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著作权观念的历史发展

2015-08-15

长江丛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著作权法观念文献

杨 姣

一、传统著作权观念的产生

春秋以前,中国的思想文化是以遵命尊神卜巫的宗教迷信文化为主,在统治者政治权威之下,文化成果都保存在宗教与文化官员手中,使得“学在王宫,私人无著述”。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学术不再被垄断而是下移,使得文化被广泛传播得到坚实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政教分离,很多学者开始纷纷著书,真可谓“百家争鸣”。

造纸术发明之前,文献载体主要是竹简和绵帛,其中绵帛造价昂贵,也只有王公贵族等上层人士使用,学者著书立说多数是用手书写在竹简上,而在传抄过程中难免出现错字漏字现象,时间一长也会出现脱简散简状况;还有一些对著作权意识淡薄的人将别人著作换以自己姓名彰显学识或被书贩改换年代以求利益…针对这些情况,出现一批以刘向刘歆父子为首的“校书专家”以及后来出现的几位杰出的目录学家郑樵和章学诚等,他们对各种版本的文献进行校勘辨伪,使著作恢复本来面目,保护了作者的精神财产,我们可以变相的理解为维护了著作权人的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二、传统著作权观念的发展

如果说先前的学者为了广泛传播其学术思想,而不在乎别人侵犯他的著作权利,那么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这种局势被彻底改变了。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得学者们的著书成本大大降低了,再加上自唐朝起,雕版印刷的发明以及北宋毕昇的活字印刷术的开创,文献的传播方式走向了批量生产的高度,作者的思想将大量地、迅速地传播于全国,为全国人民的文化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由于知识的传播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统治者为了禁锢百姓的思想开始了对部分书籍的流通进行控制,主要控制的是书籍的发行;同时,文献的大量出版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文献质量问题也难以保障。

在出版事业日益昌盛之际,侵犯版权事件愈演愈烈,于是保护版权的呼声开始出现在牌记上。叶德辉先生的《书林清话》中有一节“翻版有例禁始于宋人”,其上记载:“书籍翻版,宋以来即有禁例。吾藏五松阁仿宋程舍人宅刻本王称《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目录后有长方牌记云:‘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版权声明,这表明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民间各书肆为了商业利益已经向官府申请版权保护了,并且得到批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程舍不是著作权人而是出版者。

不仅在牌记中有版权声明,南宋咸淳二年(1266)的《方舆胜览·自序》中还记录了两浙转运司颁发的禁止翻刻的文告。这是一篇较为完善的著作权保护文献,申请保护是作者家人的意愿,其目的在于维护祝太傅(即祝洙)对其父(祝穆)作品的继承权利。申请理由为“本宅贡士私自编辑,积岁辛勤。”“窃恐书市嗜利之徒,辙将上件书版翻开,或改换名目,或以《舆地纪胜》等书为名,翻开搀夺,致本宅徒劳心力,枉费钱本,”申请人不仅考虑到所付出的智力劳动,还涉及到经济利益。一旦发现翻版,惩罚措施是“乞追人毁版,断治施行。”

到了明清时期,书籍牌记中大多著有“不许翻刻”,“如有翻刻千里必究”等字样。流传至今规范为“翻刻必究”。

三、近代著作权观念的确立——《大清著作权律》

晚清,随着白铅版印刷术传入中国,再加上戊戌变法及“新政”所推动的教育、出版事业的发展,出版业日益兴盛,成为有利可图的行业,于是盗版现象愈演愈烈,但是国家并没有确立任何切实可行的法规制度来规范和保护著作权。西方传教士林乐知曾大力宣传西方的版权观念和制度,倡导和宣传尊重图书版权,他虽然维护的是宗教出版权益,但他所阐述的著作权思想对近代中国的立法来说无疑是具有先进性的。严复在版权思想运动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曾经留学英国(1876-1879),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有较深切的了解,他独具慧眼的注意到并正式提出了著作权的保护问题。他深知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和对教育事业的作用,他认为著作权保护的有无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素质,继而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强弱,所以他强烈建议清政府能够保护“著、述、译、纂”者的权益,实施著作权保护制度。

《大清著作权律》标志着我国统治者已从文化传播的遏制者角色转变为著作权益的保护者。直接将作者权益铭于其上,摒弃了五湖四海避于言利的儒家思想,是对传统著作权保护的封建性的突破。

四、结语

虽然在我国宋代就存在禁止翻版印刷的法令、制度,但那只是个别的救济手段,并没有得到普及,况且他保护的往往是出版商的利益,而忽略了作者的权益,所以,我们只能说中国古代有著作权法的萌芽。又由于古代的政治制度和保守文化,使得人们的权利意识十分淡薄,直接影响到产生著作权的思想基础淡薄,导致了中国古代的著作权保护萌芽无力转化为近现代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尽管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我们引进了著作权法,但是最先进的未必是最适合我们的,我们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特性,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著作权法。

[1]吴汉东.关于中国著作权法观念的历史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3).

[2]张玉敏,李雨峰.中国版权史纲[J].科技与法律,2004(01).

猜你喜欢

著作权法观念文献
新《著作权法》视域下视听作品的界定
维生素的新观念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众议新《著作权法》 版权保护覆盖面扩容,期待相应细则出台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与《日本著作权法》之法条差异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