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艾米丽·狄金森 “死亡”主题诗歌中的意境美

2015-08-12熊国芳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狄金森艾米丽死亡

摘要: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题材广泛,其中以“死亡”为主题的诗歌就占了他所有作品的三分之一。本文试图从她的人生经历入手,探讨她钟情于“死亡”主题的原因,并分析其死亡主题诗歌中的体现的美感----诗中描述的死亡之意境美,从而解读其诗歌中独特的“死亡”魅力, 探讨作者对待死亡的态度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感悟。

关键词: 艾米丽·狄金森;诗歌;死亡美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是美国十九世纪伟大而富有影响力的诗人,她的一生短暂而神奇,创造大量的优美诗歌。在其生命的最后二十多年里,她离群索居,且终身未嫁,于非凡的孤独中以诗歌的方式演绎了一个隐世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对自然的热爱,对成功的向往,对死亡以及永生的诠释。在其一千七百余首诗稿中,有六百多首从心理、情感、生理 等层面描述了诗人对死亡的想象和感受。在其死亡诗歌中,狄金森用极其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思想对于死亡这一主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刻画出不同凡响的死亡意象, 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神秘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解读她的“死亡”诗歌,让人感受到的是面对死亡的坦然美,以及通往“死亡”途中的的美好意境。本文试从狄金森的生活经历,解读她钟情于“死亡”诗歌的原因,以及“死亡”主题在她诗歌中的独特魅力。

一、死亡诗歌形成之主要原因---孤独与绝望

狄金森青睐死亡主题,与她的身世不无关系。她出生于一个清教徒家庭,父亲是当地著名的律师和虔诚的基督教徒,而她所在的阿默斯特镇更是一个宗教气氛非常浓厚的地方。狄金森全家除她之外,都是上帝虔诚的信徒。自中学时代起,她就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后来她不仅渐渐远离教堂, 在给朋友的信中还以超然的态度来评判上帝的虚伪和残忍。在当时, 这种对上帝的叛逆无疑是一种离经叛道之举, 她本人也被完全看作是一个 “女疯子”。

少年时代的艾米丽也曾经是个天真快乐的小姑娘。上学的时候,她机智灵巧,善于模仿,写作很优秀,也很用功,成绩也很好。她学的科目也十分丰富:数学,化学,天文,修辞,生理学,古代史,文学,无所不包。17 岁时, 狄金森被送到后来成为美国第一所女子学院的Mount Holyoke Female Seminary。由于不肯顺从信仰的大潮, 她只在学校呆了一年便打道回府。对于上帝, 狄金森的态度是矛盾的: 她渴望投进上帝的怀抱寻求庇护, 但同时她又清醒地看到上帝的无能;在现实生活中,她渴望爱情,而爱情却一次次离她而去;她向往成功,可她的诗歌不被当时的主流社会认同,因此收获的总是失败和打击…. 茫茫人世,她不知该求助于谁, 她深爱她的父亲,但是,父亲永远不在家:他忙着他的公务和社会公益事业,对家庭的贡献主要是经济供给,而不是感情支持。渴望得到母亲的呵护,而艾米丽的母亲胆小怕事,没有主见,无法和丈夫和孩子交流,且身心都不健康,长年忧郁,永远充满了对死亡的焦虑。加之艾米莉本身天性十分敏感,性格也十分复杂:她既胆小怕事、服从、柔顺,又强硬、直率、独立、争强好胜……在爱情与现实、幻想与生活、精神与感觉的矛盾中,她的的确确是个现实生活的失败者。种种矛盾和失望使她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失望、抑郁和压抑,也促使了她的与世隔绝。狄金森像茫茫大海上一叶单薄而又孤独的扁舟,孤独无助,这种矛盾的挣扎时时反映在其生活哲学及诗歌当中。她也不知道为何活着------为了俗世的生活,还是死后的天堂?现实的孤独与失落促使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展望死亡之后的美景,期冀天堂里的美好,期望在另一个世界里,现实的苦闷能得以解脱,生活会更轻松一些。这些因素促使她向往死亡,钟情于死亡主题,用死亡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诗歌中升华自己的灵魂。

二、“死亡”主题诗歌中的意境美

独特的死亡意象和想象是狄金森诗歌最大的特点之一,展示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人人都不知道死亡到底是什么样,但是,她能把最抽象的死亡这一概念变为具有人格与感受力的介质。她利用感官经验与心理状态状态描述,运用各种意象将虚幻,动静相结合的方式,为读者描述出栩栩如生的死亡意境,刻画出动静相宜、唯美动人的死亡场面(勾淼,2010)。在诗歌“I heard a Fly buzz:when I Died”, 中,我听见苍蝇嗡嗡叫/ 当我死时

我听见苍蝇嗡嗡叫———

当我死时 屋里一片沉寂 恰似空气的凝滞——

作者将自己变成了死亡的体验者, 描述了死亡的瞬间,成功地描述了死亡来临的那一瞬间死者的一种主观意识,从而打破了以往对于死亡“无意识”的肯定。 诗中对死亡的体验描写得奇妙无比、不可思议,她充分想象,想象着她正在离世的过程中,亲人们的忧伤,用苍蝇的嗡嗡声反衬出屋内的寂静无声。这只苍蝇从最初在寂静无声的房间里嗡叫,到最后不稳定的、断断续续的叫声,再到最后声音的消失。这个过程的描写是为了反映诗中奄奄一息的人是怎样从有意识、有知觉的状态,进入到无意识、无知觉的状态,这也意味着死亡的真正来临。随后,诗人的意识和知觉逐渐衰微,苍蝇的声音、形状及颜色都消失在诗人的眼前。诗人将颜色(视觉)和声音(听觉)两个意象结合为一个,巧妙而自然地描述了人死以前那种心智迷惑和混乱的意识形态。在整个描述过程中,诗人一直保持客观冷静、不动声色的状态,带给读者以死亡的理智体验,从而在读者的思维中构成“死亡”的完整过程想象,不为人所知的死亡过程被栩栩如生地完整记录下来。

在另一首诗歌“I felt a Funeral in my brain” (我感觉一场葬礼,在脑海里中),

在这首诗中,作者同样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描述出死亡的意境美。在这首诗歌中,作者本人成了一个处于弥留之际的“死者”, 从容地去感觉死神的降临,感受着周围的一切:哀悼者沉重的脚步声,像是踩在她虚弱的神经上,像鼓声一样沉闷的祈祷仪式传入她的耳朵。然而,周围所有的这些嘈杂声与渐行渐近、沉默无声的死亡构成鲜明的反差,而“死者”的大脑也开始“越来越麻木”,渐渐失去意识 。随着装着她尸体的棺材被抬起,作者又有了一些意识,而后, 终于“坠落、坠落”,直至到了“另一个世界”, 慢慢失去意识。整个过程栩栩如生,细腻完整,把死亡的过程描述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三.结束语

狄金森把死亡的阴森恐怖转化为艺术的美,像长空皓月把皎洁的光芒普照大地,给苦难的人生披上如梦幻似的美。 诗人的“死亡 ”主题诗歌中,时时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死亡像黑暗,但却是黎明前的黑暗,是为了等待黎明的到来而必须经历的过程。死亡在狄金森的眼中不再阴郁、无情,也非心灵中的阴影,它的到来不再是人生的最后终结,而是迈向永恒的开始。人生由生到死的过程就如一次美好的旅程,一路欢快,通向终点。诗人通过对死亡意识及场景的描述和对死亡意象的构画, 在诗中创造了一个新的意境层面:人不再被死亡所征服,坦然面对死亡,就是最美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Sewall,Rickard B. The life of Emily Dickinson[M]. Cambridge, Mass: 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Pxxiii.

[2] Thomas H. Johnson,The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 [M]. 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1958,Vol. 2,P. 408.

[3] 勾淼,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意象之美[ 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13 期 P127.

[4]薛玉秀,论艾米莉· 狄金森的死亡美学[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10) P39-40.

[5]翟妍,艾米丽·迪金森诗歌中的激情———对自然、爱和死亡主题的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1 )P56-58.

[6]朱莉.对艾米莉﹒狄金森生死心理的现代阐释[J].国外社会科学, 2009( 3) .

作者简介:熊国芳(1977-),女,汉族,陕西商南人,硕士研究生,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英语及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狄金森艾米丽死亡
你穿得真好看
《艾米丽在巴黎》宣布续订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与狄金森一起尝试思考
我的朋友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
没落贵族的挽歌——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身体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