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意象分析
2015-08-15汪沛
汪 沛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巅峰时期,“诗仙”李白则是唐代诗歌最为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色彩,为后代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典范。他的诗歌具有意境深远、飘逸洒脱、热情奔放等特点。其诗歌当中的意象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对后世文人的创造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研究李白的诗歌的时候,还应该对其诗歌中典型的意象做出深入研究。
一、“水”流无痕,人生几多无奈
在李白诗歌当中,水是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滚滚东逝的流水和一去不复返的时光一样,总是让人感慨万千。李白在诗歌当中经常把水比作时间,“今人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给人带来时间紧迫的忧患意识。时间具有一维性,我们永远无法回到过去的某一时间点,这和流水无法倒转,永不停歇极其相似。在人处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中,总是难免会产生忧郁的心情,“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在这些诗句当中,水又称为了愁绪的代表,愁绪如水,绵绵不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更是写出了当人们对如丝般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的无可奈何,就如人们无法用刀切断流水一样,无法用酒来消除愁绪[1]。流水冰凉、永不停歇,这些都和人们的愁绪具有相似性,而这种感觉的相似性在人们在头脑中建立联系的时候,需要一定的思想跳跃。当人们无法对借酒消除愁绪的无力感进行想象时,可以借助于对抽刀断水的情景进行直观的理解。
二、“剑”胆琴心,展现万丈豪情
“剑”作为古代常用的兵器之一,它象征着权力和武力。然而在李白的诗歌中它却又自己特别的意义。在“毛公一挺剑,楚赵两相存”的诗句中,“剑”象征着建功立业是的凭借,有了它,就可以为国效力。在古代冶金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宝剑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佩剑作为随身武器的同时,也可以作为歌宴中舞蹈的道具。这种舞蹈可以尽显男人的阳刚之气,给人一种气势磅礴、动人心魄的感觉。“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在歌宴中表演剑舞,既具有观赏的价值,也具有展示自己的武功基础,威慑敌人的作用。在和平时期,人们不能随意使用武力,随身佩剑,并且在一定的场所进行表演,能够展现出自己的英雄气概。“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在豪饮之后,拔剑起舞,与友人吟诗作对,同饮同乐,是何等的痛快淋漓。在古代作为阳刚之气象征的“剑”,也常被用作友谊的象征。“独挂延陵剑,千秋在古坟。”写出了李白对古人的哀思,诗中的“剑”就被当作了对古人思念的象征物。在李白晚年,政治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情忧郁,他更需要友人给自己的心情带来一丝慰藉。“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在诗歌之中透露出诗人视金钱如粪土,而对友谊则异常重视,希望能够结交出知心的朋友。而离别时也常用剑作为常用赠品:“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
三、“风”情万种,引人无限遐想
“风”的意向很早就出现在我国的古代诗歌当中,然而,在李白的诗歌中,风有更丰富的寓意,给人一种风情万种的感觉。在“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诗句中写出了春风带给整个世界的巨大变化,赋予了东风丰富多彩的颜色。桃花的艳丽品质也是得于春风的恩惠:“偶蒙东风荣,生此艳丽质。”
除了春风之外,“长风、西风、高风”也出现与诗歌当中,营造出别样的风情。“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诗句中的“狂风”则侧重于表现风之强劲,势不可挡,撼天动地,甚至吹动月亮。能够表现出作者意欲报国的雄心壮志。“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中的风则代表的是当前的世俗之风,世间人们则更多的是随波逐流。司马相如为官之后也会出现私欲膨胀,希望另娶小妾,诗人对这类“风”表现出无奈与鄙夷。
四、冰壶秋“月”,使人陡生乡愁
“月”高居空中,冰清玉洁,唱给诗人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李白的诗中也常出现“月”的意象。“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则表现出诗人对不可长留的美好之物的留恋,对高洁的满月的欣赏。这里的明月更象征着生命的洒脱和思想的超然,这与污浊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位文人志士的向往,李白的一生积极入世,愿意为人民的疾苦而奔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千古名句就将月亮当成了引发思念故乡的景物。“月本无情,引人有意。”人因为有悲欢离合,所以就对月亮的阴晴圆缺产生伤感。当一个人心情悲伤的时候,他看到的玫瑰都是忧伤的。因此身处异乡的人们看到故乡的明月,就会心生思念。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明月则象征着与朋友的肝胆相照,月亮的皎洁与友人的高风亮节具有的同样纯净感[2]。
[1]司徒伽.真水无香——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与情思[J].前进论坛,2009(01).
[2]常彦.论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J].文学教育(上),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