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翰·济慈《秋颂》的主题浅析

2015-08-12彭洁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济慈约翰

摘要:约翰·济慈是英国著名的抒情诗人,擅长于颂诗的创作,其诗歌《秋颂》是具有代表性的颂诗之一,这首短短的抒情诗,它集晚秋的景色、形态和声音于一体,给我们一种美感。然而,秋天的美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折射出诗歌中的易逝性主题。

关键词:约翰·济慈;《秋颂》;易逝性

约翰·济慈 (1795 - 1821) 是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浪漫主义运动的主要人物。在他的诗歌《秋颂》中,全篇不仅充斥着万物之间的完美搭配,而且诗词字里行间承载着崇高的美。诗人生动地描述了秋天,即雾和成熟结果的季节,还表达了诗人对收割过的田野的羡慕情感及那种对宁静与温暖景象的渴望。Helen Vendler评论济慈的《秋颂》是“一个广阔的自然象征,季节本身是短暂的,与其美景不能长存不谋而合。”[2]

一、创作动机

1819年9月21日,济慈在一封写给他的朋友的信里描述了他的经历:现在是多么美丽的季节啊!空气多么得好!温度多么得适宜!…… [1]

显而易见,济慈受到了极大地鼓舞与感动,这种感觉来源于秋天短暂而强烈的美。他沉浸在这美丽的世界里,获得了太多的快乐和放松。或许,创造这首杰出的诗歌的动机之一是想让美好的事物长存,让快乐的感觉保持。因为济慈清楚地知道美丽的风景和伟大的幸福都是短暂的,易逝的,不可能长期存在。

易逝性,也称之为无常,意味着事物的变化无常。它关注人与事物的有限及终有一死的本质。它呈现并讨论与时间的威胁,衰落的感觉联系起来,激动地庆祝生命的丰富和美丽。意识到易逝性会让生活更珍贵,爱更强烈,美丽更深刻。在接触死亡时,易逝性总是显示出大强度的经验和提高生命的价值。死亡是人们最害怕然而令人沉思的问题,“死亡是生命的回馈”,济慈如是说。

二、延迟收割

我们发现《秋颂》是一个过程和停滞的结合,济慈称之为“驻扎”[3], 这是济慈的诗歌常常所向往的。

每一节诗歌都集中于描写占主导地位的方面,甚至是描繪秋天的原型,但尽管这样,诗歌承载并吸收了其相反的方面。总体而言,第一节的主题是成熟,描写万物在“催熟万物的太阳”之下其增长达到极致。雾霭的季节,果实圆熟的时令,跟催熟万类的太阳是密友;同他合谋着怎样使藤蔓有幸挂住累累果实绕茅檐攀走; 让苹果压弯农家苔绿的果树,教每只水果都打心子里熟透;教葫芦变大;榛子的外壳胀鼓鼓包着甜果仁;使迟到的花儿这时候开放,不断地开放,把蜜蜂牵住,让蜜蜂以为暖和的光景要长驻;看夏季已从粘稠的蜂巢里溢出。

秋天是收获的最佳时节,使万物继续成熟直至几乎难以承受的强度。万物都已经熟透,准备被收割。苹果变得如此众多,它们的重量已经压弯了树枝;葫芦变得膨胀,榛子变得饱满。但为什么没有收获呢?收割机为什么不采取任何行动收获呢?答案是,收割机或者更确切的说,诗人处于一种延迟状态。济慈完全意识到如果让收割机进行收割,那么,秋天美丽的场景便会瞬间消失。这样的延迟无疑是防御秋天易变性的一种迹象。

三、时间流逝

通读诗歌全篇,我们能感受到时间流逝的迹象。时间的流逝,万物的易逝性,本身就是《秋颂》一个明确的主题。

诗歌的开篇,我们略微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夏天充满了蜂巢,天气依旧如此温暖,鲜花盛开。它仍然是夏天,但已经是夏末,鲜花被称为繁花盛开的晚期,这使得蜜蜂觉得温暖的天气永远不会结束。

诗歌第二节的暗示更加明显。万物在第一节中处于成熟的过程,但现在一切都已经成熟,并且等待被收割。我们可以感受到对于秋天的矛盾情感:不愿意但不得不收割。这种矛盾的情感在最后一个场景体现地最为突出:秋天是“像拾穗人越过小溪,你昂首背着谷袋,投下倒影, 或者就在榨果架下坐几点钟, 你耐心地瞧着徐徐滴下的酒浆。”[4] 在这里,“渗出”很明显地象征着时间在流逝。

最后一节中,收获已经完成,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事物的易逝性,与第一节形成了鲜明地对比,这也进一步强调与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这首诗从温暖的夏末开始到寒冷的冬天结束,这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循环。

四、结语

在这首诗歌中,时间从未停止,随着时间的流逝,万物不断地变换着。未来损失的感觉弥漫这首诗,有悲伤的季节的创造力,万物都似乎意识到即将到来的黑暗。所有的这些表达了忧郁的感觉,更确切地说,易逝性是这首诗的深刻主题。

参考文献:

[1] A. A. Dixon. Ed. John Keats, The poetic works of John Keats. London: Collis Clear-Type Press, 1983.

[2] Vendler, Helen. The Odes of John Keat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3] 济慈. 秋颂[A]. 英国诗选[C]. 王佐良编. 查良铮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

社, 1988.

[4] 翁宏宇. 济慈颂体诗主题浅释.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8.

作者简介:彭洁 (1987-),女,湖南武冈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济慈约翰
电影《明亮的星》中女性主体芳妮与济慈作家形象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千件羽绒服温暖黑龙江困难退役军人
约翰·纽伯瑞:儿童文学之父
济慈的死亡哲学观
约翰·科林斯
Count Them Tomorrow Morning
西班牙广场26号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评约翰·济慈的人生苦旅
新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