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忆与反思

2015-08-14孙霄

世界文化 2015年8期
关键词:二战战争小说

孙霄

70年前“二战”的硝烟早已消散,然而这场巨大的浩劫带给人们的精神创伤和深刻反思却一直没有停止。以“二战”为题材的世界文学作品至今长盛不衰,世界各国的作家们从各个角度记录和解读“二战”,剖析和反思历史。从创作题材上讲,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是讴歌人们反抗侵略,争取国家与民族的独立,渴望和平与自由的精神。如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 《青年近卫军》塑造了卫国战争时期的众多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堪称一部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学会仇恨》发表于卫国战争初期,作者借主人公号召苏联人民同德国法西斯英勇战斗,文中写道:“我恨透了法西斯匪徒,因为他们给我们的祖国,也给我本人带来了种种灾难……同时我也深爱着我国人民,不愿他们在法西斯的铁蹄下痛苦呻吟,这就是激发我们狠狠搏斗的原因。”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战地钟声》讲述了美国青年乔丹志愿去西班牙前线参加反法西斯战斗,在完成一次危险的炸桥任务时,他身负重伤,却让队友们安全撤离,他独自留下来完成任务,最后和敌人同归于尽。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月亮下去了》讲述了一个只有12名守城士兵的北欧小城被法西斯阴谋占领后,纯朴的小城居民开始了沉默、持久和顽强的反抗的故事。此外还有中国作家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和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等小说也塑造了众多英勇抗战的革命英雄形象。

二是揭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物质浩劫和精神创伤,控诉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泯灭。美国作家冯尼古特的《第五号屠场》以自己亲历的“二战”中德累斯顿大轰炸为蓝本,叙述了主人公毕利在“二战”前后的生活。毕利在“二战”期间被运往德国德累斯顿城的“五号屠场”集中营,后来又目击了盟军轰炸德累斯顿的场景,这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在毕利心灵上造成了巨大创伤。德国作家恩斯特·维歇特的回忆录式小说《死亡之林》同样是以其亲身经历揭露了纳粹集中营对人的身体残害和对人的尊严的践踏。

三是反思战争的非理性和荒诞性,审视战争中的法西斯主义和专制主义。美国作家海勒的小说《第22条军规》写出了美国飞行员被束缚在荒诞的第22条军规中,想要挣扎逃离却无法摆脱的困境。第22条军规象征了战争的荒诞和非理性,人们身陷其中,难于逾越。诺曼·梅勒的《裸者与死者》写美国军人秉承自由民主精神反抗专制残暴的军队统治而以失败告终,令人们不仅反思战争的非理性和不人道,也反思专制主义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文明发展形成的巨大障碍。

美国:鲜明的反战主题

美国虽然不是“二战”的主战场,但参战面较广,因而“二战”文学的数量多且质量高,既有描绘战斗激烈场面、讴歌英雄主义的小说,如福克纳的《北方的追逐》、海明威的《战地钟声》、斯坦贝克的《月亮下去了》、艾伯特·马尔兹的《十字章与箭矢》,也有展现战争的残酷性,表达战争对人性的异化,揭示战争给人带来的巨大痛苦的作品,如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该隐号兵变》、海勒的《第22条军规》、诺曼·梅勒的《裸者与死者》、詹姆斯·科曾斯的《荣誉卫队》、琼斯的《细细的红线》以及欧文·肖的《幼狮》、约翰·赫塞的《广岛》等。这些作品的特点在于并非着眼于描写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不强调赋予战争某种道德意义,而在于剖析战争本身的非理性、非人道主义和荒诞性。美国作家们秉承了西方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传统,把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肯定作为表达的首要点。这样一来,战争本身就成为恶的代表,成为压抑人、损害人的怪兽。就如海明威所言:“战场上没有所谓的光荣和神圣,所谓牺牲,只不过是把肉拿来埋掉罢了。”因此,美国作家的作品里有着鲜明的反战主题。

苏联:保家卫国的战斗激情

苏联的“二战”文学洋溢着顽强斗争的乐观精神,内容也极为丰富,先后出现了全景式小说、战壕真实派和“一寸土文学”等,影响颇大。首先,在苏联卫国战争之初,作家们就纷纷撰文号召人民起来英勇抗击敌人。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学会仇恨》、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波列伏依的《真正的人》、卡扎凯维奇的《星》、鲍·戈尔巴托夫的《不屈的人们》、瓦西列夫斯卡娅的《虹》、格罗斯曼的《人民是不朽的》等,都表现了国难当头、人民同仇敌忾的坚定意志,满怀热情地赞颂人民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人民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的伟大胜利。其次,大量作品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复杂,表现了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顽强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比如西蒙诺夫的全景式战争小说《日日夜夜》写的是苏军抗击德军,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战役。作品讲述了苏军渡过伏尔加河,成功保卫斯大林格勒的全过程,表现了苏军浴血奋战、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邦达列夫除了其全景式小说代表作《热的雪》,他的两部战壕真实派小说《两个营请求炮火支援》和《最后的炮轰》以自己在炮兵部队服役的切身感受为基础,描绘了普通士兵在战场上的残酷遭遇和真实感受。这类作品还有巴克拉诺夫的《一寸土》、贝科夫的《第三颗信号弹》《活到黎明》、拉斯普京的《活下去,并且要记住》、康德拉季耶夫的《萨什卡》等。再次,作家们从人道主义角度思考战争,表达个体的人在战争中的苦难和历经创伤、劫后余生的痛苦,探究战争的意义。比如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讲述了卫国战争时,主人公索科洛夫在战场上被俘,侥幸死里逃生,却仍旧失去了所有亲人和幸福的家。瓦里西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讲述了五位年轻的苏联女兵在卫国战争中抗击德国侵略者而相继牺牲的故事,既反映了战争的冷酷无情,同时又写出了人性中最深刻和本质的东西——美好的、娇嫩的、本该享受生活的年轻女性在国家危难之际表现出来的理想主义和抗争激情。西蒙诺夫的《生者与死者》通过军报记者在战场上的所见所闻,反思了战争的残酷。总体而言,苏联的“二战”文学多洋溢着英勇战斗、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德国:深刻的批判与反思

德国的“二战”文学较多地表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以及对德国法西斯主义的批判与反思。首先是德国法西斯发动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如雷马克的 《西线无战事》,写了八个思想单纯、受到法西斯宣传煽动的学生,满怀热情地上了战场,却发现战争就是饥饿、血腥和死亡。这八个学生先后悲惨地死在了战场上。小说的结尾写道:那天的战场一片寂静,战报上只有一句话——西线无战事。君特·格拉斯的《蟹行》以真实事件为背景,描述了“二战”时满载难民的游轮被苏联潜艇击中,上万名平民不幸遇难的残酷事件,探索战争给德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此外还有揭示战争灾难给人们留下的物质废墟和精神废墟的“废墟文学”,如海因利希·伯尔的《无主之家》反思了战争给人带来的伤痛,指出历经“二战”法西斯主义摧残的德国变为了一片废墟;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以黑色幽默的虚构故事展示了德国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那段最黑暗的历史,通过一个在底层饱经风霜、身处乱世的现代流浪汉的眼光,去呈现社会和世界上的种种怪现状,辛辣的讽刺中传递出作家对现代人类面临的处境和未来前途的忧虑。其次,从人类社会历史的角度反思法西斯主义的非人道主义,批判法西斯专制对人心灵的摧残。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德语课》根据画家埃米尔·汉森在纳粹统治时期被禁止作画的真实事件写成,控诉了丧失人性、泯灭道德的法西斯专制机器。哈德·施林克的《生死朗读》以一个纳粹女看守和未经历“二战”的青年男学生之间悲凉的爱情故事,引出“二战”中纳粹排犹所犯下的罪行,揭露法西斯主义对人们心灵和生活的荼毒。此外还有恩斯特的《死亡之林》、马丁·瓦尔泽的《评论家之死》等。

日本:战争的灾难与痛苦

日本的战后派文学大都通过描写个人在战争中的精神历程,探讨战争导致的人性的扭曲和心灵创伤。如野间宏的《阴暗的图画》以富有象征意味的画,揭示日本知识分子企图在残酷的战争中寻找出路,探索自我的痛苦心理;椎名麟三的代表作《深夜的酒宴》描写了战后日本东京下层社会形形色色的人陷入颓废、迷茫和痛苦的心理状态。另一大类作品则较多地描写战争灾难本身和日本民众所经历的苦难,如大纲升平的 《野火》、石川达三的 《风中芦苇》《风雪》等。但是其中的不少作品较为倾向“日本受害论”思想,如围绕着原子弹轰炸这一历史事件,大江健三郎的《广岛札记》和原民喜的《夏天的花》《毁灭的序曲》都描写了日本民族经历的这场大灾难。但是日本战后文学没有正视和反省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煽动的侵略战争对他国造成的苦难,目前尚缺乏对战争的深度反思和对战争灾难根源的探究与批判的作品。

中国:艰苦卓绝的抗战史

中国关于“二战”的文学作品总体来看是批判侵略战争的非正义,反映战争的残酷,歌颂人们为抗战而进行的英勇斗争。具体来说,其一是讴歌抗战胜利,作品洋溢着抗战的乐观斗争精神。如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刘流的《烈火金刚》、雪克的《战斗的青春》、徐光耀的《平原烈火》、冯德英的《苦菜花》等。孙犁的《风云初记》描写了在抗日战争初期,冀中的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成长起来积极抗日的史实,赞扬了劳动人民激昂澎湃的战斗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 其二,描写了战争的残酷、人民的苦难以及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风云激荡。如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白朗的《沦陷前后》《生与死》、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张笑天《抗日战争》、徐贵祥《历史的天空》、周而复的《长城万里图》等作品。老舍的《四世同堂》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抗日战争期间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的苦难和人民艰难曲折的抗战斗争。

英国和法国:战争的苦难及其对人性的践踏

英国较为著名的“二战”文学作品是伊夫林·沃的《荣誉之剑》三部曲。小说表现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厌恶。舒特的长篇小说《花衣吹笛人》描写了一个英国老人在法国遭受德国进攻溃逃时,保护一群儿童逃出法西斯魔爪、返回英国的惊心动魄的经历。戈尔丁的小说《蝇王》隐喻了“二战”中德国法西斯的疯狂,暗示了人性中隐藏的邪恶面。此外还有安东尼·鲍威尔的作品《伴随时光之曲而舞》。

法国的“二战”文学代表作品是西蒙的《弗兰德公路》,作品通过士兵的回忆描述了士兵在弗兰德地区被德军击溃的痛苦经历,表达战争对人心灵的戕害。维尔高尔的小说《望星行》反思了法西斯战争对法国人民的侵略和践踏,表现了历来追求自由正义的法国人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此外,保尔·艾吕雅的诗歌《诗的真理》和阿拉贡的诗歌《断肠集》表达了战争给法国带来的灾难和恐怖。

犹太民族:巨大的心灵创伤与不屈的民族精神

“二战”时期犹太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民族浩劫和深重灾难,关于“二战”的作品也颇为丰富且意义深刻。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通过在纳粹的迫害下B博士精神分裂的遭遇,记述了战争给人造成的巨大精神创伤;《看不见的收藏》则令人惋惜战争中美好事物和信念的一一毁灭。奥地利作家弗兰茨·韦弗尔的《复原十字架的故事》讲述了犹太教经师坚守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德国纳粹进行精神较量的故事,展示了犹太人在动荡混乱的战争中,在死亡的威胁面前,仍旧坚定自己的信仰、维护民族尊严的不屈精神。 奥地利女作家巴赫里的小说《马利纳》刻画了战争对人的身心的荼毒,审视了“二战”的纳粹暴行和大屠杀之恐怖。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的作品《安妮日记》是“二战”时纳粹排犹的真实记载,日记记述了13岁的犹太少女在遇害前为躲避纳粹杀害而藏身密室的生活和情感。匈牙利作家犹太人伊姆雷·凯尔泰斯是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其小说《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是发自作者内心的祷告,他要为历史作证言,唤醒人们记住苦难的历史,警示未来。

“二战”是人类社会的一段极为痛苦的回忆,“二战”文学忠实地记录了历史,也反思着历史,正如伯尔在《噩耗》中谈到的,只要战争仍让人们的伤口流着血,那么战争就没有结束。“二战”的炮声虽早已停止,但在战争的剧烈冲击下,人们关于战争和人性的反思从来没有止息,我们将透过“二战”文学来反思战争,探究人的存在价值、生命意义和人类的未来之路。

猜你喜欢

二战战争小说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