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艺真人秀:大把的钱是怎么赚的

2015-08-12

中国商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真人秀综艺明星

没看过跑男,你确定?那爸爸去哪儿总看过吧。什么,也没看过。来,I want you。中国好声音,必须看啊。这几档时下最为火热的综艺真人秀,要说你都没听过没看过,我还真不信。除非,你在冥王星。

几年前你可能还很难想象,真人秀有一天也会占领电视荧屏的半壁江山。在这股盛大的娱乐狂欢背后,最开心的当然要数背后的投资方了,火热人气带来的必然是高额的回报。那么,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让他们赚得满盆金呢?

中国好声音:制播分离打造全产业链

中国好声音到底有多火,第三季好声音决赛之夜所创下的一条千万的最高单条广告费用,就足以让人惊叹它无与伦比的魅力。自2012年首播创下高收视、赢得好口碑以来,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在夏天等候好声音的到来。不看外表、只以声音论成败的评判标准是其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电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

好声音并非是本土原创节目,它的版权来自于荷兰的《The voice》。最初引进时,曾因高达8000万元的节目制作与推广费用把不少卫视拦到门外。而好声音最终由浙江卫视播出,但它的制作公司是“灿星制作”,这也成为电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制播分离。

其首创“好声音模式”:即社会公司负责投资运作,电视台负责招商运营,两家对赌收视率,决定广告分成。这种模式风险高,且受制于电视台,如果节目没到现象级,赚的钱就不多,反之就能获得高额利润。在这样的机制下,为了获取更高的收视率,制作公司必须不惜成本提高节目品质,节目越精美,关注度就越高。

打造全产业链

“灿星制作”在节目结束之后,把选手签约以及签约之后的商业演出等项目都收归自己所有,并跟明星导师们合作,开发音乐学院、演唱会、音乐剧、线下演出等在内的全产业链。

拿导师来说,他们跟节目后期的市场开发捆绑在一起,没有单纯的劳务报酬,而是把他们在这档节目中的参与和投入作为投资。比如开发彩铃市场:所有学员的现场演唱制作成彩铃,提供给全国的手机用户来下载。

按以往的经验,中国移动预估好声音中单个歌手能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的下载额。按每位导师8个学员的份额来算,四位导师催生的就是3.2亿元的彩铃市场。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环。可以想象,这条全产业链所衍生的商业价值有多高,难怪会有那么多人盯着这个香饽饽了。

风险隐患

对于这种高风险的利润分成模式,只有高收视率才能双赢。而已经走了四季的好声音,节目内容的创新无疑是最大的难题。毕竟,再新鲜的玩意儿重复四遍,挑剔的观众也会看腻。只有牢牢抓住了观众,才会有市场,才有之后的全产业链。想赚钱,还得从源头抓。

爸爸去哪儿:植入广告衍生消费

“老爸老爸我们去哪里呀,有你在就天不怕地不怕。宝贝宝贝我是你的大树,一生陪你看日出。”是不是一看到这几句话,你就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来了。这就对了,这首歌有多流行,这个节目就有多火。

2013年10月,《爸爸去哪儿》几乎是以黑马之势,迅速捕获了一群少男少女阿姨叔叔们的心。在综艺节目稍显空档的时期,一枝独秀,霸占荧屏。而之后的二三季,依然火爆。

广告植入收益多

《爸爸去哪儿》的节目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以明星爸爸和可爱萌娃作为亮点。同时,它一改韩国版拖沓冗杂的环节,代之以快节奏的剪辑、生动有趣的字幕,其娱乐化的效果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它将室内综艺升级为野外综艺,突出节目的记录性,父子/女搭档的真情互动,容易触动观众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这么多的看点,自然少不了大波广告的植入。也正因此,节目中大大小小或明目张胆或隐隐约约的广告是最为人诟病的所在。户外品牌、行李箱、孩子的衣服、食品等,广告无处不在。即便如此,《爸爸去哪儿》依然红火,第二季只靠广告收益就突破15亿元。只能感叹一句: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衍生产品效益好

《爸爸去哪儿》可以说是把趁热打铁发挥得淋漓尽致。凭借着节目所聚集的超高人气,《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作为其衍生品,在2014年贺岁档中脱颖而出,上映8天突破五亿元,如此票房令人瞠目结舌。尤其是这样一部只花了5天就拍摄出来的不像电影的电影。这样讽刺的结果也恰巧体现了节目走红之后所带来的高额附加值。此外,《爸爸去哪儿》同名手游的开发,同样是极具价值力的市场。

难逃瓶颈

虽然现在的电影市场鱼龙混杂,但是大部分的观众还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点,从《爸爸2》大电影未达预期的票房就可见一斑。作为一档亲子类综艺真人秀,只要能以有营养价值的节目品质抓住观众的心,就已经是马到成功,其后的利益链也就不愁无处链接了。

奔跑吧兄弟:明星卖点全媒体传播

自去年起,大型明星户外真人秀《奔跑吧兄弟》一经播出就引发了收视热潮。今年第二季收视率始终维持在4.3以上,网络点播总量为45亿,“跑男现象”由此形成。如浙江卫视总编室副主任许继锋所说:“跑男现象”其实就是“电视+、互联网+和快乐+。”

所谓电视+,注重节目创新,内容主导,是以产品为核心动力的产业运营体系;而互联网+,注重思维创新、基因嫁接,是以分享为核心设计的品牌传播体系;而更重要的则是快乐+,注重主题创新、情感引导,是以快乐为核心诉求的情感共振体系。

明星消费看点多

《奔跑吧兄弟》节目引自于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ning Man》,以成熟的节目模式为基础,采取本土化形式,始终致力于打造“中国特色”,再加上“重量级”明星和嘉宾的参与,看点十足。尤其是明星们的“卖萌”、“扮丑”、“耍宝”,抑或是难过、委屈、痛苦、愤怒等真情流露,甚至是临时“罢演”、“退赛”,都成了节目最大的亮点。

全媒体传播

“跑男”采取以电视为主体的开放式产业运营体系,在大数据网络时代,牢牢抓住年轻观众,高人气明星在微博、论坛中所引发的“粉丝效应”为节目的宣传推广和形象塑造提供了良好的舆论平台。

在网络播放权上,七大视频网站同步助力播出,实现网络全方位服务,打造娱乐资源全媒体开放共享传播系统。同时,移动终端也逐渐成为节目收看的主力渠道,开创了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现象级综艺网络视频播出新形式。这些渠道传播无疑都助长了“跑男”热,而在这背后则是巨大的经济利益:高额的广告收益以及线上的品牌营销。

劣势凸显

人气明星的参与一方面给节目带来了极大的关注度,但过多的话题性尤其是负面话题的发酵,会削弱节目本身的可看性。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能够最大最优程度上利用好这个平台,来聚集人气,发挥最大的效益,是当务之急。

我是歌手:平台化操作演唱会造势

如果让你看7个歌手的拼盘演唱会,你可能会觉得没多大兴趣,毕竟这不算什么新鲜事。但如果这7个实力相当的歌手参加比赛,争夺歌王呢?恐怕会吊足你的胃口。这大概就是《我是歌手》的特别之处了。

第三季《我是歌手》决赛夜孙楠退场等突发事件,在微博炸开了锅,引发了全民讨论的热潮。

平台化操作

《我是歌手》邀请的并非是当下最红的一线大牌明星,而是依托湖南卫视的大平台传播优势,为一些新生代明星打造传播渠道,帮助明星、歌手在这个平台上找到自身价值,帮助他们圆梦。而正是这样的操作理念,使得节目更具真诚性和情感性。

同时,多屏互动的形式也是亮点。在决赛直播当晚,湖南卫视不但采取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端同步直播,还联手万达院线在全国12个影院进行总决赛的直播,形成电视屏幕、影院屏幕和手机屏幕的三屏联动,高收视率不在话下。从而也使得节目的冠名赞助费、广告收入以及互动短信收入水涨船高。

演唱会造势

除此之外,歌手的演唱会无疑也是引爆观众热情的一大卖点。歌手本身的人气再加上节目播出后所带来的高关注度,所引发的效益非比寻常。“男神”李健就很好诠释了歌手与节目之间相互成就所带来的影响力。

后续不足:

《我是歌手》是以歌手为选手的节目,有其利必也有其弊。由于歌手都有其各自所属的经济公司,其背后的利益就很难协调和平衡。因而,其节目的主要盈利还是主要来自于广告等收入,其衍生价值还需要进一步开发。

总结:

在综艺真人秀已经“井喷”的当下,想要突破重围,没有点独家本领恐怕难以立足。只有精准定位节目性质,了解观众需求,才能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有观众,无论是哪种商业模式,都能获得最大化的利益。

猜你喜欢

真人秀综艺明星
谜语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2017首届综艺峰会:尊重每一个工种
2017上半年自制综艺数量与播放量迎来增长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调查
“真人秀”满足了谁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
国产综艺“短命”,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