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战结束前夕的雅尔塔会

2015-08-12易化

大江南北 2015年2期
关键词:盟军丘吉尔斯大林

□易化

二战结束前夕的雅尔塔会

□易化

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中)、丘吉尔(左)、斯大林在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会议时合影

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举行的雅尔塔会议,又称克里米亚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继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后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会议制定了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方针,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1944年6月6日,反法西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向德军发起强大的攻势作战。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结束战争和安排战后世界的一系列政治问题需要迅速解决,特别是应该制定盟军在对德战争最后阶段协同一致的军事行动计划,处置战败后德国的基本原则,以及打败德国后的对日作战,实现战后世界国际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则,客观上愈加迫切需要三大盟国举行新的最高级会晤。

1944年7月1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正式提出了举行新的最高级会晤的建议。罗斯福致斯大林的信中写道:“鉴于事情进展得如此迅速和顺利,我认为应该尽快由您、首相和我举行一次会晤。”丘吉尔同意这种想法并确定会晤日期在1944年9月第二个星期左右,以苏格兰北部作为会晤地点。斯大林在1944年8月2日给罗斯福的回信中写道:“遗憾的是……与我们前线战事有关的情况使我不能指望有可能在最近举行这种会晤。”9月11日至16日美英两国首脑魁北克会议之后,丘吉尔和罗斯福再次向斯大林建议举行三方会晤。斯大林对于到英国的苏格兰去开会很不愿意,9月30日,斯大林在给丘吉尔的信中写道:“从我们共同事业的利益出发,我对此极为重视。但是,就我来说,我不得小作一点保留。医生劝我不要作长途旅行。在一定时期内,我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

丘吉尔急于要与斯大林会谈,于10月启程去莫斯科。罗斯福虽然“完全理解”丘吉尔同斯大林举行会谈的迫切“愿望”,但背着美国讨论问题是他不能接受的,因此,罗斯福表示他“关心在莫斯科可能讨论的每一个问题”。罗斯福在给斯大林的信中写道:“我坚信,我们三人,而且只有我们三人才能够找到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的办法。”他仅仅把即将举行的丘吉尔、斯大林莫斯科会谈看作是“三巨头”会议的预备会议。斯大林在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写道:“我希望这次莫斯科会谈也有助于我们三人会晤时就我们共同关心的一切迫切问题作出具体的决定。”

莫斯科会谈之后,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在来往信函中就召开新的三国最高级会议问题交换意见,决定“三巨头”会晤于1944年11月在苏联黑海沿岸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由于罗斯福总统的就职典礼,会议延期到1945年1月底至2月初在克里米亚举行。

1944年12月,德军在西战场比利时的阿登地区对盟军发动了强大的反攻,美英军队陷入了困境。1945年1月6日,英国首相丘吉尔不得不向斯大林求援,希望苏军在东线向德军发动进攻,对德军施加强大压力,以减轻西线盟军的损伤。1月12日,苏军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的整个战线上连续不断地给德军强有力的打击,德军被迫停止了在西线的进攻,缓和了阿登地区盟军的处境。在1月战役中,苏军朝柏林方向推进了500公里,2月1日已到达奥得河的屈斯特伦地区,进入了德国境内,从而为继续进攻德国取得了有利的战略地位。从欧洲战场的全局看,最后击溃德国的日子已经在望。这时,英美两国在太平洋和东南亚集结了大量海空军,但要进攻日本本土,其兵力明显不足,这就激发了美国要抓住苏联打击日本的企图。正如罗斯福在三大国巨头会晤的“提要”中所述:“为了击败德国,我们应该有苏联的支持。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为了同日本作战,我们更是绝不可没有苏联。”罗斯福“决心争取在雅尔塔得到”苏联关于参加远东战争的“书面保证”。

根据丘吉尔的提议,确定雅尔塔会议的代号为“阿尔戈航海者”。该代号名称,是依据古希腊神话传说中一些勇士曾到黑海沿岸去寻找金羊毛的故事,雅尔塔会晤就是美英两国领导人到黑海沿岸来寻金羊毛的机会。苏联对当时在西线战场陷入困境的盟军的援助,以及最终同意对日作战,就是美英要找的“金羊毛”。罗斯福明白代号暗中的含义,对丘吉尔提出的“阿尔戈航海者”的名称特别欢迎。

雅尔塔会议经过8天的激烈争论和讨价还价后,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关于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了德国应该为“它对同盟国在战争中造成的损失”负责战争赔款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战后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偿款总额为约220亿美元。英国认为在当时偿款总额还无法估计。战争赔款可以以德国国家资源(机器、船只、企业所有等)或劳动力的方式赔偿。

第二,关于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这对苏联有利;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在波兰,一个“广泛的民主临时政府”应该“尽快进行自由的和不受他国控制的、全民的和秘密的选举”。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

第三,关于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独立的现状(原属中国领土),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上述有关外蒙古及东北的港湾与铁路等协议,须征求蒋中正之同意,罗斯福总统依斯大林之通知,采取取得其同意之措施。

第四,关于联合国问题。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

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

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它在协调苏联与美英之间的关系,缓和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团结,协调同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会议对战后一些重大国际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作出了一定的安排。会议对于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至今仍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但是,会议在牵涉到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的主权利益问题上,违背了世界各国平等合作、尊重主权完整的原则,是大国主宰一切的强权政治表现。

猜你喜欢

盟军丘吉尔斯大林
走亲连心享童年
“你以为斯大林只剩这一条裤子了?”
斯大林看电影
委内瑞拉总统自称长得像斯大林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丘吉尔的奇闻轶事
段子里的丘吉尔
登陆日
日军步兵第四联队与中国远征军交战始末
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