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玩转分级基金
2015-08-13江玲
江玲
分级基金是一款专业的投资工具,需要了解足够的知识才能做好相关的投资,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贸然全仓去博高收益,无异于以身搏命,是否能够如愿以偿,还很难说。
在刚刚过去的这波股市巨震中,分级基金净值大跌,引发空前的下折潮,此时分级基金B份额特有的高杠杆“双刃剑”风险暴露无遗,很多投资者因无法卖出B份额,或者买入了下折的B份额蒙受重大损失,更多的投资者是还没来得及充分了解分级基金的运作机制便盲目入市,震荡之时束手无策,只能任人宰割。
就在7月9日当天,市场发生惊天大逆转的时候,众多已经触发下折的分级B份额却遭遇疯抢,虽然基金公司纷纷呼吁大家卖掉,但是B份额却在盘中拔地而起,纷纷打开跌停。此次股灾给各位投资者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特别是触发下折分级B的惨烈现状。
A股巨震引分级B下折潮
沪指6月上旬站上5000点,却在随后不久一路过山车一般跌倒3373点,毫无疑问,5000点前后发行并建完仓的分级基金,成为最为悲催的“接盘侠”。
那么下跌行情面前,何以分级B成了洪水猛兽呢?这首先要从分级基金的概念说起。
分级基金指事先约定基金的风险收益分配,将母基金份额分为预期风险收益不同的子份额,并可将其中部分或者全部类别份额上市交易的结构化证券投资基金。其中,分级基金基础份额称为母基金份额或基础份额,预期风险收益较低的子份额称稳健份额或A份额,预期风险收益较高的子份额称为激进份额或B份额。三类基金净值关系如下:母基金净值 = A类子基金份额净值 × A份额所占比例 + B类子基金份额净值 × B份额所占比例。
通常A份额按某种规则约定一定的收益率,如一年期定存+3%,母基金净值扣除A类净值后的部分就是B类份额净值。股票型分级基金A和B份额的配比一般为1:1。母基金大多为被动跟踪某一指数的指数基金。通常母基金只能被申购和赎回,不可交易(上交所[微博]模式可交易),而A和B份额只可上市交易,不可申赎。
因为A和B是从母基金分出来的,按照基金交易的规则,投资人可以从二级市场买入相同数量的A和B份额,合并成母基金赎回。也可以到基金公司先行申购母基金,然后转到二级市场将它拆为同样份额的A和B,这个叫申购、拆分。由于A和B份额在交易所市场上交易,交易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可能偏离净值,存在折溢价。
对此比较形象的理解是:
有一个父亲有很多儿子,为预防孩子不孝,他和爱炒股的大儿子成立了一个基金。约定父亲和大儿子每人拿出一百块钱凑在一块,组成一个每份为1元的总数200份的基金,两个人最初持有的份额都是100份,比例为1:1(分级基金的原始杠杆为2)。大儿子每年的第一天向父亲支付固定的利息5%,以后每年利息计入第二年的本金循环下去,而大儿子则拥有这200元基金的炒股操作权,所产生的损益由个人承担,他决定拿去跟踪深证100指数。那么父亲的就是A份额,大儿子的则是B份额。
一年后,由于深证100指数表现不好,导致父子深证100指数基金跌了10%。此时,大儿子还要给父亲支付利息5元,那么父亲的100+5=105元,净值为1.05元/份。儿子的为200*(1-10%)-105=75元,净值为0.75元/份。
第二个月,深证100指数继续下挫了5%。大儿子的变为75-180*5%=66元,净值降为0.66元/份。此时看空后市的大儿子急于出售手中基金,二儿子买入。
二儿子以65元的金额接收大儿子合约里面持有的100份基金。之所以不是66元,是因为大儿子急于出手基金,所以是低价卖出。
假如低价买入后,第二年市场反弹15%,父亲持有的总额就变成了105*(1+5%)=110.25元了,而二儿子的金额为(66+105)*(1+15%)-110.25=86.4元了,此时二儿子的收益率却为(86.4-65)/65*100%=33.1%,
倘若第三年,二儿子决定出售50份基金,三儿子、四儿子、五儿子纷纷看好后市,纷纷出价,如果二儿子惜售或者待价而沽了,就会导致价格一直上涨,从而出现了溢价现象(二级市场的价格比进取份额实际的价格高)。这个就是分级基金为什么在市场上涨的情况下二级市场价格涨得比谁都快的原因,因为它可以获得双倍的收益的。
同时指出,分级基金的A基金是一种相对保守的投资品种,风险非常低保守型投资者可以去积极参与。
下折折算损失更大
道理很简单,B份额是杠杆基金,其与没有杠杆的基金相比,波动幅度更大。回顾近期的下跌,加了杠杆的B份额开始大面积触及下折阈值,甚至有部分产品上市不到1个月就触及下折线。由于下折时都是以B份额的净值来折算,因此在下折时投资者就会遇到瞬间大幅亏损的情况。
举例来说,假设下折条件为B份额净值0.25元,发生向下折算时,下折日B份额净值为0.245元,A份额净值为1.037元,母基金净值为0.641元(母基金净值 = A类子基金份额净值 × A份额所占比例 + B类子基金份额净值 × B份额所占比例。
即,(1.037+0.245)/2=0.641)。每1000份净值0.245元的B份额,折算为245份净值1元的新的B份额;每1000份净值1.037元的A份额,折算为245份净值1元的新的A份额和792份(1037-245)净值1元的新母基金;每1000份净值0.641元的母基金折算为641份净值1元的新母基金。
可以发现,在不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假设在下折基准日以0.5元的二级市场价格买入1000份B份额,且当日收盘价也为0.5元,那么经过折算后,资产将变成245份B份额×1.00元净值,相比买入时的500元出现了明显的损失,即使折算后重新上市,B份额一般会有1~2个涨停,但相比下折带来的巨亏,这点涨幅只是“安慰剂”。因此,我们建议在溢价率过高时就不要买分级B了。”
突遇分级基金下折,怎么办
此轮市场大幅调整对于场外高杠杆配资的投资者而言,绝对是致命一击,而如果配资后又在5000点之上投资了分级基金B份额,那简直就是火中取栗。
记者身边就有一个朋友,在母基金募集期便认购了20万份,6月11日在该基金上市时自动获得A、B份额各10万份,6月12日他没有选择卖出A、B份额锁定基金炒新行情的溢价收益,也没有选择卖出B份额、买入A份额进行稳健投资,而是于6月15日在0.76元附近卖出净值1元的A份额,并将剩余资金在1.22元附近买入了净值1元的B份额。
悲剧就在此时开始酝酿。6月15日,该基金开始深幅回调,至7月7日,B份额在短短15个交易日内净值已缩水至0.22元,达到合约阈值启动下折。7月9日完成下折后复牌,开盘价为0.820元,当天累计净值为0.076元,较最高位亏损近9成。这位朋友20万元的本金只剩下2万多元。
如果他在该基金上市初期像机构那样采取稳健操作策略(卖出B、买入A),目前已经获得超过40%的收益。
那么对于分级基金下折情况,应当如何操作呢?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分级B的持有者来说,若预估未来几天会发生下折,则应尽可能卖出,若出现跌停板而无法卖出,则可以买入分级a,合并成母基金再赎回。前者在T日之前能完成就行,后者需要在T-1日前完成合并(大部分券商支持盲合,即当天买入A和B份额就可以合成母基金。如果你的券商不支持盲合,则考虑换一个大券商,因为这种投资过程速度快的券商可能会救你一命),T-1日时赎回母基金,因为T日起母基金将会暂停申购。如果T日才合成母基金,那可以等下折流程走完也即两天后赎回母基金。
对于分级A的持有者来说,若通过估算未来几天会发生下折,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持有手中,等待既定的收益到来。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若是预估母基金未来会出现较大跌幅,则需要权衡获得的收益是否能高于母基金下跌的损失,因为在下折过程中A获得的收益是以母基金形式获得的。
最后提醒所有的投资者,分级基金是一款专业的投资工具,需要了解足够的知识才能做好相关的投资,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贸然全仓去博高收益无异于以身搏命,是否能够如愿以偿,还很难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