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生态课堂

2015-08-11郭娟王睿

新课程·中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逻辑性生态课堂层次性

郭娟 王睿

摘 要:前期的课程改革更多的是注重课堂形式上的变革,而忽视课堂本身的价值。如同文章要有思想内涵一样,课堂也理应具有生态属性。构建生态课堂就是减负提质,构建生态课堂就是为数学正名,构建生态课堂就是推动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课堂;逻辑性;重复性;层次性

一、构建生态课堂的必要性

数学一直以来是学生乃至全社会爱恨交加的学科,既恨数学的繁与难,又爱数学的精与巧;既宣扬数学在生活中的无用论,又承认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既抱怨数学在考试中的应试属性,又喜欢数学在解题中的趣味属性。

调查发现,既有数学的狂热追求者,也有数学的极度反感者,更有无数的无所谓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喜欢或者讨厌数学的原因中,答案“精彩的课堂”排名第一,答案“教师的影响”排名第二。这不难发现,数学课堂不仅是传递数学的渠道,更是传承数学思想的主要阵地。所以构建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学的当务之急。

课堂是否高效,是否有效,关键看课堂是否能吸引学生,是否能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有效地教会学生,而这都取决于课堂是否有生态属性,一节有生态属性的课堂一定能吸引学生,一定能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会学生,所以,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构建“生态课堂”。

二、生态课堂的定义

顾名思义,生态课堂就是具有生态属性的课堂。将精巧的设计思想植入数学课堂,将逻辑性、重复性、层次性三大要素植入数学课堂,这种回归数学本质的课堂就是生态课堂。

三、生态课堂的三要素

1.要素一——逻辑性

逻辑性分两方面,一是课堂本身的设计要有逻辑性,即各环节之间有承上启下的关系,环环相扣,紧密结合。二是讲授的知识之间要有逻辑性,尤其像数学学科更是如此。两个逻辑性设计好了,课堂就显得很轻松,教学时间就很快过去了,学生也就喜欢了。

《图形的平移》一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体现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从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运动入手,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正是因为类似的运动比较多,所以数学给这个常见运动下了个定义。概念建立以后,自然应该讨论其性质,所以设计了“性质探索阶段”。为了加深知识的理解,所以设计了“性质应用阶段”,并且设计了由易到难的三层次问题,即第一层次是在方格纸中已知方向和距离画图,第二层次是在方格纸中已知对应点作图,第三层次是去掉方格纸作图。之后设计的“实际运用阶段”则体现了平移概念的实际意义。解释了为什么要学数学的问题。最后设计的“小结阶段”,用“1241”四个数字归纳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体现了一种简洁性。

2.要素二——重复性

波利亚说过:如果同一个问题反复地对学生有所帮助,那么他就会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重复是非常必要的。但重复并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应该是不同侧面的、不同视角的、不同背景的、不同组合的、相同知识点的重复。这样的重复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图形的平移》在“动一动”环节,设置了五个简单可行的试验,让学生重复理解平移的定义,并强化平移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同时也为研究平移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

《图形的平移》在“想一想”环节,设置了三个类似的问题研究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从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任意方向三个方面研究,既重复了教学重点,又让学生感受到平移方向的多样性。

《图形的平移》在“画一画”环节,设置了三个问题,虽然都是根据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作图,但要求也不相同。问题一是已知平移的方向和距离;问题二是已知某一点平移前后的位置,需要寻找平移的方向和距离,问题三是在没有方格纸的背景下作图。三个问题重复的是作图这一知识点,不重复的是问题背景,并且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有知识。

3.要素三——层次性

层次,指的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它反映和表现客观事物的发展阶段和矛盾的各个侧面,同时,也是作者思维流动发展过程的具体体现。

生态课堂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数学知识的层次性,即结合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理清每节课的知识顺序,进而设计出教学过程;(2)例题和练习的层次性,秉承先易后难的原则,结合学生希望获得成功体验的心理特征,例题和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具备严密的层次性。

《图形的平移》在数学知识上依据“生活实例—抽象概念—理解概念—探索性质—应用性质—回归生活”的知识体系设计而成。

《图形的平移》的设计,特别在“顺用”知识和“逆用”知识两个层次上狠下功夫。例如,在“理解定义阶段”,通过“动一动”环节,设置了五个简单可行的试验,充分“顺用”定义,让学生重复理解平移的定义,并强化平移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同时也为研究平移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通过“想一想”环节,又“逆用”定义,利用方格纸,研究三角形的平移方向和距离。为了突破此教学难点,方格纸的设计有效地降低了问题的难度,研究三角形的平移也比较合适,引入环节的流星就是点的平移,线段的平移也不是易错点。而三角形作为最简单的多边形,既是易错点,又能充分展示图形到点的转化过程。

《图形的平移》在“画一画”环节也是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作图题,既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平移的性质,又能通过精巧的、具有层次性的练习感受数学的发展过程。

生态课堂的真谛是课堂的回归,是数学知识本身魅力的体现,这就要求授课教师首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强烈的责任心,其次是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改革,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具有生命力,才能让学生、让社会认识到数学的魅力。

猜你喜欢

逻辑性生态课堂层次性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例说物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探析辨证论治的层次性
价值观层次性浅析
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及其多功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