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以后文学史中的“鲁迅”
2015-08-12孙雅静
摘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家,鲁迅在各个时期的现代文学史编写中均占有相当的分量。对于不同的文学史编写者,如何通过相关资料的组织呈现鲁迅的生平,如何通过作品的推介和分析呈现其文学成就,如何界定鲁迅在文学和思想史上的总体地位,最终指向的不单单是鲁迅这一作家个体,而是整个文学史编写背后特定时代的文学观念、审美心态、意识形态等一系列核心问题。本文拟从史料选取和编排、鲁迅生平叙述、作品推介和分析、总体评价和历史影响等几个方面入手,浅谈90年代以后这段历史时期现代文学史写作中的“鲁迅”,并借此“触摸”鲁迅形象背后的那个时代。
关键词:鲁迅 ;现代文学史;多元
当文学作为一种生产,并通过媒介将写作者、作品与接受者联系起来之时,文学史编写的特点也势必会发生一个质的变化:即从80年代那种注重文本内部研究模式转向更加重视作品、文本的外部研究模式。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应运而生。正如在吴福辉文学史的自序中所说:“本书将一切与文学作品、作家发生关联的现象,均置于历史变动的长河中。文学作品的发表、出版、传播、接受、演变,得到了特别的关注。文学形成的人文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重视。文学中心的变迁,作家的生存条件,他们的迁徙、流动,物质生活方式和写作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的关节点得到尽情展开。社团、流派的叙述,与文学报刊、副刊、丛书等现代出版媒体的联系,紧密结合,更加接近文学发生的原生态。”因此,此时对于鲁迅的研究与论述与80年代相比有了明显的区别。编者更加关注了鲁迅作品在发表、转载中的情况,以及作品在文学报刊中的地位与影响。
《发展史》中,编者并没有将鲁迅的生平做一个集中的介绍,而是在介绍“海内外对文学革命的酝酿”中,将鲁迅作为其中一个人物,与钱玄同、周作人等人一起做了介绍。同时,吴福辉版的文学史打破了前期以文学史发展的时间为框架的编排模式,代之以“孕育新机、五四启蒙、多元共生、风云骤起”四章。将鲁迅放置于“五四启蒙”一章中进行论述。在这一章中,共分11节。除了第8节是对鲁迅“《阿Q正传》的传播接受史”的集中论述,鲁迅其余作品都分散到各个章节中,与其他作家一起构架了那个时期独特的文学风貌。如将《故乡》划归到第十节“早期乡土文学对农民与地域的发现”中去,将杂文放在“语丝、闲话和文学白话体”一节中。这些编排方式的调整与改变都体现了吴福辉版文学史的独特风貌。
若将关注点之于对鲁迅具体作品的叙述中。首先,吴福辉本人也多次提到,他的文学史是一部:接近文学发生原生态的文学史。例如,80年代的文学史中,《阿Q正传》主要集中于对其文本思想性、艺术性的论述。而90年代吴福辉版的文学史,则将《阿Q正传》放于那个时代的出版、发行与流通的语境中,试图还原当时最真实的文化语境与作品传播状况。在对具体文本的评述中,编者引用了当时一些作家如茅盾、胡适等人对其作品的评论。即通过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评价,凸显作品所具有的价值与魅力。其次,吴福辉版的文学史也是一部“消解了“主流型”文学史,倡导“合力型”文学史,力图在撰写多元共生的大文学史”。如将鲁迅的杂文与其倡导的《语丝》期刊结合论述;再如编者在对鲁迅的《故乡》、《风波》、《在酒楼上》的分析中,一边注重了作品“淳朴中的极度愚昧”主题,一边将此类作品看做是鲁迅“另一条乡土表达的线路,是对被放逐的知识者回归的深刻解剖”。吴福辉版文学史,对于作品的多重解读方式可以说不仅是对文学史编写的一种开拓与创新,而且也为后来的编者提供了个人独立撰写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新型范式。
三年后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是一部体系更为宏大的文学史。作为编者的丁帆,他一边力图还原文学原生态的同时,又对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的梳理。“将新的文学史理论融入文学史编写之中,以历史的、人性的、审美的文化价值立场架构起文学史描述的主线,贯穿其一部发现并体认人的文学的历史”。因此,编者从这个立场出发,认为“在鲁迅的观念里,所有的创作都与具体的人及人的存在本身须臾不可分,思想与艺术在他那里紧密交织在一起。”编者在体现“人”的同时,又将鲁迅思想、艺术、创作三方面相结合,试图通过还原文本本身的审美特性来架构其文学史中的美学意义。
在《中国新文学史》中,编者单列“概述”一节,即将鲁迅的一生,无论是童年时的坎坷,弃医从文时的愤慨,还是对乡土文学的影响,对杂文文体的开拓,都作了一个综述性的导言。而接下来的论述便依这个导言而来。值得关注的是,编者将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等放于“鲁迅与五四文学”一章中进行论述,而将鲁迅作品中反映智识分子的小说单独列出,并命名为“在边缘流浪的精神体验”。这种与前期迥然不同的编写体制,正是对当下智识阶层问题关注的反映与靠拢。相比较80年代,那种以鲁迅作品分期作为分章依据的编写模式,丁帆版的体制更体现了其灵活性与多元性的统一。同时,关于对鲁迅的评价,从题目“鲁迅与五四文学”中便可知:编者更看重于鲁迅对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的文学以及思想、文化、学术的影响,称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上的一座高峰”。
在文学史的编写中,丁帆一直贯穿着“人性的、审美的、历史的”标准,即“考量每一部作品经典品质的时候,都看其是否关注了深切独特的人性状貌,是否有语言形式、趣味、风格的独到之处,是否从富有意味的角度以个性化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历史、现实和未来相交织的中国经验”。他将这一系列的标准灌注于其对鲁迅具体作品分析的实践中。例如在《阿Q正传》的论述中,编者巧妙的引用原文中的话语贯穿起整个文本的故事情节。同时,对于文本思想性的挖掘中,编者将“阿Q作为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体现者”将其看作是“老中国儿女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员”。这与宣扬“改造国民性”主题的80年代文学史不同,丁帆版文学史更是将阿Q看作是那个年代民众代表之一,体现时代特征与环境。再如80年代《三十年》中对于《故乡》的描述,注重其小说模式的挖掘,而到了90年代的《中国新文学史》,编者引用闰土的一句“老爷”,直接体现了民众所受的“精神奴役的创伤”,而文本与思想中的大量空白,留给读者想象与发掘。值得关注的是,编者将鲁迅《在酒楼上》、《伤逝》两部作品在“智识阶层形象谱系”一章中做了具体分析,并首次提出了“边缘流浪的精神体验”命题。这与90年代以前那种仅仅关注“革命”、“知识分子本身”的命题是明显不同的。正如编者所言:“这本教材的特色便在于简明扼要、注重实用、增强趣味、体现创新、立体组合”。像对于《朝花夕拾》儿童视角的强调,《野草》中对于内心世界的展现,编者在这些作品的论述中,一边继承了80年代对于文学作品主体性的追求,一边又更看重了文学作品本身的美学意义,使“赏析型文学史”的特征更加明显。将文学史的“趣味性与好读”相结合,符合了现下对于文学史的种种期待与要求。
总之,90年代后的文学史,已经突破了建国后到80年代以前,以政治为导向的文学史叙述,在继承80年代到90年代全新史观下的文学史叙述同时,更加的注重了文本分析,并在多元的市场、传媒业的不断发展中,凸显了这个时代所独有的风貌。而面对现下的纷繁复杂的文学史版本,无论在横向与纵向的发展中,都有责任在林林总总的文本中寻找一条贯穿于文学史编写的主线,从而在主线的指导下辨别文学史编写的意义与内在外在价值。在不断的继承与发展,推陈出新,期待文学史的又一次重大的转型与开创。
参考文献:
[1]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5-69.
[2]杨剑龙.一部接近文学发生原生态的文学史--评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 刊,2010(5):195-201.
[3]丁帆.中国新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65-69.
作者简介:孙雅静(1991-),女,山东烟台人,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