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党建新平台,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动态与舆情发展
2015-08-15黄启汉高升镇韦利梅
黄启汉 高升镇 韦利梅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高校大学生迅速地了解信息,拓宽知识领域,丰富文化生活,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更好地为党建和学生管理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随着时代信息传播的高速发展,当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不断多元化,对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网络舆情日益兴起,网络的普及也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舆情监控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近年来发生的大学生舆情事件收到社会的极大关注,大学生舆情已成为高校思想工作和管理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目前,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完善党建新平台,探讨和研究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舆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抢占阵地,谋划网络思政工作新平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年轻人乐于接受新媒体,当前,大学生使用QQ、微博、微信的占了大部分,网络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正在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心理意识、行为习惯、语言表达等产生深刻影响。另外,在濒临港澳,不断改革开放的侨乡,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各种思潮不断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面临着新的挑战。
面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新挑战,高校应与时俱进,紧紧地抓住机遇,探索网络新媒体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重要阵地以及有效开展党建工作的新平台。我系建立的富有特色的“外语系学生三会”微信平台确实在党建、宣传工作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作为党建新平台,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舆情发展
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舆情引导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上层规划,上下联动,通过校园广播、校园微博、微信平台等校园媒体正确引导学生。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利用校园新媒体这一高效的传播平台,通过宣传报道在学生中增加正能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处事方式,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能力,从而在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舆情引导中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正面引导,提高大学生识别判断能力。
现在每天的微信、QQ、微博都充斥各种各样的信息,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而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在大量的信息面前难以辨别真伪,缺乏判断能力。另外,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化,还存在各种各样有失公平的现象等,同时,大学生也面临着学习、生活、就业等各种压力,这些现象容易导致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产生不正确的认识,甚至对现实社会产生怀疑,产生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通过宣传部门和相关机构,做好疏导工作,配合思政和常规管理服务,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良好的心态。
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舆情。
要正确对待大学生思想和舆情问题,为了预防大学生网络舆情产生的负面的影响,维护校园稳定,高校要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在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舆情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校园媒体可以发挥应有的影响力,通过精心策划,提出问题,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舆情。可通过党组织有针对性的新闻舆论宣传,扭转师生对某些事件的偏见。针对具体的舆情事件,视情况有必要发挥辅导员、心理咨询师或班主任的作用,既要讲艺术、讲原则,又要讲人文关怀,及时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
高校要把握网络舆情的导向,发挥新媒体的阵地作用。
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当前,网络和手机等校园媒体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舆情空间,应充分利用这一空间,作为党建工作的新平台。要集中力量研究和出台具体的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如把形势教育与高校自身的建设目标、学生的具体教育教学项目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建立Q群、微信群等,有针对性地发布校园正面新闻、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让积极正面的教育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传递正能量。还可将党课内容、青马工程培训信息有计划的发布到微信、QQ或微博,让学生关注、学习。也可以紧扣师生关注的国家大事和学校中心工作,组织校园媒体主动撰写相关评论和文章,通过他们的活动提供自身的认识。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舆情引导队伍建设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的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因此,高校要主动适应要求,有所作为,为做好校园网络舆情监管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目前主要的力量是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应该对他们进行有效地培训。此外,应建立以学生党员为主的学生骨干,完善工作网络,建设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有效引导大学生思想动态和网络舆情,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
四、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和监控,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由于新媒体的特殊性,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公民责任意识,要求大学生时时处处尽责任。大学生作为网络舆论的参与者,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自由出入,在充分享有言论自由的同时,要强化自己作为网络信息的提供者和传播者的道德责任。要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使用新媒体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得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及各类规范性文件有关规定的信息。学校必须采用有效的监控措施,掌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网络舆情。
同时,要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由于形势的复杂性,舆情事件或多或少都可能发生,高校必须要制定有舆情预警管理机制。首先,要出台有效的舆情监测规定,及时地对舆情的进展进行监测分析和正确引导,避免事件向消极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发挥网络技术人员的作用,平时加强对网络的监控,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避免事件扩大影响。如果负向舆情严重,需及时发布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是趋势和必然,高校党组织必须牢牢抓住这一平台,为我所用,发挥主导作用。要增强教育创新意识,改进和变革常规教育方法、工作模式和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党建宣传工作,引导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舆情正确健康发展,从而有效把控大学生思想动态和网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