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共产党宣言》中看待当代中国的“无产者”
2015-08-15刘沁易
刘沁易
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一文中认为,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和农民都是中间等级,“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这种中间等级的生存,以免于灭亡。”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工人才是真正的无产者,真正的无产阶级,因为“工人领导了用现钱支付的工资的时候,马上就有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房东、小店主、当铺老板等等向他们扑来。”
(1)首先,作为外来人员,其为了能够合法的长期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工作生活,就必须办理这个城市的居住证。所以有的网上评论调侃到,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游走,还需要办理一个证件,然而国外的人员只需要一本护照即可。可是这本工作居住证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很多的利益,这就产生出一系列的问题,另外,目前中国的户籍政策虽然有所改变,但是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所以也就导致很多农民工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子女教育。中国社会近几年来一直在呼吁关注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然而这个关注和关爱如果没有得到政策上的足够支持是不能改变的,就单单拿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来看,在目前中国整个教育资源匮乏的年代,就连当地的居民孩子读书都需要全家大动干戈的形式下,农民工的子女能够在异乡上学的机会是远远低于当地居民的,而且由于中国早期形成的资源不均衡现象,所以分配到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的师资和整体配套设施就更加不如当地的重点学校,此外,目前中国的高考仍然是很多人实现自己梦想的唯一路径,然而在高考中就有一条规定,必须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和参加考试,这就必然导致很多农民工的子女虽然早期能够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但是到了高中阶段他们必须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就读,这是由于目前中国的高考有的地区能够自己命题,这样就导致了各个省份所选择的教材不一致,考试内容页不一致,如果不变成留守儿童就无法完成自己的梦想。
(2)其次,农民工的生活、工作质量远远低于当地居民。农民工来到异地目前从中国整体的调研情况来看,73%以上都是从事着当地最低层的工作,而且行业也比较集中,主要就是建筑业和服务业。当然这与农民工自身条件有着密切关系,由于这些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多数都是学历低者,对于目前快速发展的中国而言,更多的需要能够实现“中国创造”的人,而对于只能实现“中国制造”的人而言需求量目前正在呈现下降趋势。自身的情况也就限制了这些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他们的收入面对所在城市日益增加的房价来说,在工作地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然而面对中国政府目前大力推行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由于其没有当地的户口也就成为了没有资格享受的一群人。而且虽然我国的《劳动法》也明确规定同工同酬,但是事实上很多地方的农民工享受的待遇与当地居民是不一致的,因为有的企业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更多的会考虑到当地的最低工资收入水平,所以在给当地居民工资的时候,一定会相当或者高于当地的工资水平,否则作为企业老板而言他会担心被这些当地居民员工上告;但是对于农民工而言就不如此,同时在劳动合同签订上也不是很正规,这就导致了很多农民工年底拿不到工资,或者自己由于工伤出了问题不能得到正常的赔偿等一系列问题。
(3)最后,农民工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贡献者、见证者,但是其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在农民工这个词语产生之初就具有了一定贬义词,很多的人对于农民工抱着一种偏见的态度,认为他们的形象损坏了一个城市,特别是当一个城市举办重要活动之时,很多的农民工是要被要求驱逐出去的,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忘记了自己所工作的写字楼、自己居住的房屋、自己家中请的家政就是这些农民工,直到一次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出现用工荒后,大家才开始重视农民工,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农民工。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居民百姓,不论是社会舆论还是良心道德,对于农民工的境遇的改变都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也可以说很多时候是一种作秀,没有真正的深入下来挖掘发现农民工的深层次需求,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分析来看,这也就是对一个人,在这里就是对一类人的尊重问题。
所以,从上述角度来看,中国当今社会中的真正“无产者”的生活、工作境遇并没有比马克思所描述的改变太多,这个虽然与中国自身整体的经济实力,以及以前发展之初所形成的历史问题有关联,但是如果我们要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要实现真正的马克思所描述的社会主义,那么,这些“无产者”的问题就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一个社会要成为社会主义就是要将这些“无产者”变成有产者,消除社会中所有的不平等现象。
[1]孔祥林,林乐昌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胡杰成.农民工权益保障: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J].中国经贸导刊,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