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想改变世界的APP 你可安好
2015-08-12
“我有了一个改变世界的想法,就差一个APP了。”当互联网的大佬们都在耍尽狠招抢占手机市场时,可想而知,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载体,APP的市场有多火。然而,想要打造一款持续火爆的APP却并非易事。
问问自己,你还在用脸萌吗?你还记得上一次用足记是什么时候?这些曾经牛逼闪闪红透半边天却又很快销声匿迹的APP,它们来去匆匆就像一阵龙卷风。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可谓是难上加难。有太多的APP昙花一现,究竟为何?
足记:情怀爆棚技术短板
引爆点:表达欲文艺范
“不是所有人都有一颗文艺的心,但是没有人会拒绝轻而易举获得的文艺表达。”用这句话来形容足记爆红背后的心理因素,应该是最恰当不过了。
作为一款图片社交应用,足记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的“方图+文字”模式,而是图片通过裁剪、滤镜、字幕之后所加工形成的“大片模式”。“人人都能拍大片”的心理预设,牢牢抓住了广大用户们那颗蠢蠢欲动的心。
诞生史:
“足记”最早的创意,是在地图上标记出电影的取景地,让用户可以在电影取景地中拍摄对比照和穿越照。只是后来他们发现真正冲着影片取景地去的用户并不多。随后足记调整了方向,让产品摆脱碎片化的场景层次。
2015年2月,足记发布了2.1.4版本,加入了横向宽屏拍摄、滤镜优化效果、添加中英字幕等功能,正是这次更新,让足记的玩法跨越小众,进入大众视野。
爆红露短板:
据统计数据显示,3月7日足记新增用户首次破万,3月9日总用户数突破10万,而到3月16日当天的新增用户就猛地突破100万——足记火了。
这突然而至的走红,让只有8个人的足记团队措手不及。随着用户的海量涌入,足记的服务器反复崩溃,创始人杨柳感叹:不懂技术的互联网创业者就是个悲剧!
此外,单一的大片模式必然会带来用户的审美疲劳。是否能在用户新鲜感消退之前推出新的产品功能获得用户留存是足记能火多久的关键。“足记需要保持的是它在生活文化和电影艺术之间的嫁接。此外,足记还会加强平台内部社交,而不是仅仅成为一个依赖朋友圈分享的工具性应用。”下一步该怎么走,足记依然在探索之中。
How-old:
娱乐化的人工智能也难逃魔咒
引爆点:敢拼年龄才是王道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拼颜值是需要有底气的,要知道林志颖和郭德纲之间差了一个吴奇隆啊。当然,颜值是爹妈给的,要换也只能靠整的。那么,年龄这东西,还能作假?理论上是不能的,可是换个“颜龄”似乎听起来还不错。
诞生史:
相对于其他的APP,How-old显然和它们不是一家。这是一款由微软开发的网页应用:How-Old.net。通过这个应用,用户把个人照片上传后,只需要点击几下鼠标,就能够测算出照片里人物的性别和年龄。用户的性别用图标显示,年龄用数字显示,而结果显示在照片上端,简单易用。
盛衰有时:
这个4月29号才上线的应用,在短短数天内用户激增。根据 SocialBeta 的统计,Facebook 和 Twitter上 how-old 的提及数都超过了100万条,如此人气,也确实让人惊叹。
究其缘由,其话题性和趣味性是吸引用户的一大法宝。某种程度上,它迎合了大部分人的自恋心理。尤其是当测试结果比实际年轻时,大多数人都恨不得昭告天下,毕竟年轻就是资本嘛。而当它正确识别了你的年龄时,你会惊讶于科学的魅力和权威。即便识别结果不准确,甚至错得离谱时,你也不会怒气冲冲,反而会哈哈大笑,也愿意把这有趣的图片分享出去。
这样让人会心一笑的结果,也难怪会火爆朋友圈。而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测试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人物。这可便宜了那些商家,借势营销是他们惯用的伎俩。汽车、建筑等领域也没闲着,即使是恶搞,也能在这红火的势头中分一
杯羹。
当然,在这红火的背后,也不得不承认,让其保持长久的曝光度是不那么容易的事。用户黏度不够是其最大的问题所在。这种娱乐化的人工智能产品,虽然在短时间内能以病毒式的传播迅速霸占你的社交圈,但它确实也难逃衰落的魔咒。
脸萌:只会卖萌你就OUT了
引爆点:卖萌不耻自恋有理
“脸萌抓住了年轻人喜欢表现的需求,除了产品本身有足够的吸引力和运气外,能火是自然规律。互联网上每段时间都会有比较火的产品,来满足大家的娱乐需求。”这是脸萌的创始人郭列所总结的关于脸萌走红的原因。
诚然,脸萌所瞄准的用户群,是千千万万有着“二次元”漫画般人生梦想;充满活力,喜爱卖萌,特立独行又群聚而行;希望用某些符号将自己与现实保持若即若离的90后们。但与此同时,很多80后、甚至是70后也热衷于在朋友圈上传他们的“萌脸”,可见这款APP的火热程度。
诞生史:
脸萌相对于其他火爆的APP所不同的是,它能让所有人的头像在一夜之间全都换成萌萌的卡通造型。通过这款“拼脸”软件里的发型、五官、背景等元素,你可以任意DIY制作个性卡通形象。这其中,最吸引人的点就在于它既能满足你的参与感:脸萌提供半成品,而你自己通过拼凑完成头像;又能满足你想要“卖萌”的需求。
爆红爆冷:
2014年1月,脸萌上线各大应用商店,但并没有立刻火爆。2014年5月底,脸萌的下载量开始迅速攀升,四天内在iOS和Androd平台的下载量总计约120万。到6月14日,总下载量达到了惊人的3000万!你要是不换个萌萌哒的头像,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了。
但功能的单一是其致命的短板。用户的新鲜感很快就会因为重复性的操作而衰退。同时,素材更新缓慢,也使用户普遍感到没那么好玩了。如今的脸萌,下载量和用户量都在下降,曾经希望用产品说话的脸萌终究没能再上一个台阶。相对于“足记”而言,或许它正是死在沙滩上的前浪。
疯狂猜图:成也微信败也微信
引爆点:互动性求助型
“求这张图的答案。”“这个画的到底是什么?”疯狂猜图曾经以这样的方式,短时间内轰炸了整个朋友圈,展现了其游戏社交的非凡魅力。这主要得益于它的游戏内容:每一关设置一个图片,玩家通过图片下方的备选字,进行猜测,猜对了便可通关继续猜。当遇到难题时,可以求助朋友,把你在APP上的游戏状态发到微信上,好友看到后,点击链接就可以在网页端上继续玩。正是由这种朋友圈的“带人”效应所引发的关注热潮,使疯狂猜图迅速走红。
诞生史:
“疯狂猜图”的开发团队仅仅4个人,从2013年4月1号开始研发到5月13日推在APP Store上,用了不到50天。最初的10多天它并未被游戏下载用户所关注。直到某游戏平台免费为“疯狂猜图”提供了不大的广告位,短短4-5天时间,它就获得了40000点击率。而之后借助于微信朋友圈的影响力,其势不可挡。
由盛而衰:
从5月29日开始,用户快速增长,仅6月7日一天的新增用户数就达到30万。做为一款“轻游戏”,能如此受欢迎,不得不说是现象级事件。
然而,在其爆红的背后,依然存在着隐忧。审美疲劳是老大难问题,当用户不再热衷于去发掘这些图片,不再微信上询问时,它的热度自然也就慢慢下降了。此外,实用性不足也是其硬伤。如果一款游戏只是游戏,没有更多有益的实用功能,那么,喜新厌旧的用户们迟早也会另觅新欢。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而今,再说起疯狂猜图,你可能会反问一句:啊,你说的是啥?仿佛这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
结语:
在这个什么都讲效率的快节奏时代,没有最快,只有更快。就比如热点新闻的一闪而过,比如APP的昙花一现。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市场,能够真正保持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少之又少,躲不过三天的周期率。
因而,要想打造一款持续火爆的产品,必须在其自身特性上面下狠功夫,能够给用户创造最大的可能性,激发最新的创造力。同时,精准定位用户的刚性需求,是重中之重。毕竟,有市场,才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