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乐的童年
2015-08-12杜坤遥
杜坤遥
摘 要 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荣格在《心理学与文学》中对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作出了界定,而真正打开心理学与文学的钥匙是童年经验,作家的童年经验具有特殊性,并且为作家和后来的文学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心理学; 文学; 童年经验
一、心理学与文学
近年来,在文学评论中,不少评论家都采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评价和分析文学作品。其中,精神分析学说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荣格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在
他的著作《心理学与文学》中,曾经这样论述过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荣格认为,“心理学作为对心理过程的研究,也可以被用来研究文学。”在这里,荣格肯定了用心理学来研究文学这一方式。心理学既可以解释艺术作品,又可以揭示艺术家。但是作者强调了一点,就是我们只可以借用心理学来分别分析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却不能够直接用艺术家来分析他的艺术作品,反之亦不可。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凭作家的作品来分析作家的个性,也更不能通过作家的个性来解读他的作品。荣格认为这种方式得出的结论不可能是绝对的,因为没有科学的依据,就只能够是臆测或者是碰巧的猜想。
二、打开心理学与文学的钥匙——童年经验
(一)弗洛伊德
在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划分为三个部分: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创作激情和创作冲动,正是来某种隐秘的、见不得人的动机和欲望。那些富于创造性的人,他们的艺术作品正如神经症一样,可以追溯到精神生活中被我们称之为情结的那些环节。而神经症在精神领域里的发病源也就是艺术家创作文学作品的艺术源泉——它们来源于种种情绪状态以及真实的和想象的童年经历。他认为艺术家得不到满足的愿望主要来自童年时期的经验并具有性的色彩。这是弗洛伊德的伟大发现。
(二)荣格
荣格则认为,创作激情不是来源于性欲,而是来源于崇高理想和伟大抱负,但是这种抱负是先天就植根在无意识深处并从那儿获得全部力量的。然而,艺术家必须要为创作激情的神圣天赋付出巨大的代价,心理能量的强大,导致个人生活方面的低能。艺术家的自恋,就类似于私生和缺少爱抚的孩子一样,他们由于周遭环境的影响,不得不从年幼娇弱的时候就学会保护自己,从而发展处各种不良品行。而这钟“毫无爱恋的作践蹂躏”最经常发生于那些处于离异的家庭之中,不难发现,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是在父母离异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像卡夫卡,巴尔扎克,波德莱尔等不胜枚举。
三、童年經验的特殊性
从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学来分析一个艺术家的方式和角度又很多种,为什么打开这扇大门的偏偏是童年经验,而不是其他类别的经验呢?
(一)童心即诗心
童心即诗心童年经验之所以会成为作家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正是因为它与诗心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首先,童心与诗心在真诚性上是相同或相似的。儿童仍处于未受世俗教化的时期,他们的心还没有被束缚,所以言行皆直接从心而发,具有极大的真诚性。其次,儿童的“我向思维”与作家的移情作用是相通的。儿童早期的我向思维即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万事万物。而移情作用也是如此,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最后,儿童的幻想和作家的创造性想象相似。儿童的想象也许是稚气的,可笑的,但是在自由性这一点与作家的创造性想象是相同的。
(二)缺失性经验
童庆炳先生在《现代心理美学》一书中,将童年经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丰富性经验,一种是缺失性经验。而童年经验作为创作的动力主要指的是缺失性经验。缺失性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或者物质匮乏,或者精神受到摧残而抑郁,抑或是二者皆有。童年的缺失性经验之所以能够转化为强大的创作动力,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缺失性经验要求在成年时期得到补偿。其次,童年的缺失性经验能够激发作家的想象力,鼓舞作家的热情。
四、童年经验的影响
童年期是人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定型时期。童年时期是个体心理发育的一个关键时期,它的状态直接影响着成年期、老年期。对一个作家来说,童年经验对其人格的形成、作品的风格特征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影响方式上来看,可以将这种作用分成三种:第一,童年经验直接影响着作家人格的形成,独特的童年经验也造就了以后创作时视角的独特。第二,童年经验内化为一种心理定式,形成今后创作中的一种“底色”。第三,童年的所见、所闻、所感以一种材料的形式直接见之于作品。
正如弗洛伊德做出的解释,艺术创作正是来自于人们被压抑的潜意识,而童年经验中孕育着很大一部分的潜意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就像一把钥匙,可以帮我们一层一层地解开作品和作家创作的迷雾,使潜意识或者无意识露出表层地面,展现于人前。而这种潜意识的开发,对后来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意识流文学和未来主义文学的创作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奥地利的茨威格以及中国的王蒙都是受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进行的小说创作。至此,童年经验成为一种独特的视角,使心理学与文学以微秒的方式展现同一事物,就像我们欣赏艺术作品并真正领会到艺术家本人的感受时那样。
参考文献:
[1]荣格.《心理学与文学》.译林出版社,2011.
[2]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3]李贽.《中华思想经典: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2011.
[4]刘勰.《文心雕龙》.中华书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