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韵墨缘
2015-08-15文胡栋
文 胡 栋
书韵墨缘
文 胡 栋
书法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及艺术。它是中国汉文化书写的一种法则,以其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且含有艺术价值的独创作品。这种纯东方式的艺术形式给人以一种审美意象,因此,现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书法有着‘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之美誉,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耐人回味。”
我与书法结缘是在小学里。记得小学四年级的一个中午,第一次上毛笔课,20分钟临帖写字,写完了到讲台给老师批改,用毛笔红色圈批的说明是临帖较好的字。就在那次,12个米字格有11个字被老师圈批认可了,当时老师进行了班级前五的排名,我是班里的第一名。从此,我内心感到,写毛笔字我是在班里最好的,这也为我日后培养书法兴趣爱好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从此我深深地爱上了它,给自己取艺号叫墨缘,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毛笔字与书法其实是两回事,毛笔字是基础,书法是更高层次的书写艺术。一件艺术性很高的书法作品令人爱不释手,百看不厌,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要感悟书法艺术中蕴涵的美,并从中得以启示借鉴,则需研究和掌握书法欣赏的规律。
我个人认为,欣赏书法是书法艺术在人脑中的一个再“创作”过程。因此,必先“识相”,进而“析质”,最后“托情”,三步逐一推进方能渐入佳境。
识相:相由心生,是证明“己”的存在。书法是线条形象的艺术,书法之相,即证明书法艺术之存在,须认识书法之“形”有三要素。认识到“三要素”则入第一境。一是格式。以条幅、中堂、横披、匾额、斗方、扇面、对联、尺牍、手卷、页册、题画等格式最为经典。二是书体。以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魏体、章草、行草等最为常见。三是构成。完整的书法作品以正文、题款、印章构成最为普遍。析质:书法艺术要讲究“法度”,“合法”才能质美。其“法”有三为第二境。一是字法。即书法之根本。聚点画而成字,点画间应“平衡对称,对比和谐,疏密适度,多样统一”。二是笔法。用笔贵在因体而变、稳实丰富;中侧(锋)互换,法出有源;笔力遒劲、力透纸背。三是章法。讲究字与行之间以笔势连绵,气脉畅通、节奏分明,若“行云流水”。托情:书法艺术的最佳境界是人的精神。欣赏书法不仅是看功力的深厚,看章法的精巧,更是看作者的精神、胸襟和修养。
由此我对于书法欣赏又具体分为了“四个美”,分别为笔画的线条美、结构的造型美、章法的布局美和作品的风格美。
笔画的线条美
笔意,是通过笔力、笔势或者更多的因素表现出来的。相传王羲之很喜欢鹅,常常是喜欢观看鹅掌拨水游动的时候,日久而悟得“笔意”。笔法力度感。怎样的线条才能给人以力度感,那就是线条要“圆”和“涩”。所谓“圆”是“藏屋漏痕”形容它。用笔“涩”,就会显得沉着劲挺、苍劲老辣。笔法节奏感。节奏需要把握对比交叉,即书法的空白与墨线,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对比构成了笔法节奏。“楷书如立,行书如走,草书如飞”就是书法线条节奏运感的十足表现。
章法的布局美
字与字,行与行以及全篇作品的安排问题,即章法。章法是整副作品中,对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连贯、呼应、变化等关系的布置方法,也就是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章法要求布局为美,上下左右相互照应。章法美在于对空间虚实的艺术处理,要求疏密适度,多样统一。章法美还与用笔的快慢节奏墨色的浓淡变化等多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章法之妙还与落款、盖印有关系。协调的落款与正文相得益彰,再加上恰到好处的印章便会对整副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实章法美是书家追求的境界之一。
结构的造型美
字的结构造型是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是书法美的核心。字体结构均衡协调。书法艺术中的均衡是追求一种更高标准的协调。即“变化中求正”,就是通过笔画线条的粗细、长短、疏密、收放等形态借让救应,形成形态多姿、点画协调、重心平稳的艺术境界。字形结构关联呼应。“呼应”就是把独立的点画、偏旁部首排列组合,贯穿为一个有生命意态的有机统一体。“起笔为呼,承笔为应。”故用笔讲求笔断意连,上下呼应的艺术,就能体现出书家的精神风貌,塑造出或柔美、或雄强的形体美。
作品的风格美
所谓书法意境的风格美是书法作品流露出的精气神,是书家的综合表现。历代好的书法作品都能体现书家自己的个性,具有独特的风格。且这种风格的形成是建立在书者作品的点画、结构、章法、节奏等形式之上的,是书者寄寓在作品内的精神、胸襟和修养。我认为风格就是书家习惯、精神、情感等在作品中的反映。所以书法作品风格是衡量作品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
总而言之,欣赏书法不同于欣赏绘画,绘画可见形象,而书法则是纯正的线条。书法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要懂得欣赏书法不仅要对书法的基本知识了解,还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解。书法审美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体现了欣赏者的综合审美能力。而提升审美能力,提高书艺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并且更多地进行审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