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关键词看“海平线”

2015-08-15本刊编辑部

上海采风月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画坛果果海派

一个美术双年展,能够持续28年,从中涌现了一大批美术界领军人物,而且创造了诸多第一,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记住和珍惜这个名曰“海平线”的文化品牌,并将它做好做强,使其更具特色,应该成为上海文化的题中之义。

回首“海平线”一路走来的历程,其可圈可点处值得一一总结。比如它“发现新人,培养新人”的定位,比如它“探索性、学术性、当代性”的主旨,比如它的“主动邀请制”“策展人制”……这点点滴滴积累的经验,不但可以窥见“开风气之先”的秘诀,也可以预测它能走到多远。能走多远,大概可以通过如下“关键词”管窥。

第一个关键词:胸怀。“海平线”这个平台的建立和持续发力,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上海城市文化的胸怀。不管你是否美协会员,不管你多么年轻,不管你是否有获奖资历,不管你是哪种艺术风格,只要有特色有追求,就尽皆接纳,这才有了万千气象。如今需要反躬自问的是,这种“胸怀”,现在是扩大了,还是局限了?从这个平台上成长起来的画家成了画坛领军人物和执掌艺术大权的“领导”后,是否能够拥有当年领导的胸怀?当然,诚如美协主席施大畏所言,“胸怀”不仅仅是容忍,更重要的还有高度,要有引领,要看有没有学术判断,有没有思考。显然,“升级版胸怀”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欲实现这种要求,既需要制度安排来保障,也需要个人内功来配合,上上下下,均要且行且珍惜。

第二个关键词:新人。年轻人当然是“新人”的主体,但又不完全以年龄为界,这里更强调的是脱离论资排辈的藩篱。画家王劼音说得很形象到位:“排排坐吃果果,寻求人事上的某种平衡,虽可基本求得皆大欢喜,却很容易陷入平庸之中。”毋庸讳言的是,在艺术领域,依然闪烁着“官场思维”,在一些画展中,王劼音所形容的“排排坐吃果果”成为较为普遍的弊端。敢不敢把名不见经传的青年画家的优秀画作放在突出显眼的位置?敢不敢大尺寸高规格突出画坛新秀的宣传?这都需要“勇气”。而勇气的来源,可以从“出发的源头”去寻找——当年创立“海平线”,就是想通过发掘新人新作,撬开艺术天地。当一个品牌“成年”后,经常需要回到“童年”,想一想“出发的初衷”,从那儿重新获得思想资源和前行动力。

第三个关键词:个性。个性意味着创新,意味着百花齐放。所谓海派,它不是一个流派,海派即无派,它是各种流派聚散融合的统称。农业文明发达的地方,容易聚集地域性艺术流派;而魔都上海,已然有百年成熟城市史,身居其间的艺术家,带着各种背景置身其中,必然呈现迥异的艺术风格。加之西风东渐的长期熏陶和濡染,古今中外各种艺术元素的碰撞、对接、融合、变异,使得“海派”之谓包罗万象。在当下,如何使得新人新作呈现极具个性化的风貌,并让这些个性化艺术拼合成真正的城市万花筒,实乃需要创新鼎力助推的手段。个性化越丰富,“海派”越精彩。“一窝蜂”看似热闹,但必然趋于雷同,这不是海派风格。

到了“回顾总结海平线”的时候,所以本刊不吝版面予以深度追踪和全景扫描。但在肯定品牌价值的同时,我们更属意于重新出发。既然“海平线”是一个自我完善和创新的平台,它理应不断拷问自身的存在价值,寻求自己的文化定位,在沿袭和承续的同时,更要创新和发展。我们高度评价“海平线”的艺术品格和“上海态度”,是寄望于它:在良好的“基因”下,获得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人文环境、思想环境,艺术环境。同时务必居安思危,对一座伟大的艺术城市而言,这个品牌的影响力,还是不够的。

猜你喜欢

画坛果果海派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流水高山写新图
——何香凝与新中国时期的北京画坛
汪观清:深耕画坛,“牛”劲十足
排排坐
好奇怪哦
“海派”视域下的王芝泉武戏研究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看得更清晰
路画廊落户恒大古玩城 浦东打造“新海派”画廊创意集聚区
“排排坐,吃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