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地理命题有待回归学科本质——浅析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地理试题的几点不足

2015-08-15

城市地理 2015年18期
关键词:主干命题试题

何 珍

(湖北省天门中学,湖北 天门 431700)

高考地理试题不仅发挥着为高校选拔人才的功能,也对中学地理教学起着价值引导,正确评价高考试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长期以来,多数评论者只敢对高考试题说“是”,而不敢说“不是”,多数教师只认高考试题为“权威”,而忽视了她的“不足”,笔者认为对高考试题的客观评价,特别是指出其缺陷,有利于推动高考命题改革,助力于中学地理教育向良性方向发展。

新课标全国卷Ⅰ地理试题使用省份较多,近年来较多试题存在争议,如2013年与2014年,《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刊载的“十大好题与十大差题”研究就分析有数道题为“差题”,本文综合分析2015年全国卷Ⅰ地理试题,笔者认为其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抽样不均衡,少数考点扎堆

高考地理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是“知识抽样”,强调对地理核心知识的抽样考查,不讲求覆盖面,也不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而是抽查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依据此标准分析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地理试题,试卷考查内容虽符合这一标准,但仔细分析发现,抽样的知识存在扎堆现象,如对“水环境”的考查:第1、2、3 小题为代表的“水循环”,第7、8、9 小题为代表的“海洋水”,第10、11 小题变式考查的“河流水”,第36 题的“湖泊水”,此外还有第43 题的“水患灾害”;如对区域的考查上,选择题第7、8、9 与第10、11 两组题集中于“环渤海地区”,而综合题第36 题与第42 题又集中在“青藏高原区”。高考地理命题对知识抽样有着广阔发挥的空间,命题者将视点集中在某一处势必削弱其它主干知识的考查,使考试呈现的知识面更窄,形成地理教学内容广与考试内容单一的对立局面,作为高考测试,也会导致测试效度与信度降低,不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因此,笔者认为“知识抽样”不是随意性抽样,也要讲求考点上的“相对均衡”,这样才能保证考试公正公平,对教学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主干知识考查边缘化,学科特色不明显

地理主干知识是地理教学的重心,也是地理学科的核心,高考强调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历年来的高考地理命题都未偏离这一中心,分析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地理试题,从考查内容看,虽然每道题考查都围绕主干知识,但在试题设计上地理主干知识已被边缘化,考查的内容与中学地理教学无关,不能凭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得出正确结论,而是外化的一种知识,是与地理学科无关的其它多学科知识,地理学科特色不明显。如第1、2、3 小题以“雨水花园”为切题材料,试题核心为“水循环”,但解题过程中却用不到与“水循环”有关的地理知识。第4、5、6 小题,其命题涉及主干知识“交通”与“区位分析”,但从试题的视角看无学科特色,再看设问,两道试题的答案与地理学科关联并不大,笔者将此题请教于高中各学科的老师,在略加思考后,每科老师都能选出正确答案,这说明试题无区分度,更说明试题无需用到地理学科的知识与分析方法。再如第7、8 题,以等值线为载体考查海洋环境,也涉及气候与水文交叉考查。笔者调查过大量考生,多数考生的回答是“不知考什么,就是猜答案”、“试题很怪”、“不知难与不难,很多选项就是猜”。笔者认为考试已偏离了地理教学本质,外化成各种知识的考查,这就导致命题中的地理学科特色不明显,考地理变成了考“综合”。

三、能力考查被架空

地理新课标的《考试说明》强调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地理学科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二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三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四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试卷在命制上都体现了这四大能力,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地理试题考查也不例外,但让人困惑的是此卷有很多试题考查的并非是“地理学科能力”,而是“多学科能力”。如前所述的第1、2、3 小题中的第2 小题,考生只能凭经验推断答案,很多教师也很难从地理角度去解释答案的合理性;再如第4、5 小题,既然考生与各学科老师都能做出,就说明区分度与难度不太合理,地理的能力考查就无从谈起。还有综合题的设问与评分标准,很大程度上是“看图说话”,即材料图片信息往往就是答案,地理能力已被语文阅读能力取而代之。

四、命题模式形成套路

作为高考命题,原创性、创新性是检验试题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在命题中,应杜绝出现各种复习资料和模拟试卷中的陈题、现题,试题设问上也应避免常见的套路与机械答题模板。有评论者认为全国卷Ⅰ的地理试题命题已经“成熟”,经过多年摸索命题模式已经“稳定”,但笔者认为“成熟”与“稳定”往往也意味着失去了活力与创新,分析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地理试题,其模式化主要表现有三:一是部分试题能从复习资料中找到影子,无过多加工与改编,更没有创新点,如第43 题泰国的水文灾害考查,此题在各类复习资料上都可找到类似题,且类似呈度可达九成,是明显的陈旧题。二是试题在设问思路上模拟往年的高考思路,没有进一步创造性,第36 题在设问上又回归到了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的第36 题思路,无任何创新。三是考查目的上照搬以往经验,即通过信息找答案,严格按信息提示制订评分标准,这岂不是机械的套路?

此套试题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这些缺陷的产生究其根源,在于命题者多为高校教师,对中学地理教育研究不深,对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理解不足,不了解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因此在命题上显得不接“地气”。要根本改变地理命题对中学地理教学的良好推动作用,命题者在命题时必须回归到地理学科本质,回归中学地理教育。

猜你喜欢

主干命题试题
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二代支架时代数据中糖尿病对无保护左主干患者不同血运重建术预后的影响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高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术的长期预后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下一站命题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