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赤子北京行 共筑创新中国梦

2015-08-11

中关村 2015年8期
关键词:北京市北京人才

2009年4月,北京市制订了《关于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的意见》,简称“海聚工程”。这一人才政策计划用5到10年的时间引进并重点支持10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新创业。

海外人才归国创新和创业正当其时。

时代呼唤人才,国家需要人才,事业渴望人才。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广开集贤之路、广纳人才。

近几年来,国家坚定不移地实施“千人计划”、“海聚工程”等人才政策,引进了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带动了海外人才归国的热潮,也在全社会形成了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

“到中国去!”——正在成为全球人才流动的一个重要方向。

2015年7月8日至10日,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海外学人中心联合主办的“2015海外赤子北京行”活动成功举办。这一活动的召开,为海外人才回流祖国架设了一座宽广的桥梁。

2015“海外赤子北京行”实录

此次“海外赤子北京行”活动已是第五届举办,本次活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为广大海外人才和北京,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增加了一条联系沟通纽带,进一步宣传了京津冀的海外引才政策,为下一步重点寻访引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国资委、北京市侨办、北京市投促局、北京市侨联、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等北京海外学人工作联席会单位及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北京市科协、天津市外专局、河北省人力社保厅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千人计划”、“海聚工程”专家代表、北京市属医院及企业代表、风投机构代表、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负责人及海外来京人才共计2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此次活动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6个国家及地区的10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参加,包括对北京市属医院、高校、企业有工作意向的65位海外人才。受邀人员中有85%以上获得博士学位,来京创新创业的意向强烈,38位创业类海外学人全部携带具体项目来京参会,项目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金融管理、文化教育、新能源和新材料等10余个领域。

7月8日上午举办的“海聚论坛”上,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闫成代表活动主办方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将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任袁方对北京市“海聚工程”实施情况做了讲解;北京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夏翊介绍了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天津市外专局副处长潘延军、河北省人力社保厅调研员陈卫国分别介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市与河北省的海外引才政策措施。随后,北京北方微电子公司副总裁吴军,北京天下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关鸿亮,著名风险投资人、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北京汽车股份公司电动车项目总工程师黄力平等“千人计划”、“海聚工程”专家分别围绕在京开展创新研究情况、在京创业经历及体会、首都创业环境及机遇、回国工作的心路历程等主题发表演讲。上午的论坛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徐志军主持。

7月8日下午,“海外人才交流座谈会”分为创业类、工作类医院组、工作类高校与企业组三个界别组召开。主办方邀请北京大方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周欣、新博医疗技术有限公司CEO赵磊、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萧伟、北汽股份汽车研究院专业总工程师江荫众等“千人计划”、“海聚工程”优秀人才代表与来访海外人才畅谈在京创新创业体会。三个小时的充分交流使来访海外人才进一步了解了首都的创新创业及生活环境。

7月9日上午,“2015海外赤子北京行专业峰会”上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北京市经信委副主任童腾飞先后以“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和“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做主旨演讲。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杰、北京市心肺血管研究所副所长杜杰、乐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杨、达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晓庆、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毕奇、WeMedia新媒体集团董事长董江勇等业内知名人士担任对话嘉宾,围绕峰会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对谈。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夏颖奇、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孙玉红主持了本次峰会。

7月9日下午,电子信息组、综合组的“海外人才创业大赛暨项目对接会”顺利开展,由“海聚工程”评审专家、知名风投、成功企业家和留学人员创业园负责人对海外学人项目路演进行点评并打分。最终,电子信息组单磊凭借“智能实时在线监测系统”项目、综合组林盛榕凭借“高灵敏度及高度准确的血液中肿瘤DNA检测技术”项目分别荣获创业大赛一等奖。海外学人黄毅、王桐信分别荣获大赛各组二等奖,林勇、裴曼琳分别荣获大赛各组三等奖。在同期举办的医疗卫生人才、高校与企业海外人才对接会上,22家市属医院、10家市属高校和14家市属企业主管领导带队参会。会上,北京市医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封国生介绍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人才需求情况,北京市国资委章辉处长、北京市教委李海燕处长分别介绍了市属国有企业和市属高校发展情况。友谊医院党委书记辛有清、朝阳医院党委副书记梁金凤、北京工业大学人事处王伟、北汽集团人力资源部张然分别就本单位工作环境、引才需求等进行了介绍。接下来,参会用人单位与海外人才自由对接,展开了充分的洽谈与交流,有近40名海外人才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

7月10日,103位来访海外学人以实地参观考察的形式,深入了解首都创新创业环境。创业类海外学人赴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中关村多媒体创意产业园、北大创业训练营进行参观交流,听取园区具体政策、与园区负责人就自己的项目展开交流。工作类海外学人则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分3条线路参观了朝阳医院、佑安医院、友谊医院、肿瘤医院、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和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等单位,参观考察工作与科研环境,听取相关负责人具体介绍,与对口科室、学院或部门专家对接洽谈。考察结束当日有18名海外人才与用人单位达成明确合作意向。

来访海外学人纷纷表示这些活动为渴望来京创新创业的海外人才搭建了展示平台,帮助他们与IDG资本、北大企业家创投基金、软银创投、领航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多家市属单位以及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对接和洽谈,有效、全面地了解了首都创新创业环境,增强了来京创业和工作的决心。

创新创业在北京

每年的“海外赤子北京行”活动,以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为代表的主办方都会邀请北京市“海聚工程”入选者来到现场,通过主题演讲和交流座谈会等形式,与参会的海外学子进行深入的交流,讲述在北京创新创业的感人故事,介绍在北京创新创业的区域优势。

北京北方微电子公司副总裁吴军在北京工作多年,他深信“芯片市场在中国!集成电路是北京市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一台集成电路装备会带动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发展,发挥数十倍杠杆效应。此外,凭借京津冀一体化的优势、创新氛围和人才储备优势,在北京创业明显好于其他地区。”

北京北方微电子公司承担过国家863专项,研发出等离子可视机等先进设备,完善了公司五个技术链条,把集成电路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从原来20余年拉近到3至5年。目前,公司还承担着2002专项,所做的集成电路可视机和PVD两款产品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谈到回国创业,北京天下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关鸿亮也深有感悟,“当时感觉到国外发展空间有限,已经触到了天花板,36岁那年我决定回国创业,不久妻女也回到北京。妻子曾对我说,在国外漂着,就不会有自己的公司,也不会取得公司上市的成绩。”

关鸿亮还提出了创业方面的几条建议,海外学子回国走创业这条路,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这一优势可以是资源,也可以是技术,还要学会在国内寻找人才和资本。此外,他还指出,全国都在争抢海外高层次人才,但海归不能因为当地提供一笔巨大的资金支持,就委身于某地。一定要选择好一个基地去创业,它可以将创业资源最大化。所以,不能犯愚蠢的错误:为了一棵树木,而失去整片森林。

“要学会顺势而为,学会借力。在国内打开市场最好的敲门砖是,让国内专家学者了解你的技术,认可你的产品,通过他们去帮你做一个品牌传播由此更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要学会利用你身边的资源,例如你的朋友、你的同学等。”时至今日,关鸿亮对第一个认可他项目的老师还抱有一份感恩之情。

IDG资本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坦言,“国家希望我们回来,希望把我们的知识和梦想拿到中国来实现,这里有很多非常好的政策。但是,如果你是因为政策和资金才回来,我劝你就不要回来了。动机不对,很难取得最终的成功。”

IDG于1992年来中国做风险投资,23年来共投资近400家中国公司,有85家通过上市或股权转让退出,投资过百度和腾讯,有100多家公司在北京。

“中国互联网用户已有数亿人,是全世界NO.1,这既是我们的幸运,也是一种挑战。移动互联网时代,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创新,而是创意和执行力,将技术、商业模式与本地团队相结合,这就是为什么雷军、马云等土鳖成功的原因。”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电动车项目总工程师结构耐久专家总工程师黄力平回国前在福特公司工作了15年,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回国,加盟北汽,梦想是开发国家自主品牌汽车,他在福特开发的结构耐久分析技术,正是国内车企需要的技术。

他认为,“海归在海外积累了多年经验,而国内做的很多事情要落后国外20年,这正是海归发挥专长的机会,要起到引领作用,培养带领团队的责任心,才能真正发挥出你的价值。”

何为“海聚工程”?

“海外赤子北京行”活动除了保持项目对接、人才对接等特色外,还有较为突出的政策推介功能。如果海外人才当中有非常优秀的创新创业者,可以申报北京市“海聚工程”人才项目,入选后将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待遇。

背景 自2008年9月中央“千人计划”实施后,北京于2009年4月在全国率先制订了《关于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的意见》,简称“海聚工程”。随后,《北京市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的暂行办法》、《北京市促进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工作的暂行办法》相继出台,详细规定了海外人才来京创新创业享受的相关政策。

目标 到2020年,聚集10个由战略科学家领衔的研发团队,聚集50个左右由科技领军人才领衔的高科技创业团队,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10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新创业,建立1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和吸引上千名具有真才实学和发展潜力的优秀留学人员来京创新创业。通过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把北京打造成为亚洲地区创新创业最为活跃、高层次人才向往并主动汇聚的“人才之都”。

成绩 自2009年6月启动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申报工作以来,北京市已完成了十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认定工作,北京市“海聚工程”入选人数613人,中央“千人计划”入选人数188人。在入选“海聚工程”的613人中,工作类人才439人,创业类人才174人。(此数据截止到2014年底)

类别 截至目前,“海聚工程”已拓展为全职工作类、创业类、青年项目、短期项目、战略科学家项目、创业团队项目、外专长期项目、外专短期项目等8个组成部分,初步形成了覆盖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和梯次配置的引才计划。

领域 海聚人才从事的专业领域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为主,达到254人和166人,分别占整体的41.5%和27.1%,从事能源与环境、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专业也占有较大比例。此外,还有部分海聚人才从事现代农业、汽车研发、财务金融、文化创意等首都经济重点发展领域。

一些“海聚工程”创业企业已成为各细分行业的引领者,开发的产品项目填补了技术空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升级,涌现出了百度、中星微、恒泰艾普、天下图、耐威时代、康龙化成、赶集网、精进电动、互动百科等一大批海归明星企业。

待遇 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市政府给予引进人才每人100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奖励。

北京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有条件的公立医院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定点医疗机构,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无论是否拥有中国国籍,均可申请到本市公立学校就读,优先办理入学手续。其中国籍子女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入学考试并报考市属高等院校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可参照本市居民购房政策,购买一套自用商品住房。引进人才未购买自用住房的,在聘用(劳动)合同期内,用人单位要为其租用便于其生活、工作的住房或提供相应的租房补贴。

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其配偶一同来京并愿意在本市就业的,由用人单位妥善安排工作。

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可根据本人意愿参加本市各项社会保险,与本市市民有相同权利。

为首都做出突出贡献并符合评选条件者,可申报“首都杰出人才奖”和“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等表彰奖项。

首都引进海外人才的专业机构

所有海外学子回到祖国,开始新的职业征程时,“首都海外学人之家”——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将会全程为海外学子提供家一般的贴心服务,想学人之所想,急学人之所急,解学人之所困。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是向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广大留学人员来京创新创业提供服务的统一平台。2008年12月23日,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服务对象

留学归国人才、港澳台人才、外籍华裔专家、外国专家

服务内容

第一,负责北京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认定评估工作。中心自2009年6月启动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申报工作后,已经完成了十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工作。

第二,为在北京创新创业的海外人才提供事业发展和生活条件等综合配套服务,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为海外高层次人才配置了服务专员,按照全程代理的服务模式提供服务保障。截至2014年12月,前九批海外高层次人才陆续提出各类有效需求1879条,北京海外学生中心已为他们落实了1196条,涉及到居留和出入境、在京落户、优质医疗、免税进京物品、自用车入京及短期周转性住房等多项服务内容。此外,许多留学人员在国外刚刚读完硕士甚至本科就回国创新,中心还可以提供10万元的企业开办费资助,经过专家团的项目评审通过后,就能够迅速获得这笔资金支持,目前已有872名留学人员获得了项目的资助。每年中心还要对海外学人在京创新创业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辅导工作。

第三,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对外宣传联络工作,建立凝聚海外人才的工作平台。中心开通了北京海外学人网(www.8610hr.cn)和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发布国家和北京市关于海外人才工作的政策以及北京经济发展的情况,报道科技园区行业活动的最新动态,展示北京“海聚工程”的实施成果,解答海外学人关心的问题。

2011年底在京创新创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发起成立了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秘书处也设在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协会成立三年来为高端人才提供了学术研讨、科技联合攻关、创业合作、投融资等多项服务,构建了团结凝聚和服务首都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平台。

“海外赤子北京行”活动的顺利闭幕,凸显了海外学子回国创新创业的热情。作为活动主办方,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一直在努力成为连接海外优秀人才与北京的纽带,建设首都海外学人之家,以“海纳百川、汇聚英才”的胸怀与每一位海外学人一起共筑创新中国梦。

猜你喜欢

北京市北京人才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人才云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北京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