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综合实践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5-08-11段吉祥
段吉祥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定位、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特别是如何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经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认识。
一、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本次课改的核心理念,我们要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即“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出发,要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的全部核心问题在于教师的每个策略,考虑的并非仅仅是自己怎样做,而是应该首先考虑学生怎样学,不是以教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过程,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去组织教学过程,即把学生为主体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又使教师为主导成为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保障。创设情景教学,以触动学生内心情感,“以情景促教学,以情景触内心”,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拓展延伸,了解课本直接涉及的知识,讲深讲透,教好教活。在新疆版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材中的《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一课中,结合周围的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水土流失、耕地减少等情况,给学生讲述沙尘暴的危害,经过鲜明对比,展示各种课件,学生直观地感觉到事实是如此的触目惊心,从而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主体和主导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成为教学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所以,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性是综合课的特点,也是区别于其他知识类课程的要点,要求学生在课上注意观察,理解知识,通过实践获取知识点,强调学生参与、操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掌握该课程的学习水平与课程标准,其次要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现状,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标准,这样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学到了知识,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不断尝试到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乐趣,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魅力,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多种手段如多色彩的板书、投影仪、电教片、课件等恰当地组合教学,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课堂评价、关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恰当的课堂评价既有利于教学,同时又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状态和程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寻找时机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学生进行亲密的交谈,谈学习、谈爱好、谈家庭、谈朋友、谈课外书等。对后进生加倍关心,对他们没有指责,只有鼓励,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一起探讨改进的方法,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只要你全心全意地关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失误,会遇到失败,那么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鼓励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些学困生,更是要注意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承受能力,尽量少用批评的语言和态度,多用鼓励和赞赏的话予以鼓励,加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正确引导学生发挥优点,改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一定要坚持“有模式,不唯模式”的基本观点,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元连生.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07).
[2]徐海荣.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