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一名组工干部
2015-08-15沁县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建伟
□ 沁县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张建伟
有句老话叫做“为政主要在于用人”。那么,为政者要用的这些人,靠谁来培养选拔呢?靠的就是我们广大组工干部。我们在组织部门工作,尽管每个人从事的具体工作不都是直接选拔任用干部的,但都与培养干部、教育干部、选拔干部、管理干部分不开。所以说,我们合格不合格,过硬不过硬,对于做好全县的干部工作乃至整体工作来说,问题更关键,意义更重大。特别是在我省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中央明确指出“吏治问题是山西问题中的突出问题”的特殊背景下,在省委部署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省委组织部明确要求把从严治部作为学习讨论落实活动重要内容的新形势下,我们每一名组工干部都应该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到底合格不合格”,怎样才能当好一名组工干部。我认为,当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就是要努力从以下八个方面做起:
一是要有绝对忠诚的政治自觉。组织部门是政治机关,组工干部是政治工作干部。政治工作干部首先就是要讲政治。从组工干部来说,讲政治还不能是宽泛的、笼统的、一般的、偶尔的,必须是具体的、有实质内容的、绝对忠诚的、一以贯之的,必须见人见事见思想。按照赵乐际部长的要求,就是要有内心深处的政治坚定,有实际工作的政治坚守,有至信至笃的政治坚毅。
内心深处的政治坚定,就是始终认定自己是党的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中央的部署坚定不移,贯彻中央的要求主动自觉。
实际工作的政治坚守,就是始终从政治上看问题,无论是发展党员还是选用干部,都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绝不能选用那些与党离心离德的人,对党的大政方针说三道四的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人,侵害群众利益的人,以权谋私的人。
至信至笃的政治坚毅,就是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思考问题、发表意见、制定政策、推动工作,都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
二是要有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如果说政治自觉是组工干部的根的话,那么公道正派就是组工干部的魂。看一名组工干部称职不称职,主要就是看你办事公道不公道,看你做人正派不正派,看你一事当前是先替党和人民的利益考虑,还是先替自己和自己的小集团考虑;看你做人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还是心怀鬼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公道正派呢?按照赵乐际部长的要求,就是要把党的事业作为公道之本,把实际表现作为公道之据,把群众口碑作为公道之基,把敢于担当作为公道之责。
把党的事业作为公道之本,就是想问题和办事情首先要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到第一位,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不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定标准,不以亲疏远近论英雄。
把实际表现作为公道之据,就是要坚持近距离接触干部,坚持全方位了解干部,坚持以实际表现衡量干部,做到识人有据、用人有方,千万不能凭印象凭感觉论优劣,千万不能被假象所迷惑。
把群众口碑作为公道之基,就是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在乡语口碑中听取群众对干部的反映,把群众对干部的真实评价搞清楚,作为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把敢于担当作为公道之责,就是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为好干部说公道话,坚决不为有问题的干部说好话、说假话。
三是要有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组工干部办理的每一项工作,不是全局性工作任务的标准制定、安排部署、检查落实,就是涉及党员干部人才切身利益的具体业务,不仅大事要事交织、急事难事叠加,而且哪一样工作都马虎不得,任何思想上的麻痹松懈和行为上的偏差纰漏都可能给工作大局和形象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每一名组工干部都必须努力养成恪尽职守、真抓实干、一丝不苟的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
恪尽职守就是要主动摒弃好高骛远、心浮气躁的心理,以及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的错误做法,把责任看得重于一切,在职就要在岗,在岗就要履职,履职就要尽责。
真抓实干就是要主动摒弃走捷径、搞变通、蒙混过关的思想,对职责范围内的每一项工作,对领导交办的每一项事务,都要认真对待,用心落实。
一丝不苟就是要有慎之又慎、精益求精的做事风格,要坚持事过我手无差错的底线思维,办理每一项工作都要尽可能把各种可能的情况想全想透,把各项措施制定得周详完善,确保安全、顺畅、可靠、稳固。
四是要有任劳任怨的精神境界。组工干部从表面上看风风光光,但实质上却是任务最重、责任最大、受气颇多的一个职业,的确需要既“任劳”又“任怨”。要达到这样的精神境界,核心是注意“忍辱负重”和“委曲求全”。
忍辱负重就是要明知完成这些工作出力不讨好,但只要是职责所在,就要勇敢地面对,努力去完成,任务面前不躲闪,困难面前不退缩。正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写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委曲求全就是要把坚持真理与讲究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为了坚持原则,能够主动放下身份、忍受屈辱,为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工作,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五是要有如履薄冰的高危意识。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危意识就是要把履行职责的权力当作一层薄薄的冰,既要在上面行走,又不能掉在冰窟窿里。换句话说,就是要慎重用权,规范用权,千万不能忘乎所以,千万不能胡作非为。
六是要有敢于担当的价值取向。敢于担当首先就是要有一个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不因为组织工作任务繁重就不敢应战,不因为怕受委屈就不敢向前,不因为怕惹人就不坚持原则,不因为事情多就慵懒散拖。特别是当用人上出现不正之风干扰时,不管这种干扰来自哪里,是什么背景,都要敢于抵制,有一种不信邪的精神;当干部受到不公正对待和错误处理时,要敢于站出来主持正义,为干部说公道话;当有人请托说情打招呼时,要丝毫不为所动,而且要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要努力用敢于担责干事的形象和突出的工作成效赢得广大干部党员和人才的信任和拥护,赢得县委的重视和支持,体现自己作为一名组工干部的价值,而不是靠坐等命运垂青和慨叹怀才不遇来打发时光。
七是要有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组织部门是政治机关,也是业务部门,组工干部是政治工作干部,也是业务工作干部,而且组织工作的业务性更强,技术难度更大,无论是进行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还是办理县委管理的干部的推荐、考察、任免、调配事宜,无论是撰写一个指导全县工作的大的实施方案,还是起草一个关于完成某项工作的小小的通知,没有相当的业务能力都是办不好的。所以每一名组工干部都必须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业务精”。
那么什么是“业务精”呢?“业务精”就是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深入,领会透彻,对相关政策了然于胸,运用自如,对基层情况和工作对象知根知底,如数家珍,对问题研究全面系统,见解深刻,对推动工作有力有序,有质有量,既有办事的才干,又有研究学问、谋划工作的能力。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业务精呢?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要养成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用赵乐际部长的话说,就是要有一种“安、钻、迷”精神,就是要勤学习、善思考、重实践、抓落实。如果没有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如果没有一种“安、钻、迷”精神,再好的脑筋也没有用,再好的平台也是浪费。
八是要有淡泊名利的人梯风范。组工干部不仅工作累、管束严、受气多、待遇低,而且虽然直接承办提拔重用干部的事,自己却往往得不到提拔重用。说到底,在组织部工作就是要有一种淡泊名利的人梯风格,就是要经常告诫自己,要想升官发财就不能当组工干部,要当组工干部就别老想着升官发财。否则,必然因此而遭受不应有的损失,要么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要么以权谋私,害人害己。
其实,淡泊名利也并非不是一件好事。在日常工作中大家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组织干部到哪里都是给干部办好事,组织干部到了哪里都受欢迎”。为什么组织干部到哪里都受欢迎呢?就因为组织部的同志下到基层后办理的大多是干部升迁的事,就因为组织部的同志把干部一个个接回来送到岗位上,再经过一次次推荐考察送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上,但组织部的同志大多仍然在原来的岗位上“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所以说,其他单位的干部提拔了是一种成功,组织部的同志把其他单位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也是一种成功。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花朵的事业是美丽的,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但我愿做一片绿叶,绿叶的事业是默默地垂着绿荫的。”
一个人成功了并不一定非得当多大官,并不一定非得有多少钱。大浪淘沙,时过境迁,人们记住的不一定是当官的、有钱的,人们记住的更多是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所以我们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就是要淡泊名利,默默地垂着绿荫。要相信,只要方向正确,付出和回报永远是成正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