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生动物摄影书哺乳动物摄影

2015-08-12奚志农王放董磊裴竟德

摄影世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哺乳动物动物

奚志农++王放++董磊++裴竟德+文

目前中国自然摄影爱好者中,有一道分水岭:一边是大量自然摄影爱好者,以鸟类、昆虫和花卉为拍摄目标;另一边是少数专业野生动物摄影师,以大、中型野生哺乳动物为主要拍摄目标。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拍摄大、中型野生哺乳动物难度太大。在中国,大型哺乳动物大都隐藏在最边远的地区,一般的摄影爱好者很难见到,更别说拍到了。追逐大型哺乳动物需要大量时间多次往返和长期蹲守,一般人难以涉足。但是,大型哺乳动物丰富的行为、奇特的种群组成和个体之间的关系让众多职业摄影师为之痴迷,甘愿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在崇山峻岭间追寻它们的身影。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如何在野外拍摄大、中型哺乳动物,第二部分讲在城市中拍摄中、小型哺乳动物。

在野外拍摄大中型哺乳动物

寻找的学问

寻找大中型哺乳动物是一门学问,特别是在森林中,如何通过蛛丝马迹判断它们的行踪,需要丰富的野外经验。

一般情况下,行进痕迹、取食痕迹、粪便和标记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动物的行踪和种类。大部分食草类动物的粪便都是黑色的“巧克力豆”形状,但是苏门羚的大一些,小麂的小一些,而新鲜的林麝粪便会因为它们的香囊而散发出强烈的中药味道。黑熊在树上取食时,会一边吃一边把折断的树枝顺手垫在屁股下面,形成一个取食平台。这样的取食平台不仅能帮助我们寻找黑熊,还能帮助我们粗略地判断它们的数量和活动范围。猫科动物的粪便形状特别,其中往往含有大量动物的毛发和骨骼,我们可以根据粪便大小判断出猫科动物的种类。大熊猫在求偶期会选择比较高大的杉树做标记,将自己棕褐色、带着气味的分泌物涂抹在剥去树皮的树干上,与异性熊猫沟通信息。所有这些不同的习性都会留下各种蛛丝马迹,帮助我们确定大中型哺乳动物的种类和活动范围。

如果摄影师自身经验不够,请有经验的当地人或者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做向导是寻找野生动物的好办法。

夜间寻找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尽管大部分动物都很怕人,但是夜晚寻找猫科动物和一些中小型的夜行兽类却比白天容易。

猫科动物充满了神秘气息。东北虎、华南虎这些大型猫科动物今天在中国野外几乎已无法见到。但是豹猫、金猫和荒漠猫这些中小型猫科动物分布范围广泛,数量不算稀少。追踪拍摄猫科动物,借助的是夜间猫科动物眼睛虹膜的反光。在白天能见到猫科动物粪便的地区,夜间可使用强光手电举于树林灌丛间寻找,运气好就能见到猫科动物眼睛的强烈反光。猫科动物有强烈的好奇心,通常情况下,它们在被手电光柱照射时不愿马上离开,而是希望看一个究竟。这时候,可以迅速利用手动对焦对准眼睛反射的光点,然后利用闪光灯完成拍摄。如果有助手协助用手电筒寻找,或者直接将强光手电捆绑在镜头上,那么拍摄过程会更简单。猫科动物的野外影像极其稀少,可以说,每一张野生猫科动物的图片都无比珍贵。而拍摄猫科动物的这一方法,也可以广泛地用于拍摄鼬、狸等小型夜行性哺乳动物。

摄影师王放曾经带领一个自然观察团队在四川的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进行夜间动物观察。就是每日22时左右开车沿着林区公路“游荡”1个小时左右,期间在林区公路上可以见到豹猫、黄喉貂、猪獾、果子狸、小麂、野猪等大量夜行性动物,每人都拍到了珍贵的兽类照片。

蹲守

拍摄大中型哺乳动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我国很多地方, 人类和野生动物的矛盾比较突出,大中型野生动物长期生活在人类的威胁之下,对人产生了巨大恐惧感。它们非常警觉,稍有风吹草动就逃之夭夭。

所以,如何接近并拍摄这些大中型野生动物而又不惊扰它们,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追在动物屁股后面跑是几乎不可能成功的,这样不仅无法拍摄照片,而且还会惊扰动物。最好的方法是,事先判断动物行进路线,预先潜伏在它们活动的路线上,蹲守等候。这样可以拍到效果令人赞叹的照片,而且只要举动得当,也不会对动物造成惊扰。下风口往往会比上风口的成功率高一些,因为动物不容易嗅到你的气味。使用一些伪装,无论是迷彩衣服还是伪装布,都比直接出现在的动物跟前成功率更高。尽可能地伏低身体,采取蹲或者趴在地上的方式,效果比保持站立要好得多。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蹲守的目的是不要让动物事先发现你,但是有些时候,你需要让动物“提前一点儿”发现你。比如羚牛,猛然遇到有可能使它们失控,甚至对你做出攻击行为。但是轻微晃动一下身体或者镜头,或者利用快门的声音提醒它们,让它们意识到那里有个奇怪的东西,反而有利于拍摄。

开始拍摄

随时携带相机

“墨菲定律”是一个心理学定律,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那么就一定会变坏”。在生活中,墨菲定律总被拿来开玩笑,比如在拥挤的车流中,你排在哪队哪队一定最慢。在拍摄大中型哺乳动物时,也有这么条“墨菲定律”:当你手里没有相机的时候,你想拍的那些动物就会伴着绝佳的光线和姿态出现,然后在你的叹息中慢慢离去,给你留下无尽的懊悔。

因此,我们建议你永远把相机带在身,装上长焦镜头,拿在手上或者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相机要先设置好,曝光补偿归零,感光度略高。这样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拿起相机就可以拍摄。先拍下几张清晰的照片再慢慢调整相机参数,争取拍出更好的照片。

野生动物摄影师王放曾说过,在他的拍摄生涯中,有多次“5秒以内的相遇”:在贵州梵净山,一只黄鼬突然从面前经过,仅仅停留两三秒就离开;在四川岷山, 一只猪獾大白天带着幼崽跑到跟前,然后又迅速离开;在西藏墨脱,一只豹猫探头访问营地……如果没有触手可及的相机,这些一闪即逝的场景将成为你永远的遗憾。

拍摄激动人心的瞬间

拍摄大中型哺乳动物,肖像照是首先要拍摄的画面。当你经过耐心等待,可以在近距离拍摄动物放松状态下的肖像照,就成功了一半。而更激动人心的画面,就是拍摄他们的日常行为。

几只动物在一起的时候,是最容易拍到动作和行为的。哺乳动物之间有友好的交流,也有激烈的争斗。一些动物群居或者结对生活,比如金丝猴或者梅花鹿。它们群体之间、相互之间经常会有嗅闻、梳理或者其他的交流行为。而有些动物只有繁殖期才会聚在一起,一旦相聚就会有示威、恐吓甚至争斗等行为。特别是求偶争斗,当多个雄性个体聚集起来为了求偶开始冲突的时候,它们甚至不太在意摄影师的存在,而专注于传递基因这一伟大事业。

有幼崽出现在镜头前,是上天对摄影师的恩赐。与成年动物不同,幼年动物的身体中总是蕴含着使不完的能量。它们会追逐、争斗,模仿成年动物,也会独自对未知世界进行探险。而成年动物会给予它们哺育和保护。没有什么比一只毛茸茸、会打滚的小藏狐或者一只笨笨的熊猫幼崽更吸引人了,每个人都爱动物幼崽的照片。一旦遇到这样的机会,高速连拍吧!

两种或多种动物在一起的时候,时常容易出现精彩的瞬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狩猎者和被捕食者。所以如果你看到一只池鹭在夏日蛙鸣阵阵的荷塘边寻找猎物,或者看到一只藏狐悄悄地在鼠兔洞口俯下身子,那你一定要耐心等候,激动人心的瞬间可能就会在下一秒出现!

将环境融入画面

多数野生哺乳动物生活在人迹罕至之处,它们的生存环境与它们的生活和行为密切相关。动物在变化的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况是有价值的自然历史报道题材。

有些动物与环境关系是正面的,比如,藏野驴和高寒草原、斑羚和峭壁,以及雪豹和石山悬崖。这些环境交代了这些大中型哺乳动物的生存条件,也带给观者的新鲜感。

另一些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负面的。以普氏原羚为例,尽管这种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仅分布于青海湖周边的小面积草原上,但是保护现状却不容乐观。数不清的围栏割裂了草场,给普氏原羚的迁移带来了困难。一些普氏原羚难以越过围栏而无法迁徙,还有一些在翻越过程中惨遭不幸。修建中的工程、采伐的森林、荒漠化的草原或者退化的湿地都会对动物造成严重威胁。如果你用相机记录下生态环境急剧变化下动物的处境,会对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起到更大更积极的推动作用。

表现哺乳动物的生活史

哺乳动物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如果可以跟踪拍摄它们的生活史,包括育幼、求偶、婚配、争斗甚至死亡,将是无比珍贵的记录。既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又具有出色的影像价值。

比如,摄影师裴竞德藏拍摄羚羊就是一个让人赞叹的故事。裴竟德持续数年对藏羚羊进行跟拍,不仅拍摄了其产仔、育幼、迁徙等复杂行为,还拍摄到了狼捕食藏羚羊、青藏公路和铁路给环境带来的变化,以及放牧和草场变化等更多更为深刻的生态背景。

拍摄组照

一个好摄影师在拍摄的时候应该不断思考,他会想尽一切办法, 避免画面千篇一律。使用多种拍摄的方法,可以使你的照片很容易地配成组照,张张都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我们的建议是,尝试不同的镜头、不同的景别,尽可能多样地拍摄你的作品。在拍摄的时候不妨和同伴多讨论,观察人们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画面?人们期望看到什么样的故事?尽管呈现的是一组照片,但实际上我们是讲述故事中的人,讲述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一个又一个生命的故事,这就需要让我们的成组图片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包括复杂的场景、激烈的冲突以及和平的瞬间。

拍摄小型哺乳动物

大中型哺乳动物普通摄影爱好者难于拍摄,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没有办法拍摄哺乳动物。大量小型哺乳动物就生活在从荒野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它们的数量之大往往超过我们的想象。

在城市中,最常见到的小型哺乳动物,包括花鼠、松鼠、刺猬、黄鼬(黄鼠狼)、野兔等。它们有些在白天活动,有些在夜间出现,各自拥有不同的领土,每天也都在演绎着生死悲欢。拍摄这些和人类生活在一起的野生小动物,其实也充满了乐趣和发现。

拍摄亲近人类的小型哺乳动物

松鼠是亲近人类的小兽。它们的活动范围非常广泛。花鼠会一溜烟地爬到高高的枝头去偷鸟蛋,也会躲在人来人往的垃圾桶后面,偷偷捡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更有意思的是,它们都是充满好奇心和探险精神的小兽,适应了人类的存在之后,它们甚至会主动亲近人类,接受我们的食物馈赠。

拍摄这些亲近人类的小型哺乳动物,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它们带一些食物。当你把好吃的小坚果撒在它们经常出现的地方,然后退到一边等候。这些小家伙就会探头探脑地从躲藏之地跑出来,试探性地抱走一颗大花生,然后一溜烟地跑回隐蔽的地方。试探几次觉得没有危险后,小家伙们就会更加大胆。

运气好的时候,它们甚至会主动向你索要食物。这个时候广角镜头可以拍摄到让人忍俊不禁的情景。这些城市中的小型哺乳动物本来就是以大量的人类食物残渣为生的,所以,我们给它们带去食物,并不会干扰它们原本的生活。

拍摄羞怯的小型哺乳动物

还有一些小动物不像花鼠和松鼠这样易于亲近。它们性格胆小羞怯,行踪隐秘。想要拍摄需要费一番工夫。刺猬和黄鼠狼都是害羞的小型哺乳动物,并不亲近人类,基本上在夜间才悄然出现。想要拍摄和它们,往往需要经过跟踪和摸索。

刺猬喜欢灌丛,夏天,它们依靠自己敏锐的听觉,捕捉枯叶下面昆虫移动的沙沙声;冬天,严寒将至的时候,它们将自己缩成一团躲在厚厚的荒草堆下面越冬,直到天气转暖,醒来之后在附近的小溪流补充水分。所以,在有灌丛、荒草和水源的地方,夜间打着手电仔细寻找,很有可能可以找到刺猬的影踪。我们可以慢慢跟在刺猬身后七八米的地方,一边观察它们的行为,一边拍摄。

黄鼠狼这样的动物比刺猬更难拍摄,我们可以尝试在它们经常出没的地方,利用一些诱饵蹲守拍摄。在大量实地观察后,再来点运气,便可以获得成功。不过需要注意

的是,夜间拍摄难度比白天大,闪光灯、手电、LED冷光源头灯都可以用作照明光源。这个时候如何组合光源,既不破坏黑夜的效果,又给我们的主角以足够的亮度照明,是另外一个难题。

猜你喜欢

哺乳动物动物
2 从最早的哺乳动物到人类
哺乳动物大时代
哺乳动物家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