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探讨

2015-08-15

科技视界 2015年2期
关键词:思想信息教育

陈 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 南京211156)

1 新媒体的特征和表现

互联网衍伸出来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群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调查显示,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国网民都是依靠新媒体获取新闻信息,依靠新媒体从网络获取信息更是年轻人的首选,网络媒体的媒介作用日益突出。新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的提供主体和来源与过去相比呈现多元化,从过去的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发展到现在的网站、博客、电子邮件、即时通讯、FTP、BBS论坛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比过去有扩大,信息传播的速度比过去要快捷迅猛而广泛,信息的集结对民众情绪及局势的影响不可忽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手机网民的数量迅速增长,随着手机的智能化以及3G网络业务的开通,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已经被相关学者界定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目前我国第一上网终端的桂冠已经落在了手机身上,新增的网民中,手机网民占了70%。手机网络平台以其便携性、使用方便、私密性强、随身性等作为其最大优势,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机软件的开发和使用,通过手机网络平台舆情信息可以随时随地迅速被传播、获取、转发、讨论,从而形成强大的舆情风暴。

2 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当今的大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需求越来越强烈,吸收的信息量更大,思想变化更快,主体的看法观点存在多样性和可变性,且相对于以往的局限性,广泛的政治、生活、文化、娱乐、社交需求更是他们所追求的,而新媒体正好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此类需求。新媒体凭借其传播速度快、获取渠道便利、内容丰富广泛、便于沟通反馈等特点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生活。

2.1 新媒体带来学生个体思维形式的多样化

常规的学校教育教学方式是面授,传统的获取知识的方式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以及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以我们意想不到的速度渗透到我们身边,网络中充斥着传播迅速的海量的各种形式的知识、文化,学生可以多渠道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自由的遨游在信息的海洋中,接受着来自不同群体的思维冲击,进行不同思想的交流,体验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接触各异的社会思潮,促使学生看问题、想问题更加开放化、多元化,思考问题的方式朝着开放、发散的思维方向发展。

2.2 新媒体改变着学生的沟通方式

在以往的环境下,学生与学生、家长、教师的沟通方式主要以书信、电话、面对面沟通为主,随着时代的进步,带来了多途径的交往形式,曾经红极一时的“笔友”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通过QQ、飞信、微博、微信、以及其他各种社交媒体中出现的“网友”,现在的学生可能更习惯于隐藏在电脑背后,以一种虚拟的身份与人沟通,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感情,宣泄自己的情绪。新媒体使得沟通不再受到地域、时间的限制,是目前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替代的工作方式,但实际上,对于新媒体的过分依赖会造成学生性格内向,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不擅长现实的与人沟通,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缩短,从而导致与朋友、家人、老师之间的情感疏离。

2.3 新媒体促进了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媒体的普及发展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巨大变化。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学生所需求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课堂所教授的书本内容,社会的发展也要求高校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数字媒体的开放性、内容广泛性、及时性、娱乐性、互动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渐向网络转移,而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减少,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网络内容鱼龙混杂,缺少了老师专业性系统性的指导,学生获取的零星的知识很难使他们得到较为深刻的理解。

3 新媒体形势下对学生工作的影响

3.1 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在新媒体的多样平台中得到拉近

在传统的教育中,师生之间由于年龄、地域、身份、道德观念等差异,难免会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使得学生难以对老师抛除顾虑敞开心扉。新媒体多样化平台的存在,使得师生双方可以暂时将自己的身份隐藏,以另一种方式,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沟通。有利于学生放下防备,放松心情,用最真实的自己坦诚面对老师,将面对面无法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使得辅导员能够更好的走进学生的心理,把握学生心理发展动态,有利于提早发现问题对学生进行正确及时的引导。

3.2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教育手段和途径

对学生工作者本人要清楚把握并熟练掌握学生平日所熟悉的经常使用的新媒体,和学生一起通过新媒体把握并传递学生最有可能想了解的相关资讯,并做到通过新媒体掌握当下流行的动态,尤其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及时通过各种媒体对学生发布,与学生讨论,及时做好思想引导和危机干预。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建立班级的、年级的以及特殊群体的各种网络平台,如微信群、QQ群、飞信群等进行信息的发布和活动的组织。针对个体学生可以通过微信、QQ、邮件等方式进行私下的交流辅导,也可以通过辅导员博客、微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3 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宣传模式的革新

传统的宣传模式一般局限于广播、宣传栏海报、学生活动时摆摊、发传单等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很难再继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新媒体时代,必须在了解受众需求把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方式思考,掌握网络语言,找到各类型学生活动的光鲜点,结合活动效果和活动目的,在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上大力创新,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主动迎合学生,以求达到共鸣从而取得活动效果。利用好共青团网站,可以开辟各类专栏,如思想建设、近期动态、热点专题、活动预告、疑难解答、心声反馈等,内容上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对学生的服务。可以利用主题网站、微信、微博、校园BBS等新媒体形式,创新多维度、多层次、便捷的信息服务。比如简单扫描二维码,便可进入网站或者微博或者订阅号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克服了传统的纸质宣传易丢失、不便携带的缺点,也可以通过发表微博或者微信传达班级的一些动态,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

3.4 学生教育管理难度加大,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和效果,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

由于我国目前对于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依然不到位,相关的立法缺失,行政监督不到位,导致网络上依然存在大量没有经过甄别的各类信息。尤其对于某些低俗的、反动的言论、色情暴力的内容、其他不利于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负面言论都会在网络上肆意泛滥,有可能将大学生引入歧途,特别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都有可能严重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和谐稳定校园的建设。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和手机上各类新媒体软件的普及,如何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筛选甄别,新媒体丰富的娱乐信息,便捷的购物聊天功能,以及各种和学生工作相关的新媒体账号的出现,使得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症更为严重,到底该如何对信息进行甄别并发布,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内发布,如何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新媒体把握好学生工作的导向,而不是使新媒体的普及变成学生更加依赖手机的借口,也是摆在学生管理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4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工作模式的转变

4.1 更新思想,与时俱进

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在新媒体时代,谁掌握了网络话语权,某种意义上就代表谁掌握了主动权。广大学生工作者一定要及时普及新媒体技术知识,跟上信息化前进的步伐,更新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与新媒体模式相适应,积极利用新媒体的强大优势去丰富自己的工作形式,对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利用新媒体掌握新情况,把握新方向,解决新问题,完善并改变对学生的管理模式。

4.2 与传统管理方式结合,创新学生工作载体

首先要学会在海量的信息中辨别并挑选出合适的有益的信息对学生发布,这是新媒体时代学生工作者需要具备的首要能力。其次,利用自己建立的各种新媒体平台,有效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对学生在网络上的活动请况进行监控,同时重视舆情分析,增强针对突发事件的掌控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三,将新媒体平台打造成移动的办公系统,将新媒体变成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可以在上面建立学习讨论小组,各类兴趣小组,经验分享组等各类组织,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参与,将网络信息、书本信息、个人经验等有机结合,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发布、交流、探讨,多层次的交流平台和丰富的信息表现形式有利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

4.3 借助新媒体手段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强化学生道德意识、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对于热点问题、突发事件、学生敏感度较高的话题,从学生的关注点着手,把握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在适当的时机用恰当的力度发布权威信息,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4.4 使新媒体成为学生工作的意见收集地、思维发散地、学生工作的监督者

在学生广泛参与并使用新媒体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开展活动,多方面征集学生想法和需求,有利于实现学生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有利于开辟一个空间让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的管理工作,对学生工作献言献策,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监督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

4.5 利用新媒体更好的发挥共青团、学生干部的作用

通过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方式,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活动,在新媒体上进行活动形式的征集、预告、互动,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通过多样化的网络方法,丰富学生干部的培训手段,在各种微媒体上,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干部可以共同交流共同策划互动,互相探讨借鉴学习,取长补短,一方面提升了学生干部参与活动的热情,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创新对学生干部的考核和监督机制,提高其工作动力和活力。

[1]张军辉.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2]谢相勋,彭巧胤.试论新媒体视野下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82):71-72.

[3]刘立为,薛艳.新媒体时代高校共肯团宣传工作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28).

猜你喜欢

思想信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