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区的未来不是梦
2015-08-15何万敏
何万敏
天空一直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田地里成片的莲花白泛着清新的绿色,簇拥着青瓦白墙的彝寨新房,远处的山峦在云雾间时隐时现,变幻出几多诗情画意。这里是大凉山美姑县井叶特西乡特西村,一个以种植莲花白致富的闻名村;这一天是7月9日,此前一天刚刚闭幕的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发出了“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动员令。
在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毫无疑问,大小凉山彝区,作为四川省四大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将在未来5年多的时间里,与秦巴山区、高原藏区、乌蒙山区一道,成为省委明确深入实施“扶贫攻坚行动”的主战场。
“成效卓著”和“积重难返”
大山中的特西村,海拔2500米,由于背靠黄茅埂山脉北风口,空气湿润、气温凉爽,“形成自然优势,虫子不来吃蔬菜,也不需要打农药,莲花白销往乐山、宜宾、西昌等地。”52岁的村支书切吉日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全村种植莲花白面积1050亩,每亩地可收8千斤至1.4万斤,按2012年每斤0.40元的价格,全村每亩收入不少于3200元。”
三组村民切吉拉日介绍,莲花白的老叶子用机器打碎、脱水,晒干后是冬季牲畜的上好饲料,饲养美姑多胎山羊和黄牛。农家肥则用于种植蔬菜,形成良性循环。
乡干部很清楚,这是去年全乡人均收入4450元,而特西村人均收入8500元的主要原因。
但是,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多样,长期以来制约着大小凉山的发展,即使各级党委政府一直不懈努力,“成效卓著”和“积重难返”,仿佛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
就在省委全会召开之前的6月22日,新华社播发的长篇新闻调查《直面中国贫困角落》,让人内心颇感沉重。文中“大凉山,一个贫困样本”的小标题下,描述了同样是大凉山区美姑县的另外一番景象:
拉木阿觉乡马依村村民尔日书进的家,屋子分成两半,左侧是牛圈,杂草上散落着牛粪,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右侧是人住的地方,借着手机光亮才能看到床铺——1块木板搭在4摞砖头上。屋中央,地面摆了3块砖,上头架锅,底下烧柴,这就是炉灶。没有一张桌子,连个板凳都没见到。土墙被多年的炊烟熏得一片漆黑。
锅里煮了些土豆,便是他一家5口的午餐,有的土豆已经发了芽。对他们来说,吃米饭和肉是一件奢侈的事。大米每10天逢集时才能吃到;肉一年最多吃3次,分别是彝族过年、汉族春节及彝族火把节。45岁的尔日书进左眼失明,睁眼时,只能看见红红的一片……尔日书进的生活,是大凉山区贫困现状的一个缩影。
精准扶贫,步伐一再提速
大小凉山彝区涉及2市州(凉山、乐山)13个县(市、区)398个乡镇2537个村,识别贫困村1930个,贫困户13.7万户,贫困人口51.8万人。由这样一组数据,可见这一片区扶贫开发任务的艰巨。
彝区山区贫困问题仍然是乐山同步小康的最大短板,好房子缺资金、好日子缺产业、好生活缺文明的“三好三缺”问题仍然是制约扶贫开发的最大瓶颈。“十二五”以来,乐山累计投入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资金38.5亿元,建成彝家新寨228个,解决了1.9万户贫困群众住房问题。
干劲还得卯足,步伐还得加快。4月,马边彝族自治县建设乡红光村、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桥楼村、金口河区金河镇灯塔村等33个彝家新寨规划设计方案过审,彝家新寨建设随即展开。
2015年,乐山将减贫4万人以上。
凉山更是马不停蹄,扶贫开发早已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11年至2014年,全州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4.57亿元,建成彝家新寨1034个,住房建设85749户,整村推进272个。2300元以下贫困人口从2010年底的107.67万减少到50.6万。仅2014年即减贫7.1万人。凉山的目标是,今年再减贫8.9万人。
2010年起,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大小凉山彝区实施综合扶贫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3年投入各类资金246亿元。其中,瞄准较突出的住房问题,建成彝家新寨1012个,惠及40余万彝区群众。
2014年春,《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总体方案》出台,在13个县区强化“十项扶贫工程”,确保到2020年彝区与全省同步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方案》定位清晰:这不是常规性、地方性工作,而是省委、省政府的精准施策。从彝家新寨建设到乡村道路畅通,从教育扶贫提升到特色产业培育,再到卫生健康改善和现代文明普及。
产业化扶贫,向着小康前行
50.6万贫困人口,对于凉山州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还在全会会期,刚到任不久的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就在思考:“扶贫更多的还是特色的农业和林业产业,现在农业的潜力已经挖掘得差不多了,林业方面还大有可为。”他介绍,适合农民来做的产业,比如林木或经济作物,很多文化程度低的农户种植不了,但像核桃这样的“懒汉”庄稼,已经有成型的经验了。一棵20年的核桃树,每年的收入大概能到5000元,精准扶贫要精准到什么程度呢?要到每户、每个人栽几棵树,大树多少棵,小树多少棵,比如盐源的苹果、会理的石榴,还有青花椒、樱桃、葡萄、荞麦等,经过计算精准到数量,再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以收入倒推精准扶贫的力度。
扶贫不仅要精准发力,更需要通过叠加,让攻坚效用倍增。
全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4年启动,凉山普格、布拖9县72个村入选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这些村如何将旅游资源与扶贫需求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旅游富民?同样成为新课题。
在著名景区泸沽湖,摩梭人走的是一条民族文化和旅游经济相互融合的路子。
泸沽湖渡船运营,均采取以村为单位、村民自愿入股形式,共同出资购买、运营游船,收入都是村民平分,大部分村民光是游船一项,每年都能分得几万元。同时,一些村落还开办篝火晚会,也是采取共同参与收益均分的方式进行运营。“这样可以让村里有意愿的人都能参与,避免村民之间的竞争,让大家共享旅游产业发展成果。”盐源县泸沽湖边博瓦村村民拉洛说。
近年,凉山在“大凉山”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引领下,实施产业化扶贫,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普遍形成了1-2个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支撑作用较强的支柱产业。重点突出以马铃薯、苦荞麦、玉米为主的种植业基地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增产;以猪、牛、羊、肉禽为主的畜牧业,稳定增加贫困群众现金收入;加快早市和反季节蔬菜、优质水果、干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的建设,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包括义务教育普及、县乡村交通会战,诸多方面集中发力,大小凉山扶贫攻坚逐步取得喜人成效。
(责编: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