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段祺瑞的生活不寡淡

2015-08-12杨津涛

晚报文萃 2015年6期
关键词:段祺瑞公馆总理

杨津涛

北洋段祺瑞,一生廉洁,不做生意。家里日常用品、针头线脑,全都是家人从铺子里买来的。他做总理的时候,经常弄得家里开不了锅,实在没办法,就写张借条,去银行票号借点钱花。欠账段祺瑞记得清清楚楚,一旦有了钱,首先就是还债。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六不总理”: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

不过,这些都是事实吗?

收入:月薪、军部、白条

在段公馆当了几十年差的王楚卿回忆,段公馆里面“当差的、号房、马号、厨房、花把式、裁缝师傅、理发匠、当上差的、打杂的,再加上内宅里的女佣人,老老少少加在一起,总有百十口人”。为让这么一大家子人吃上饭,公馆光是厨房就有两个,擅长中西餐的大厨好几位。

这一家人的花销有多大,看看与他们往来最密切的铺子——瑞蚨祥就知道了,一家创立于1862年的老字号,当时最上档次的服装品牌,相当于现在的路易·威登。好在家里的粮食是不花钱的,全部由陆军部支给。显而易见,段祺瑞工资不少,但花销也大,剩不下什么。

工资不够,老段还不收礼。各省巡阅使、督军、省长登门送礼,当差的都要把礼单摆到段的书案上,等老爷子勾选其中一两件不值钱的之后,将剩下的原璧奉还。

另外,如段子里说的那样,段家经常捉襟见肘。怎么办呢?只有借。注意,不是向银行“借”,而是“亲笔写张白条(不是支票)到金城、大陆就可以提个千儿八百的”。这意思就很明白了,老段开个条,就相当于存款单了,随用随取。至于怎么还?对不起,你们想多了。

爱好:下棋、玩牌、礼佛

段祺瑞生活不宽裕,但有几个爱好,不管是在台上,还是做寓公,都没放下,因为他不必为爱好“烧钱”。比如下围棋。段总理雇了张国英、顾绥如等一批专业棋手,一个月有的给80大洋,有的给100大洋,由陆军部支付。

下下棋、作作诗,一天也就过去了。吃了晚饭,打麻将是必备的消食活动。上至政商大佬,下至陪他下棋的小伙伴,都是段祺瑞的牌友。这些人陪总理打牌,当然不敢赢,一晚上输个千八百大洋,那是常事。加之段祺瑞是打牌场所的提供者,当了庄家,还能从其他人那里抽一笔“头钱”。段总理如此生财有道,要是说他“不赌”,真“冤枉”了他。

娱乐之余,段祺瑞喜欢通过“牌风”来看牌友的人品。摸准了段的性子,把牌打好,那是有利可图的。傅良佐靠着一手牌技,哄老段开心,被保举为湖南督军。当时段家下人们私下议论:“傅良佐打牌打出一个督军。”

那些将军、总长、富商们高高兴兴地输了银圆,孝敬了总理大人。额外缴的头钱,则便宜了段公馆的小厮们。原来段祺瑞习惯把抽的头钱压在牌桌下,说要自己掌握。其实这钱有多少,他自己也没数。有机会在厅堂里走动的当差的,没事就从里面偷个三五十。不只他们偷,姨太太们时不时也来拿几十。这样一来,当差的更肆无忌惮地浑水摸鱼了。难怪王楚卿大发牢骚:“我想段祺瑞这么大人物,连家里这么点小事都管不清楚,还能把国家大事办好吗?”

武人段祺瑞,不仅爱好文雅,信仰竟也同职业相悖。我们知道,关于段祺瑞,网上还有一个有名的段子,说“三一八”事件后,他到现场长跪不起,并终身食素。长跪这事是子虚乌有的,事发当天,段并没到过现场。至于食素则是真的,但和忏悔没关系。

“三一八”事件发生于1926年,段祺瑞做临时执政期间。而1920年直皖战争失败,他寓居天津时,就笃信佛教,不再吃肉了。听说这位前总理信佛了,大德高僧们为求布施,一个个登门说法,不惜恭维段祺瑞是菩萨转世。老段聪明一世,这时倒也信了这些鬼话。

王楚卿对段祺瑞有很多吐槽,但他承认这位老爷“是个规矩人儿”。第一,他确实不抽大烟;其次,段祺瑞不嫖。

段祺瑞的“姨太太们常常溜出公馆,听戏,看电影,逛市场,招蜂引蝶,他都如装在闷葫芦里一样,毫无觉察”。老段下野后,有一段时间与二姨太到大连度假,天津家里面剩下的几个姨太太就更肆无忌惮了,经常打扮得花枝招展。出去逛张园,划船,天天晚上耍到深更半夜才回来。

(水云间摘自《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3月上 )

猜你喜欢

段祺瑞公馆总理
总理的“大屁蹲”
善意的谎言不能说穿
段祺瑞的宽容
Vanke’s Empire
低情商,易受伤
跟着总理去美洲
山洞抗战遗址群掠影
尚·公馆 耀世登场
旧时公馆风月 无尽牡丹佳期
巴总统总理挺过审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