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我教育浅析

2015-08-12甘珣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思想

文/甘珣

自我教育是一种为世界各国教育学界高度推崇的学生教育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自我教育是个体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对自我提出任务,把自我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等方式,提高和完善自我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大学生自我教育旨在尊重学生个性和成长规律的基础上,遵循“一主三辅”(即学生主动实施,学校学院支持体、政工干部辅助体、社会家庭配合体)的教育模式,构建“完善自我意识”、“实现自我管理”和“推动自我发展”这条循序渐进的培养路径,力求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015 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必将更加渗透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要进一步大力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引导学生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互联网+”时代要求更加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自我教育

1、这是由互联网特征规律决定的

一是现实性。“互联网+”时代,各种移动终端等已成为信息主要的媒介渠道,互联网成为大学生普遍使用的信息媒介工具。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人的延伸”。网络媒介不仅“延伸”大学生的感官系统,更“延伸”其思想与见识,这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自我教育提供了现实性。二是必要性。互联网资源丰富、环境宽松,加之当前监管相对薄弱,客观上为西方价值观和低俗文化提供了传播的土壤,对社会主流价值观造成一定冲击。大学生甄别信息能力较差,若缺乏正面引导的容易出现思想上的偏差,因此,网络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势在必行。三是可行性。网络资源丰富,交往言论较为自由,已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生活方式。因此通过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容易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和参与。

2、这是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决定的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不够适应,形式化、表面化、灌输式较为严重,教育内容单调,学习方式机械,以他律代替自律等,这些都是忽视大学生主体性教育,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自我教育的表现,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也难以起到引导学生自发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作用。因此,要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必须大力推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在自我教育的引领下调动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

3、这是由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决定的

大学生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特殊年龄阶段,其人格特征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自我教育提出了迫切的客观需求。一是当代大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与独立精神,具有远大理想与创新精神,敢于实践探索。而网络丰富的资源和轻松的环境为他们利用网络探索真理,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提供了可能。二是当代大学生对未来具有美好的期望与憧憬,但他们的心理素质往往还不成熟,抗挫能力差。在离开了高中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而网络恰恰可以为这些需要慰藉并重塑信念的大学生提供精神家园。三是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网络时代,能够熟练使用网络社交媒体的同时也造成了现实沟通能力的退化。因此,“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一步强化其主动参与性,将互联网作为自育教育的重要平台。

二、构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势在必行。结合我国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一主三辅”,立足高等教育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按照学生“完善自我意识”、“实现自我管理”和“推动自我发展”三个由低到高的层级,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

(一)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

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三个维度中,自主性是初级维度。唯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喜闻乐见的引导形式,激发其对自身价值的自觉和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培养社会责任感,才能促进其主体意识的良性发展。“自主性”一词是指“自己成为自己行动的主体,不依赖他人 (有时排除他人的干预)自由地作自己的判断、主张和行动”。其中,“自主性中的‘自’,既是‘自己’,也是‘自我’,具有自主的意义”。“自主中应当成为‘主’的是自我,自我把握了主权,方才会产生真的自主性。”具体而言,就是指大学生自主认识到网络是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重要媒介,对网络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理念、模式和途径有着明确清晰的认识。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萌发但心理又不成熟,承受着各方面压力又缺乏甄别能力。

1、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自育环境

(1)积极塑造网络主流价值观

国家和社会要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重要意义。既要从正面积极引导,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又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媒体工作者职业素养。努力为大学生培育网络思想政治自我教育主体意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引导作用

学校要通过改善课程设置、广泛开展相关活动的方式积极引导,吸引学生投入网络思想政治自育活动中。家长也应该改变对网络“妖魔化”的认识,认识到网络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影响,配合学校引导大学生认识网络思想政治自我教育重要意义。

2、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意识

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举办专题班会等形式,使大学生认识到自我教育是尊重自身主体性地位,自觉提高网络信息意识和伦理意识,正确认识到网络是可以利用的优良平台,杜绝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行为。科学掌握网络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举措,利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宽松的学习环境、便捷的交流渠道来开展思想政治自我教育。

(二)建设有力的工作队伍,实现大学生自我管理

作为理性的社会实践者,人总是在自主性认知的指引下,带着主观目的和情感改造客观世界,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工作中,能动性处于自我教育的中级维度,它是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以实现的基础,具体体现为大学生围绕思想道德素质方面,通过网络开展自我设计、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协调等自我管理行为,最终实现自我价值,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对学生的正面引领

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是大学生身边的榜样,言行核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修养的锤炼,做好示范者与引路人。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卢和秋通过微博平台发布作业,让学生在微博上学生完成作业,并在微博上加以点评,提高学生对网络发言的重视性,加强学生的网络自我管理。该院的年轻教师陈天依通过微博签到的形式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晨练的积极性,将线上互动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些都是很好的典范。

2、加强学生群体队伍建设,强化对学生的凝聚引导

加强学生网络群体组织建设,凝聚学生群体,引导学生自发建立虚拟社区,搭建网络自我教育和现实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生生活园区为单位建设虚拟网络社区和现实社区,学生通过虚拟网络社区开展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相关话题讨论,策划有关主题的线下教育活动,对相关活动的策划方案展开投票,并在线下现实社区中组织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活动。

(三)打造优质的网络平台,推动大学生自我发展

自我发展是学生自育的最终目标,其核在于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推动自身创造性发展。创造性发展包含了创新精神培养与创造型人格的创造。创造性是学生自育的最高级维度,是建立在认知能动性基础上不断改造客观世界,促进主体自我全面发展的最终实现。学生创造性发展主要是针对创新精神和人格品质塑造开展的德性、柔性教育活动,属于思想观念范畴对认知的改造,无法通过外在形式予以作用,需借助专题网站、视频学习等物质平台。只有大力建设网络平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并引导学生自觉提升,才能实现学生在创新精神人格方面的有效提升。

1、完善政府官方网络平台体系建设

目前官方主流的网络教育形式单一,学生普遍抱有抵触情绪,需要我们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体系,吸引学生。在教育的内容上,除了传统的理想、信念、道德之外,还应增设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和人格培养等关键内容;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典型对于自我教育的积极作用。将QQ、微信等学生常用的社交工具作为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重要渠道,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吸引他们通过自发的阅读新闻,观看视频等行为获得收益。

2、完善高校媒体平台体系建设

(1)加强学生创新精神自我培育平台建设。推行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通过网络申报立项制度,引导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开设学生自育课堂,由具有学术科研、创新创业等特长的学生向普通学生担任教师,通过网络面向普通学生讲学,并将教学视频上传至校园网和学生社交群中,引导学生增强创新精神。

(2)加强学生民主意识自我培育平台建设。在完善传统的网络校长信箱、部门信箱同时,创办学生与学校互动交流信息的网络渠道,如创建校园app平台手机客户端。校园app大致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定期向学生推送学校建设情况,培养学生关注学校和自身成长的意识;二是学生能够通过校园app发送对于学校相关部门或领导的建议,实现学生和学校的无障碍沟通;三是通过校园app随时参与校“十佳大学生”等活动的投票,培养同学们的民主意识;四是评价学生在一学期内通过校园app参与投票、视频观看、理论学习、建言献策等行为,考核结果可纳入学生的学年考核。

(3)加强学生人格自我养成平台。针对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学生诊疗”的传统错误认识,以及心理困惑学生不敢直面专家的心理,通过网络匿名咨询的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完善学生自我教育平台体系建设

(1)建立学生网络组织,打破专业年级生活园区等界限,鼓励同学们按照兴趣爱好组件一批以网络思想政治自我偶遇为目标的网络组织。围绕主流价值观通过各种社交软件网络社区进行讨论交流,视频观赏等活动。

(2)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作用与优势。使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通过众多学生集体转发,短时间内扩大受众范围;引导学生通过手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自我调研等活动,使得学生自发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1]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甘珣.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自育模式研究 [J].湖北社会科学,2013,(12)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4]钟启泉.西方教育原理 [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互联网+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