符合工程实践的需要,这可以看做是我国建筑设计教育的第二阶段。

自上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国内外交流的增加和信息资源的流动,国内的建筑设计教育进入了后“鲍扎”时代,一方面传统的体系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很多院校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和创新,通常我们会把自这一时期开始的国内建筑设计体系改进称与“鲍扎”对抗,因为在实际的建筑教育过程中,“鲍扎”体系陈旧和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特点越来越明显。例如在信息设备及其应用已经普及的今天,是否还有必要保留传统的美术训练常常被作为建筑设计教育体系改革的争议焦点,有些学校已经对自己的建筑设计教育作出了非常有益的尝试,比如同济大学以“包豪斯”模式为蓝本将构成教育与空间教育作为教学体系变革的核心思路,又比如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引进的瑞士“提契若”建构学派以空间逻辑和材料建造作为建筑设计教育体系核心的思路,这些改革都是试图以更现代和更加与世界接轨的方式提高我国的建筑设计教育水准,这应该可以视作是国内建筑设计教育的第三阶段。

从以上的对比描述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建筑设计教育虽然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但是总体上和西方建筑教育体系比较,我国的建筑设计教育体系建设仍然停留在从“鲍扎”教育体系向现代化的方向迈进的过程中,不夸张的说我们的建筑设计教育体系的大多数院校和西方建筑教育的差距接近半个世纪。为什么我们的建筑设计教育会一直停留在“鲍扎”的状态而没有大幅度的迈进与世界同步是有多重历史原因所造成的,本文无意逐条分析,但是这一被动的教育体系却给我国目前的建筑设计教育带来了诸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改善并解决,终将持续影响我们建筑设计教育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效果。

目前国内的建筑院校当中的大部分,包括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内,基本仍然在持续使用“鲍扎”基础上改良而来的建筑设计教育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特征是美术教育加师徒工作室,笔者认为此类传统体系日益显现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培养目标的定位偏差,传统的建筑设计教育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美术教学与训练,其目的是为了“磨练”设计师的美术技能,提高美学修养,并同时重视传统构图手法与基本美学手段的训练,简而言之传统的建筑设计教育试图把建筑师培养成特殊类别的艺术家而非工程技术人员,在培养目标上的偏差导致无论是建筑设计教育体系的制订者还是实施者都有意无意的在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中重艺术轻技术,纸上建筑师的现象严重。

其次是课程体系安排的偏差,传统的建筑设计课程体系中课程类别安排不尽合理,建筑技术类课程数量偏少,目前的建筑设计教育体系中的技术类课程大多数学校只包括建筑构造和结构选型、建筑材料等两三门而已。学时安排也长期延续传统,未能满足新时代需求,一般而言是基础训练和美术类课程占学时多,设计课程占学时多,而技术类和实践实验类课程课时有限,内容有限,课程内容体系也不完整,此外讲授方式不符合建筑设计类的要求,大多数时候技术类课程由建筑工程类的老师授课,讲授方式并不适合建筑设计类的学生,学生无法掌握必要技术知识,更加无法熟练应用到实际的建筑设计中。

第三是课程的内容与授课方式陈旧,与时代脱节,无论是技术类课程还是建筑设计课程本身,都存在教学内容安排比较陈旧,十年甚至是二三十年前的内容仍然出现在新世纪的教学课堂上。长期沿用教案和课程内容的现象很普遍,此外以“鲍扎”的师徒工作室方式延续而来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在笔者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所接触的师生反馈问题很多,传统的“鲍扎”师徒工作室是试图以良师为范本的方式言传身教,这当中首先要保证师是良师,第二还要保证师可以手把手的教学生,而随着多年扩招,以及建筑设计行业本身的特点,高校建筑设计类教师普遍缺乏,同时高校师资队伍本身特点又导致了教学一线的教师大多数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年轻教师偏多,缺乏实践工程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不在少数,另外由于学生数量多,与老师的沟通和直接接触相对下降,学生出现“放养,自学成才”的情况,所以建筑设计课常常被认为是时间长效率低,师生都很辛苦的同时教学效果欠佳。

第四是建筑设计教育的人才评价和课程的评价标准不清晰,传统的建筑设计教育体系评价方式仍然是沿用了一般的教学模式,以结果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设计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方法、技能与不同阶段设计的不同技术与表达问题都无从考察和分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盲目性特征明显。个人认为建筑设计教育其实是一门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过程重于结果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技能需要协同工作,如果仅仅以最终的设计成果作为评价建筑设计教育的唯一标准将会使得师生都淡化设计过程,只求结果,而这种做法与建筑设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矛盾的。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恰逢我国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我院的建筑学专业也成为了“卓越计划”的试点,在研究“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时,笔者以为建筑设计教育的调整策略可以以建筑设计课程本身作为切入点,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改善现有建筑设计教育体系。

第一是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卓越工程师首先是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卓越工程师应该符合实际的工程建设需要,所以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尽力面对工程实践的需求并邀请建筑设计相关的实践机构或单位比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参与进来,与学校共同完成建筑设计类人才的培养定位工作。

第二是善于引进“外部智力”与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并重,主要是应该按照“卓越计划”的要求尽量增加实践技术环节课程的数量和学时数,建议根据新时代的需要增加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类课程以及建筑信息化类课程比如BIM类课程,并以此为契机加强校内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并鼓励教师参与实践,以此提高师资的新知识和新能力掌握水平。当然此类课程也可以考虑采用校企联合开课的方式,我校在近年的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中就结合专题邀请了南京地区设计研究院的国家注册建筑师到校开设绿色建筑设计课程,这一方面可以充实建筑设计课程的技术课程体系,另外也可以把企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引进到学校教育中,弥补学校的技术教育类师资短缺的问题。

第三是建筑设计课程本身的改革,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设计教育体系的核心与主干,如何提高建筑设计课程的效率和作用是建筑设计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教学活动中尝试实施了一种“项目驱动的全过程教学法建筑设计单元课程”的教学方案,该教学方案的具体内容包含三个要素。

第一要素是以教师层为中心的人员保障,教师是建筑设计课程的引导者,建筑设计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或者拥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也可以采用设计单位的建筑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完成该单元课程的方式作为人员保证。

第二要素是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保障,本系列建筑设计课程被称为“项目驱动的建筑设计”,就是在教学中通常设定的设计内容仍然是传统的系列设计项目之一比如茶室、幼儿园或者是办公楼,但是每一个设计的内容都拥有一个具体的项目要求,比如茶室的造型性与跨度空间技术研究,幼儿园和模数制和单元式设计研究等,赋予传统的设计内容以更大的内涵与可扩张性。在设计课程的具体内容选择上尽量“真、新、少”,只保留最基本的设计要求的同时尽量保证课题的真实性,简单来说就是设计任务书除了基本功能要求以外的诸如场地、辅助功能安排等内容都需要学生自行调查基地,查阅规范来补充,做此选择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将学校的工作环境尽量接近未来实际工作的操作环境,“项目驱动的建筑设计”在内容上比传统的课程内容更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实践能力,同时在课程中穿插讲授的建筑技术类理论知识也可以弥补课程体系中技术类课程偏少的问题。

第三要素是全档案记录的过程保证,在“项目驱动的建筑设计”课程中每一次建筑设计课程开始时候要求学生建立设计档案,并在设计过程中逐渐填充内容。被完整记录下来的建筑设计课程全过程,包括最初获得任务书之后的教师讲课过程,为了补充设计知识而进行的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为了寻找设计场地和分析实例所做的调研过程,以及以周为单位的建筑设计与空间和造型设计讨论过程,建筑技术运用讨论过程等等,以及最终的设计表达讨论过程全部记录在设计档案中,由于采用了大量的自我研究和自我学习的环节,如此改动过后的建筑设计课将变得每节课都有要完成的工作,一个课题被细分为以周目标和若干单元性工作,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科学也更容易被评价,在周周反馈的过程中学生的调研、分析、设计、模型制作、表达等等方面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从实施过“项目驱动的建筑设计”的班级来看,设计课程的到课率,学生和老师的交流频率都比以往有大幅度的提高,而在此轮设计做完后,学生对于该设计所要到达到的标准和要求都非常清楚,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设计能力提升很快。有了这样的三要素保证,建筑设计课程体系才能真正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础保证,卓越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建筑学是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而按照“卓越计划”改进之后的建筑设计教育体系将会很大程度上推动和改变这一学科的发展模式,建筑设计教育在“卓越计划”的目标指引下,必然会焕发出新的光辉,为我国的建筑事业提供更好的人才保证。

[1]王蔚.探索数字时代的建筑设计和教育——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无纸设计工作室管窥[J].世界建筑,2003(4).

[2]赵军.对我国建筑设计及教育的反思[J].装饰,2005(6).

[3]梁江,孙晖.形象化思考——我国建筑设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J].建筑学报,1999(1).

[4]黎志涛.建筑设计教学的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J].新建筑,2000(1).

[5]邵郁,邹广天.国外建筑设计创新教育[J].建筑学报,2008(10).

猜你喜欢

建筑师建筑设计体系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小小建筑师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猴子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