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李广难封缘由
2015-08-12高博
高博
摘要:“李广难封”既是一个文学命题,也是一个历史命题。自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其立传以来,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感慨悲歌,追根溯源求解缘由。本文从李广身世和与司马迁的特殊情感关系谈起,历数李广一生所经历的战争,并从汉代的军功制度、不可小觑的“数奇”论影响及李广身上包含的性格缺陷等因素方面,全面分析了李广难封的缘由。
关键词:李广难封;数奇;汉代军功
“李广难封”一词出自“初唐四杰”的诗人,王勃所写的传世名篇《滕王阁序》:“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一文。其实最早发出李广时运不济、难以封侯的并非王勃,而是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的汉文帝的感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一直以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提及飞将军李广,不少为之时运遭遇鸣不平。
唐朝文人有“以汉喻唐”的传统,在边庭战事频繁的时代,也催生了一群携笔从戎的边塞诗人群体,他们中很多人都借用李广的文学意象抒发情感。“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独有西山将,年年属数奇。”(虞世南《从军行二首》其一)“吊影暂连茹,浮生倦触藩。数奇何以托,桃李自无言。”(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汉文自与封侯得,何必伤嗟不遇时。”(崔道融《题李将军传》)“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李白《古风》其六)“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陈子昂《感遇诗》其三十四)“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王维《老将行》)。[]
由此可见,李广文学形象在唐代早已深入人心。那么,李广缘何难封,真的只是时运不济、数奇魔咒导致的吗?我认为通过仔细分析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李将军列传》,知人论世,冷眼旁观之后,不难拨云见日,知晓原因。
李广的身世和司马迁的特殊情感关系
《李将军列传》开篇便介绍了李广的身世。将军李广,陇西郡成纪县人。他的先祖叫李信,秦朝时任将军,就是追获了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他的家原来在槐里县,后来迁到成纪。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人大举侵入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为汉朝廷的中郎。李广的堂弟李蔡,也被任为中郎。二人又都任武骑常侍,年俸八百石。
通读传记,可知李广一生经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公元前119年,一代名将“飞将军”李广在大将军幕府自刎身亡,享年六十余岁。李广有三个儿子,名叫当户、椒、敢,都任郎官。李陵是大儿子当户的遗腹子,李陵到壮年以后,被选任为建章营的监督官,监管所有骑兵。他善于射箭,爱护士兵,天子认为李家世代为将,因而让李陵率领八百骑兵。天汉二年(前99)秋天,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在祁连山进攻匈奴右贤王,武帝派李陵率领他的步兵射手五千人,出兵到居延海以北大约一千里的地方,想用此法分散敌人的兵力,不让他们专门去对付贰师将军。李陵已到预定期限就要回兵,而单于用八万大军包围截击李陵的军队。李陵军队只有五千人,箭射光了,士兵死了大半,但他们杀伤匈奴也有一万多人。李陵军边退边战,接连战斗了八天,往回走到离居延海还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兵拦堵住狭窄的山谷,截断了他们的归路。李陵军队缺乏粮食,救兵也不到,敌人加紧进攻,并劝诱李陵投降。李陵说:“我没脸面去回报皇帝了!”于是就投降了匈奴。他的军队全军覆没,余下逃散能回到汉朝的只有四百多人。
单于得到李陵之后,因平素就听说过李陵家的名声,打仗时又很勇敢,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使他显贵。汉朝知道后,就杀了李陵的母亲妻儿全家。司马迁也因为替李陵鸣不平而受到宫刑,随后开始忍辱负重撰写《史记》。可以说,司马迁也是在借《史记》传达自己的抑郁不得志和愤愤不平。据清代李景星在《四史评议》中说:“太史公负一世奇气,郁一腔奇冤,是以借此奇事而发为奇文”。因此,《史记·李将军列传》难免被打上司马迁个人情感的深深印记。
历数李广一生所经历的战争
據《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至莫府,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可以得知,李广一生大小经历与匈奴战争七十余场,然而,仔细阅读发现,李广一生并没有多少漂亮得打胜仗可言。
其一生经历的大的战役有五次:一是“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二是“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三是汉武帝时,“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使大军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四是“元朔六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广军几没,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五是李广最后一次出征,“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结果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
至于李广所言一生对匈奴战斗大小七十余次,文中予以模糊记载。“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可以看出,李广除了刚才列举的五次大的对匈奴作战外,都是一些零星的防守型的作战,这和汉初休养生息、韬光养晦和对匈奴采取和亲的国策有关。李广作为戍边武将,多数时候遇到的是小股匈奴势力的挑衅性进攻,一是不能主动出击,二是即使出击也杀敌不多,因此建立辉煌战功机会不多。
三、李广难封的诸多缘由
李广难封原因已被数不胜数的文人学者分析过。我认为,李广其实作为广为传颂的“飞将军”,已被过多注入了文学意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一)汉代的军功制度是李广难封的根本原因
其实了解了汉代的军功制度,就不难理解李广为何难封了。汉的战功评价制度也是沿袭秦制的。首级、城池、土地和人口是记功的依据,阵亡是记过的依据。匈奴没什么城池,匈奴多数的土地也是无法占领的,从游牧部落掠夺人口更是高难度的工作。所以,一般情况下,首级数与阵亡数之间的差额成了唯一的评价。
从刚才谈到的李广参加的五次大的战役可以看出李广并没有达到封侯标准。初次作战,“杀首虏多,为汉中郎,”但没有谈到数量,按照军功标准只够授予汉中郎官职吧。第二次取得军功是“吴楚军时……”,也就是评定七国之乱时,司马迁也说明了李广未封原因,“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可以说是李广政治上犯了错误。第三次是汉武帝时,一次无功而返,一次“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第四次出征和第三次几乎差不多,一次无功,一次“广军功自如,无赏。”李广最后一次出征时已经年过六旬,这一次一是因为“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导致卫青“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这几次大的战役都未能达到封侯标准,更不必说其余大多数凸显匹夫之勇的战斗了。
(二)不可小觑的“数奇”论影响
以往,人们在谈论李广难封时总是在批评司马迁所说的“数奇”观,认为这不过是司马迁的托词。我认为要对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考察,不能以今人的思维去理解两千年前,刚刚进入封建社会不久,科学文化还处在非常落后时期的人们思想。
先秦时期的道家从“天道自然”出发,主张有“命”,认为人生种种的大事大端无不是命中注定的,并把“命”看成人事的最后决定者。“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儒家天命论也认为有“命”,但不同于自然命定,儒家认为“命”是由一个人格化、道德化的“天”所主宰的。西汉初期大儒董仲舒推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创下著名的天人感应学说。天人学说中的人特指帝王,又称为天子,凡帝王都是受天之命。[]司马迁的思想深受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熏陶,自然在撰寫《史记》过程中自然流露出哪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贾生》诗中有“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诗中说的帝王正是汉初的汉文帝。李广正是生活在文帝、景帝和武帝时期。就连汉武帝也认为李广经历大小对匈战斗没有大获全胜过,除了认为他没有卫青、霍去病的将才之外,也有数奇原因存在。“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应该说汉武帝也是深信数奇之说的。李广失败次数太多,就连自己也对“数奇”命运产生怀疑,“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这一段对话也道出了李广曾犯下的一个严重的杀降卒错误,是其一生不可抹去的道德污点。
另外,列传记载李广三次亲自担任统帅时确实看起来事时运不济造成的。一次是“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使大军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第二次是“元朔六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第三次是“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这三次并没有朝廷的偏见和掣肘因素,因为战争鬼道变幻无常等复杂因素造成的,不能不说是李广时运不济。
(三)性格缺陷是其一生难封的重要原因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古今皆然。从《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课管中窥豹,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可以看出李广给朝廷重臣和皇帝以一种有勇无谋的印象。一次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而“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从这点描述可以看出李广虽然仗义英勇,机智脱险,似乎有勇有谋,但别忘了此时匈奴此时正大军压境,李广作为一军统帅,竟然出发前不知告诉部下自己所往,如果匈奴趁机进攻上郡,大军群龙无首,岂不危哉?
司马迁《史记》中还提到“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李将军列传》一文最后,太史公直抒胸臆“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由此可以看出,李广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爱好也单一,不善于阿谀奉承,甚至连基本的军务文书也能省就省,“莫府省约文书籍事,”同为边郡太守的程不识说李广军极简易,说明他不善于表功邀功。
李广虽然爱兵如子,宽厚仁爱,但其实心胸不是很开阔,甚至睚眦必报。列传中提到李广假公济私杀死霸陵尉一事便是有力证明。“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司马迁叙述这件事时,应该说还是站在客观角度的,汉代时还没有夜市,夜晚为防止匈奴偷袭,城门是不允许随便出入的,况且当时霸陵尉是在醉酒状态,但也算是秉公执法,让李广在霸陵亭下住了下来,不算十分无理。但是李广在几年后还对此事耿耿于怀,在上任北平太守后赚而杀之,实在不是大将风范,授人以心胸狭窄,难当大任之柄。
李广最后一次出征时,“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因为没有说服卫青大将军让自己担任前锋和主攻,而赌气不辞而别,实在不该。对此,文中给出两个原因,一是“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二是“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李广当然不知道第一个原因,认为卫青只是因为公孙敖新失侯原因而故意让自己绕远路,担任辅攻。这也暴露了李广心性耿直、求功心切而不能后的自制力差,急躁失态的弱点。另外,从李广供认不讳的一次斩杀八百降卒一事,可以了解他军事生涯的又一大污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在皇帝心中的形象。
在封建人治时代,也许李广的军功并没有达到封侯标准,但是也不是完全由自己造成的,李广多次担任诱饵和助攻角色,受到一定偏见和限制,我认为这只是部分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李广几次抱怨说自己一生戎马生涯,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想想也是,汉武帝也确实可以看在李广是三代元老,抵抗匈奴尽心尽力的份上,考虑为其封侯,但似乎汉武帝也不想破除李广“数奇”命运的走向。在封建人治时代,李广的悲剧不是第一次,众多“李广难封”的事情很难用制度解释清楚,李广可以说是封建人治时代的牺牲品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