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茶雅集 茶馆人生
2015-08-11文宋权峰
文宋权峰
茶由野生发展到人工栽培,是在西汉时期。从晋代到南北朝,茶树的栽培沿江而下,到了唐代渐渐普及全国,形成天下尚茶的格局,著名的茶圣陆羽、学者卢仝都是唐代人。“茶兴于唐而盛于宋”,茶叶生产到了宋代得到空前发展,茶馆业也逐渐繁荣兴盛。“茶馆”一词的正式出现是在明末清初,明末张岱的《陶庵梦忆》中记载:“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至此,中国的茶馆已经日趋成熟。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定都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作为首都,京城文化有它自己的特色,因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北京的茶馆区域性不强,以大众茶馆为典型。北京的茶馆分几种类型,首先是大茶馆,茶的价格低廉,清代极为盛行,茶客以旗人居多,这里以喝茶为主,因人多而杂,便成为信息交流的中心,具有大众性。它的繁荣与北京特殊的城市地位有关,老百姓关心政治的同时又注重生活悠闲,茶馆里以服务性消费为主。其次是书茶馆,这里有艺人说书,客人要在茶资以外另付听书钱。然后是茶饭馆,这里可以喝茶也可以吃饭,但是提供的饭食非常简单,不像单纯的饭馆那么品种全面。茶馆不仅是饮茶品茗之地,也是茶客们获得常识与学问的场所,因为茶客品类复杂,学者、文人、官吏、商贩,形形色色,几乎可以把茶馆形容成活的图书馆。
老舍先生的名剧《茶馆》里的裕泰茶馆就是一家茶饭馆。老舍先生于1957年创作话剧《茶馆》,是他后期创作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也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优秀的剧目之一,在西欧一些国家演出时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剧本主要展现清末至民国将近50年间的茶馆变迁,不仅是旧社会的一个缩影,而且重现了旧北京的茶馆习俗。热闹的茶馆除了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饭菜。玩鸟儿的、喝茶的、议事的、说媒的都喜欢到这里来。茶馆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地方,人们有事没事都可以来这里坐上半天。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老舍的《茶馆》已经成为历史,但茶却永远伴随着中国人,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像老舍一样的知识分子那里,茶馆已经成为了一种情怀。时至今日,茶馆不仅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同时也是颇受欢迎的社会公共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