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汉文化的传播

2015-08-15作者丨刘北辰天津财经大学教授

台声 2015年22期
关键词:郑氏郑成功孔庙

作者丨刘北辰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

台湾汉文化的传播

作者丨刘北辰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汉文化进入台湾有两个途径,一是官方所为,以维持统治秩序,宣扬儒学等统治伦理,主办官学和科举考试为主;二是闽粤移民带来的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民间技艺等。因为来台湾开发的大多是男性移民,移民女性奇缺,所以逐渐冲开官方禁婚限制与台湾少数民族女性通婚,台湾少数民族也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移民和睦相处,从友好相处到共同合作,加快了闽粤移民和台湾少数民族融合的过程,促进了台湾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汉文化有组织、有系统地进入台湾是在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后,郑氏集团在台湾建立承天府和天兴、万年二县的政治统治体系。郑成功病死后他儿子郑经把天兴、万年二县升格为二府并设南路、北路、澎湖3个安抚司。在政权基本稳定后,开始了一些文化教育建设:建孔庙,设学校,教育分“学院”“府学”“州学”“社学”四类,与教育一致的是开办科举。社学为初级教育,三年两试,州试上榜者送府学,府试上榜者送学院,院试上榜者则进太学,这种科举体系在台湾第一次出现后,很快成为当地的教育的主流。

在汉文化在台湾流行的过程中,儒学也得到传播。1665年,郑经采纳了咨议参军陈永华的建议,在宁海坊修建儒学讲习所“明伦堂”。第二年正月,第一座孔庙落成,陈永华出任“学院”,也就是郑氏政权的教育部长。叶亨为“国学助教”,在孔庙设立“太学”,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华传统文化自此开始全面系统地进入台湾。陈永华在郑氏政权推行汉文化的进程中起过很大作用,因此在台湾流行着“郑成功开之,陈永华营之”的说法,两人在推行汉文化上都居功甚伟。

随着郑氏在台湾推广汉文化,明末清初,大陆名儒、贤士的到来,使得台湾文风渐开,提高了台湾社会崇尚文化的风气和台湾地区文化水准,缩短了台湾与大陆在文化上的差距。

清朝治台期间,台湾教育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自郑经在台南建立第一座孔庙后,为纪念这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宣扬四书五经,在台湾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均建有孔庙,清代开办的官办最高学府就设在各地的孔庙。

台湾设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重视教育,于1887年在台北稻呈创办第一座西洋学堂,在他任内大力提倡新式教育,创办现代化学校,聘请西方人教授外语、数理化、史地、测绘、制造等现代科技理论和知识,由此台湾迈入现代化时期。

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台湾成了全国经济发展最先进的省区之一。特别是在大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难以实行的洋务,在台湾得以先行,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台湾的教育和文化较为发达,民众的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也较大陆开放,因而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

猜你喜欢

郑氏郑成功孔庙
北京孔庙·国子监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学郑成功 我真成功
江南传统家训的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研究
《郑氏规范》中的家庭伦理及其影响
郑氏富贵黄金屋
历史悠久的“东方圣城”
全国孔庙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