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红军后代陕北故乡行

2015-08-12徐聪

大江南北 2015年1期
关键词:刘志丹中央红军陕北

□徐聪

上海红军后代陕北故乡行

□徐聪

20 14年10月16日,我们上海红军后代联谊会一行14人赴西安、延安参观学习。此行可谓感慨多多,收获多多。

初见竟成永诀

到西安第二天下午,经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牵线,我拜望了刘力贞大姐。她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刘志丹同志的女儿,今年86岁了。她前一天刚刚从医院回家,身体非常虚弱,但知道我代表上海红军后代看望她,非常高兴。她说,她曾经在上海学习过,上海给她留下很好的印象。

我告诉刘大姐,我是陕北绥德人。我爸爸徐达当年跟随刘志丹闹革命、打游击,给刘志丹当勤务员、警卫员,1935担任红26军警卫排副排长。我还告诉大姐,我爸爸在世时,和陕北老战友杨宣武、高延山、高敏等聚在一起,谈论陕北艰苦卓绝斗争时,说得最多的就是老首长刘志丹,都会流露出无限的缅怀之情。爸爸总是说“刘志丹了解我”,从小就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刘大姐频频点头,和我紧紧地握手。大姐说,现在我身体不好,等身体好一些,再请你来我家,咱们好好谈谈。她躺在床上给我题词“徐聪、刘力贞相会于西安”,大姐的丈夫张光写了日期“2014.10.17”。

因为健康原因大姐不能多谈话,我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大姐的房间。但是我还是很开心,只因我多年愿望得以了却:见到了爸爸一生都崇敬的老首长刘志丹唯一的女儿——刘大姐。我默默为大姐祈福,愿她身体早日好起来,我好再去看望,听她讲讲她爸爸的故事。

然而,万万没想到和大姐的第一次见面却成了永诀,我从陕北回沪一周后的11月3日,竟传来大姐去世的噩耗。我顿时沉浸在悲痛之中,特意赶到西安参加11月7日的告别仪式,为敬爱的大姐送行。当我写下花圈挽联的时候,当告别大厅想起哀乐的时候,我的眼眶里满含着泪水……

本文作者看望卧病的刘力贞大姐

追思英雄刘志丹

那天在刘大姐家里,张光大哥还介绍了志丹县作家姜永明。第二天,老姜陪我们驱车300公里去志丹县参观。他是一位研究刘志丹的专家,出版过几本介绍刘志丹的书籍。

志丹县原名保安县,是刘志丹的家乡,1936年7月至1937年1月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在这里写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光辉著作,党中央在这里做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重大决策。1936年4月14日,刘志丹率部东征,在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英勇牺牲,年仅33岁。1936年6月,党中央决定将保安县改名志丹县。

我们瞻仰了刘志丹陵园和由习仲勋题写馆名的“刘志丹革命事迹陈列馆”。刘志丹1925年入党,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参加了北伐。大革命失败后,他回到陕北创建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根据地。西北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仅存的一块根据地,成为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刘志丹被毛主席赞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我们还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这里有林彪、罗瑞卿、陈光等人住过的窑洞。1936年6月1日红大开学,一期一科学员后来大多是我党我军的高级领导人。他们是罗荣桓、谭政、彭雪枫、杨成武、张爱萍、刘亚楼、苏振华、耿飚等等。我爸爸也曾经在这里学习。1959年2月,他在一篇《感想》中写到:“1936年6月,我们的游击战争结束了,派到中央去学习,当时我还是文盲,斗大的字不认识两箩筐。在旧社会哪有穷孩子念书的机会,是党叫我念书了,我实在无法形容对党的感激。”

当天晚上,我们又驱车赶到吴起县。经姜永明介绍,我们认识了热情好客的陕甘革命史专家石振华。我们交谈到深夜。振华对许多陕北前辈的故事以及后代的情况如数家珍,对当年的战役、事件也是了如指掌。他为即将开拍的反映刘志丹、习仲勋领导的南梁根据地革命斗争的电视剧《南梁红》提供了75个故事。当年,刘志丹一家遭反动军阀追杀,习仲勋带人四处寻找、营救刘志丹夫人同桂荣和女儿刘力贞,接到南梁根据地,使她们脱离危险。

第二天早上,我们登上黄土高坡参观。陪我们的还有刘志丹姐姐的孙子宗先生。他向我们介绍了在楼子沟的刘志丹故居。刘家八世先祖刘科举在这里种地,打了土窑洞。清同治六年(1867年)为避乱全家49口人出逃。清光绪七年(1881年),全家仅存刘志丹的祖父和叔祖父两人,辗转回到家乡,新建两进农家石窑小院。刘家以耕读传家,志丹六岁时进爷爷办的私塾读书。他受祖父和父亲的教育和影响,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尊敬长辈、亲近乡亲。在这里他愉快地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革命精神永留传

宗先生还带我们参观吴起县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广场和长征胜利纪念馆。他说,真巧,今天正好是10月19日。79年前的今天,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地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时,我想起爸爸曾向我们讲述当时在吴起镇迎接中央红军的情景,他用手比划着周恩来齐胸的胡须,激动的神情至今留在我的脑海里。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1935年10月21日,毛主席为彭德怀指挥红军打赢中央红军长征中最后一仗而写下的诗句。我们参观吴起镇寨子梁战役现场。当年中央红军采取分块切割、相机包围的战术,全歼国民党东北军骑兵第三师的两个团、第六师一个团,击溃西北军和东北军的三个团,毙伤600余人,俘虏1000余人。至此,中央红军切掉了长征中一直甩不掉的“尾巴”,使蒋介石“围剿”中央红军的计划彻底破产。

10月21日,我们一行14人来到延安。神圣的延安是我们党历经千难万险、走向胜利的起点。我们这些人的父母,有的是经过长征来到延安,有的在这里的红军卫校学习,有的在抗大读书,有的开荒种地,有的参加延安保卫战……来自上海的我们,站在延河桥畔,仰望宝塔山,追思着父辈们在延安工作、学习、战斗的情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延安的革命精神将世代相传。

在参观结束时,在延安市委组织部工作的刘志丹侄孙女刘宁热情地招待我们。亲人见亲人,两眼泪汪汪;拉着亲人的手,心里话飞出心窝窝。大家在充满亲情的氛围中交谈、留影,依依不舍地相互勉励、话别。

(编辑韦潇)

猜你喜欢

刘志丹中央红军陕北
中央红军北渡长江第一恶仗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陕北迪士尼
——碧麟湾
刘志丹:“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
刘志丹: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我的初心,就是为群众解除病痛——路生梅在陕北的50年
中央红军突破湘江
湘江战役:决定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党建地图·陕北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