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呐喊
2015-08-12冯宪思
冯宪思
摘要: 巴勒斯坦作家格桑·卡法尼以现实主义与西方意识流的表现形式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向人们展示了巴勒斯坦难民生活的悲惨境地; 揭示了巴勒斯坦人民失去家园, 颠沛流离, 饱尝艰所后所表现出来的痛苦、绝望、迷茫与不理智。作者欲通过小说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呐喊,号召人们冲破现实的束缚,参加斗争,努力恢复自己民族的合法权利。
关键词: 现实主义;意识流; 呐喊
《阳光下的人们》是桑格·卡纳法尼于1963年根据其在科威特的生活经历创作出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文章通过三个不同年龄、相同遭遇的主人公的悲剧,来展现出巴勒斯坦人们流离失所,痛苦、绝望的困境,以及向往家园,改变命运的人生追求。该文章运用了大量的艺术手法,脍炙人口,被公认为当代巴勒斯坦里文学史上具有程碑意义的作品。
一、现实主义与意识流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格桑卡法尼在创作阳光下的人们时,采用的是现实主义与意识流相结合的手法。阳光下的人们充分反映了人物的现实生活, 真是描写典型人物,注重描写典型人物的内心世界。从现实中获取素材并进行加工、组织、润色与整理,创造出一个更加清楚的全新世界。
格桑卡法尼用意识流的手法来展示四个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内心独白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在一起,以人物内心与行为细致的描写紧紧地把读者吸引, 让读者与人物一起着急,一起心跳,一起伤心,一起流泪。正如罗琳教授所说:“《阳光下的人们》完全没有泛性欲的心理描写, 凸现了在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上东西方在社会道德规范方面的差异。《阳光下的人们》中虽然也有潜意识的表现, 但却突显了把人作为理性支配的人与生物本能的人的东西方差异。《阳光下的人们》人物的意识流动源于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感觉, 突显了卡纳法尼的马克思唯物史观。心灵之感与自然之象的融合。西方意识流面向内心, 而卡纳法尼的意识流则消融了内外界限,内心与外界交融为一。情节的发展与情结的开始相交织,卡纳法尼的意识流小说采用了情节与情结相结合的双线复式结构法。”他用3 位主人公的悲惨结局告诉人们: 没有国家的人,只有贫穷、痛苦与死亡。该故事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 故事结尾司机发出“ 你们为什么不敲, 你们为什么不敲?”的呐喊,这一呐喊不仅是对三位主人公的呐喊,亦是作者对巴拉斯坦同胞的呐喊,号召巴勒斯坦人民勇敢起来,团结起来,与犹太复国主义斗争到底。同时,这一呐喊激起了全世界善良的人们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 对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支持, 对巴勒斯坦武装斗争的理解。
二、巧妙运用象征手法
象征是利用物质表现形式来暗示某种抽象的概念。事实上, 人们常说的暗示便是象征的关系。作者将小说取名为《阳光下的人们》,本身就含有深刻的寓意。阳光下生活着的人们本该是幸福的,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文化观念也会随之出现差异。阿拉伯人的文化观念中,夜晚是最让人喜欢的。炎热的沙漠气候造就阿拉伯人喜欢在夜晚谈天说地。作者将这里的阳光定格在8月,此时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在这里,桑格·卡纳法尼似乎在告诉我们:此时的巴勒斯坦人们正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他们备受折磨与煎熬。此外,文章中经常出现一只在高空漫无目的盘旋的大鸟,它很孤独,很无助。这只鸟就像我们的主人翁,它漂泊着,它孤独着,它流浪着,也像此时的巴勒斯坦,它无助,它迷茫。
三、最后的呐喊
小说结尾通过司机之口问道: 你们为什么不敲? 你们为什么不喊?事实是他们不可
能敲, 也不可能喊。他们是一群无知的人, 一群麻木的人。他们选择的是错误的方向。从
他们钻进水罐车的那一刻起他们的悲剧命运就已开始, 他们踏上了一条没有前途的绝路。此时也是作者本人发出的呐喊; 是其与现实斗争的呐喊, 是其对巴勒斯坦人民站起来反抗来收复祖国、重建家园的呼唤。
阳光下的人们向读者展示的正是这样的一种社会问题;巴勒斯坦人民长期过着悲惨的难民生活,他们逐渐被边缘化,战争的苦难让他们最起码的生存都难以得到保障,他们变得麻木,变得越来越困惑。
阳光下的人们向我们讲述的是一个悲剧故事, 作者要用他的笔告诉世界人民,失去了土地、家园的巴勒斯坦难民,流落四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他们一刻也没有忘记故乡的天空、白云、山川、田野、橄榄树……这是他们生命价值所在以及毕生的追求。同时,通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巴勒斯坦难民的苦难生活, 使世界对巴勒斯坦人民产生深深的同情。
参考文献:
[1] 周烈.求生的哀歌——《阳光下的人们》评析[J].外国文学,2003.(1).
[2] 庞博.《阳光下的人们》象征手法的运用[J].现代语文.2013.
[3]罗林.求索中的战士和《阳光下的人们》[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年第6期.
[4]刘登东.格桑·卡纳法尼及其《阳光下的人们》[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