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论
2015-08-12赵茵茵
文/赵茵茵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从“大思政”视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贯穿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方面,体现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分析
近些年,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大高校做了大量工作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形势、利益观念发生变化,这些都影响着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笔者以浙江树人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500名学生为样本,进行了调查问卷。根据统计分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总体上是认同的,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
1、一元主导与多样需求的矛盾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活跃,积极性高,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有着强烈的价值诉求和多样价值选择理念。但由于大学生知识水平、辨别能力、分析能力不统一,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明显趋向功利、实用主义。通过调查,学生对“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发展”、“有责任感”、 “关心他人及社会”等问题认同度高,但在问及“是否愿意学成回国”、“怎样看待拜金主义”等问题时,答案不再是统一标准,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势和实用主义较为明显。而有些高校在培育过程中,不够尊重差异,不够包容多样,从而导致了“一元”和“多样”的割裂。
2、理论灌输与实践固化的脱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是一个从表层认同至深层认同的过程,也就是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到行为认同的过程。据调研结果显示,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仍然主要集中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期通过灌输说教达到培育目标。尽管长期的学校教育使得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上是认同的,但是理论认同并不意味着情感认同,更别说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有82.8%的同学认为“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是人与人交往必须要恪守的基本准则”,但诚信要求在实践上的选择却差异较大,有46.5%的同学认为“作弊可以理解,自己也偶尔为之。”学生往往对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是被动接受,由此出现了“知”、 “行”两张皮现象。
3、高校主导与合力推进的割裂
尽管大学生的大部分生活、学习和教育等都在学校内部进行,但是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等因素也影响着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接受和传播信息的主要平台。据调查显示,96.5%的学生通过新媒体来获取信息,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青年群体,也逐渐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正因为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隐蔽,所以也成为腐朽、反动思想的新鲜传播途径,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严峻挑战。
二、“大思政”教育理念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关联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而在其培育过程中引入“大思政”教育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发掘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针对背景多样性、个性差异性的大学生群体做出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从而使大学生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1、彰显主体价值需求,凸显人文关怀
“大思政”教育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和思想情感,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青年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多方面的需要,以最大的价值认同为出发点,使主要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人的需要、自由个性和思想道德素质等人的本质和特性全面发展。
2、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构建长效机制
“大思政”教育理念倡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致力于推动思政理论课程建设,提升思政理论课育人功能;致力于改善管理服务建设,使教育引导效果更好;致力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使文化育人影响更深;致力于拓展实践基地建设,使实践育人作用更大发挥。
3、整合各类育人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大思政”教育理念不仅要求广泛整合各类教学资源,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新模式,而且要求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育人合力,让德育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说教式”转向“实效性”,从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脑”、“入心”。
三、 “大思政”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构建
1、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首先要不断地整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根据课程的特点,有侧重的讲授,提高教育效果。其次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主题演讲、宣讲会、辩论赛,在课堂中运用情景讨论、案例分析、对话参与等教学方法。
2、拓展多维实践的育人效果
实践是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化为自身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校内实践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文艺汇演、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实践活动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要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将暑假、寒假等社会实践活动与平常授课内容相结合,形成完善、系统、科学的教学机制,同时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走进乡村、扎根基层、深入企业,大胆实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受和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关注教育环境的氛围熏陶
环境是高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更是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土壤。一是要打造景观文化,加强校园人文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创建优美且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要塑造精神文化,充分利用校报、学报、广播站、文化长廊等校园传媒,构筑定位精准、功能互补、弘扬正气的宣传格局;三是要繁荣活动文化,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传统纪念日、校庆等重大事件,开展爱国爱校教育,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4、重视大众传媒的渗透传播
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善于利用积极因素,多渠道多途径推进。首先要运用新媒体手段,拓展网络阵地,把大学生经常登录的主流网站打造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培育阵地,用微博、微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制作原创微电影、微音乐、微课堂、微软件。其次要掌握网络舆情,引导网上舆论,培养一批“舆论领袖”,对大学生群体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给予及时回应,正确引导。
5、完善教育合力的联动机制
教育是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以高校教育为主导,家庭合力教育、社会拓展教育为依托的教育网络,努力形成全社会协调统一,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合力并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机制。高校应该发挥沟通、联系的纽带作用,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构建“家校联动”校园。同时,也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积极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各种优秀民间组织取得联系,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机会和平台。
[1]郭建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冯刚.德育新视野 [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3]储德峰.试论高校“大思政”教育模式及其构建——以上海政法学院为例[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4)
[4]杜伦芳.整体视野下“大思政”教育模式构想[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9)
[5]叶锦文.构建校本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思考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6]李振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
[7]刘会亭,李春梅.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3.(189)
[8]冯刚.着力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J].高校理论战线,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