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话元宵节(连载一)

2015-08-15柳成栋

黑龙江史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冰灯正月十五彩灯

柳成栋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元夕节简称元夕,春灯节简称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一、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 多年前的西汉就已诞生。元宵节起源说法有三。

一是起源于佛事活动。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二是元宵节起源于道教活动。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习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三是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一是关于灯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二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三是东方朔与元宵姑娘。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唐朝由于国力空前强大,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

宋朝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诗人辛弃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说的就是宋朝元宵节满城灯火,漫天烟花的壮丽情景。

与宋朝相对应的金朝的女真人最初还不知道元夕张灯灯,至金熙宗以后渐染此俗,并很快流行自来。为保持这一习俗,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1183)元宵节时竟出现“正月辛巳,广乐园灯山焚,延及熙春殿”(《金史》卷二十三)之事,可以想见,灯火和其灯之多了。当时灯的品种、样式已相当丰富。其张登时日也超出了以往三天的习俗。如大定二十七年(1187)正月,“元夕张灯,琉璃、珠璎、翠羽、飞仙之类不一,至有一灯金珠为饰者,都人男女盛饰观玩,至十八日而罢。”

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明朝明朝的灯节持续的时间最长。自初八开始点灯,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

清代,元宵灯市依旧热闹,灯也更加精致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只是张灯时间缩短为三天。到了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

现在 张灯日期一般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元宵节的习俗

(一)饮食习俗——吃元宵(汤圆)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轱轳)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姜白石(1154—1208)在一首《咏元宵》的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指的即是元宵。宋人周必大(1126 ~1204),也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至少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生于1688)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汆、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目前,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解解馋。

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谐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其实,元宵、汤团是两回事,汤圆是汤圆,元宵是元宵。由于南北方不同渊源做法不尽相同所致。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

(二)张灯习俗——悬挂各种花灯、彩灯、冰灯

1.灯的寓意

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有一种“光明灯”,在岁末年初时,把灯笼放在寺庙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顺利。也有农家在田间立长竹竿挂上一盏灯“照田蚕”,观察火色以预测一年的水旱情况,以期丰年。“放天灯”,来由是过去人们在躲避盗匪侵袭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灯为互报平安的信号。由于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这一天,人们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所以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其后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俗活动。天灯上写满了心里的各种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庭,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和光明。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民间都把小孩送上学。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开灯”,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从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后开学,因此开学的花灯,也成了“上元节”的点缀。

2.灯的种类

灯笼的种类按制作质地可分为彩灯和冰灯两种。彩灯又称花灯。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生肖动物灯,如龙灯、虎灯、兔灯、金鱼灯等等;植物等如荷花灯、白菜等、萝卜灯、西瓜灯、苞米灯等;形象灯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各种花灯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按照用途和悬挂地点又分为民间和宫廷两类。宫中所用为宫灯。传统京剧《打龙袍》丑角的一段戏精彩念白念的便是宫灯:一团和气灯、和合二圣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安灯、五子夺魁灯、六国封相灯、七财子路灯、八仙过海灯、九子十成灯、十面埋伏灯。这个灯、那个灯,灯官我一时数不清!这说明宫灯种类的繁多。

满族人的祖先女真人原无张灯习俗。《松漠纪闻》记载,天会七年(1129),有一位来自中原的僧人被掠至上京(哈尔滨市阿城区),恰遇上元节,便用长竿吊起彩灯,张挂在外边以为娱乐。女真主看到后十分惊讶,以为是什么星,恐对他们有什么威胁,便差人调查。当时,正赶上有南边来的人准备发动政变,女真主误将僧人挂彩灯当作给南人发信号,杀掉了僧人。想来,这个僧人是为了在金源地区推行元宵彩灯节而死的。金迁都北京不久,方接受元宵节,夜张灯以为庆祝。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也有叫“神灯”“人灯”“鬼灯”之说。十四日夜为“神灯”,放于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灯”,放在门窗、床第、几案等处,用来避除蝎虫;十六日夜为“鬼灯”,放在丘墓、原野,为了游魂得到可以脱离鬼域。上祈天意,下护苍生,神人鬼畜,无所遗漏。

元宵节观彩灯、悬彩灯,所以又称为灯节。仅就哈尔滨而言1919年2月11日的《远东报》载,“昨闻工商两会共议,拟于各通衢搭起牌楼数座,上下左右叠挂红、黄、蓝、白、黑五色奇巧之灯,以为庆祝元宵之用”。除抗战期间和社会激烈动荡的年头外,每年元宵节,哈尔滨满街是花灯,其中靖宇街上最热闹。道里区从中央大街到经纬街、石头道街,到处都挂着花灯,观者如潮。民国初年,每逢元宵佳节,埠头区(道里区)各商号店铺门前,“均悬挂奇特精巧之灯,以相夸耀”。

解放前夕,每至正月十五,商家都在各自店前张灯,多为宫灯、走马灯、圆形红灯。城市居民和乡村农民有院落者,多在自家院内竖灯笼杆挂红灯,或在门前高悬大红灯笼。市区的居民则多于自家阳台和门前高挂红灯三日,预兆五谷丰登,讨个太平年成。解放后,灯展和秧歌一样,成了庆祝节日的群众活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制作的花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且年年有创新。“文革”期间,观灯活动一度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恢复了观灯和灯会活动。

哈尔滨灯会最出彩的是香坊区灯会。1981年春节,香坊区在安埠一条街和红旗大街中段首次举办香坊区灯会。1982年,香坊区灯会移至香坊公园内举行。哈尔滨轴承厂、建成厂、化工三厂、新生开关厂等30 多个单位参展,观众达30 余万人(次),此后香坊公园先后共举办了十来届彩灯会。香坊公园的彩灯会占地面积大,彩灯种类多,科技含量高,灯展时间长,参观人员多。

二是冰灯。据《黑龙江外记》记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此为难得。”

《黑龙江外记》成书于嘉庆十五年(1810),因此,最晚在嘉庆年间黑龙江地区就有冰灯了。元宵佳节,用冰雕琢成的五六尺高的寿星灯早已成为灯的海洋中十分难得的一道亮丽风景。一灯高矗,双炬耀眼,慈祥的老寿星犹如水晶雕成一样,仿佛正微笑着向人们招手,向看灯的人们致以新春的祝福。

除了描写以老寿星为原型的冰灯的竹枝词以外,还有同样是嘉庆年间流戍到齐齐哈尔的朱履中,他在《龙江杂咏》中也写到:

元夜观灯走不停,村车轠轠也来经。

蛮童姹女哗声脆,争看玻璃老寿星。

为了争看元夜的灯火,人们完记了疲劳,奔走不停。就连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的儿童和少女也乘着轠轠车来到城里观灯,争抢着观看如吉星高照、晶莹剔透、冰雕而成的老寿星冰灯。

到了民国年间,这种用五六尺冰条雕刻成的寿星冰灯,在齐齐哈尔仍可见到,只不过是更加花样翻新,更得到青年男女的青睐。正如诗人魏毓兰在《卜奎竹枝词》中所描写的那样:

元宵佳节试新灯,姐妹街头笑语应。

却是谁家翻样巧,老人星挂一条冰。

这说明元宵节是永恒的,老寿星在人门的心目中也是永恒的。这便是黑龙江冰灯艺术的雏形。另外,松嫩平原的马夫、渔夫为了在冬夜照明,用桶装水放置室外冻成冰坨,冰坨未冻实便取回屋内凿开顶心倒出未冻的水。待冰坨从桶中完全分离后,冰罩即成。这时,再将油灯或蜡烛放入其中,即成可防风吹雪打的冰灯。后来,城镇居民家也出现了冰灯。那时,每逢元宵节,哈尔滨的穷困人家就用冰坨制灯,让小孩提着玩耍,俗称“穷棒子灯”。这些都为后来哈尔滨冰灯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哈尔滨元宵节期间最著名的灯会要称兆麟公园举办的冰灯游园会。

哈尔滨冰雪文化序幕的拉开是在1963年。是年正月十五晚在兆麟公园举办了首届冰灯游园会,5 万多人前来观赏晶莹剔透的冰灯,6 天之内接待游客达20 万人次。

冰灯游园会的举办,不仅使哈尔滨成为我国冰雪艺术的发祥地,而且使这一艺术迅速发展提高。从第二届冰灯游园会开始,在制作上已从简单的用模具浇冻而逐步采用松花江天然冰,经过切割、造型、砌筑、安灯、雕刻、浇冻并配以灯光色彩而形成冰制艺术品;种类也从冰灯、冰花发展到冰雕、冰建筑、冰景致、冰盆景等多种形式。尤其近年来,经过悉心研究探索,在设计、制作、布局和光、声、色等手法上都有新的创造,使这一艺术创作日臻完美。有的冰雪建筑创造出了当时的世界之最,成为冰城人乃至全国人的骄傲。

从1999年起,哈尔滨冰灯游园会更名为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会,2002年以后恢复原名。它的艺术魅力长久不衰,使无数观赏者都为之倾倒,赞不绝口。现已跻身于国家35个“绝奇美胜”旅游景点之列。据不完全统计,从1963年到2014年,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会已举办了41 届,共有2450多万中外游人观赏了这一中华瑰宝。

哈市北部的冰灯与其它街区的彩灯交相辉映,个个巧夺天工、流光溢彩、绚丽多姿,加上元宵节的焰火,哈尔滨真的成了不夜城。

3.送灯

元宵节民间有往祖茔(墓地)送灯的习俗,谓可照至九泉。据说是让仙逝的人出来捉虱子。一年到头,身上的虱子一定很多了,所以,活着的人给死去的人点一盏灯,尽一份孝心也在情理之中。每到元宵节的晚上笔者老家的几位弟兄已经到祖茔送完了灯。父亲在的时候,每年元宵节都要早早部署催办送灯事宜,而且一起将灯送到茔地。

一次乘坐火车与边境的一位同胞谈到元宵节送灯时他说以前元宵节边境的中国居民都要三五成群去到江东送灯,可惜现在不能了。说到此,只见老着眼睛已经模糊,声音略有哽咽。一是我以《边塞闻老翁上元夜欲过江东送灯不能》写下了:“江水无情人有情,谁知祖墓被江横。老翁泪眼望穿处,元夜送灯已不能”的诗句。

4.灯官

元宵节处处张灯结彩,家家彩灯高悬。父母官不失此与民同乐的传统,为了是元宵佳节更加有滋有味,便于满汉民众创生出“灯政司”的习俗。所说灯政司就是灯官。民国《双城县志》载:“入夜,家家张灯,尤以各商家家灯为多,种类亦不一,五光十色,遍照街市间。花爆愉目。称灯官者曰灯政司,列仗巡行于市。”民国《宝清县志》记载:“灯官,一人也,扮作清代官人,骑大木杠,前后以二人抬之,沿街查看灯火孰优孰劣。”形象地记述了当地灯官的俗趣。流人杨锡恒观看完瑷珲灯节之后在竹枝词中对人们争看灯政司进行了记述:

绝塞寒云冻不开,全凭人事唤春回。

儿童踏臂欢呼处,争看灯官上任来。

灯官上任的时间多在正月十四晚上,穿好清朝官服去关帝庙、城隍庙拜后,正式上任。从十四到十六日,每日早午晚巡游三次。十五还天要增加巡游数次。十六日夜,再着官服拜二庙,随即卸任。

猜你喜欢

冰灯正月十五彩灯
彩灯
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
冰灯
梦游的冰灯
找不同
小树精和她的朋友们(七)
看冰雕
有多少盏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