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惊,抑或越界(创作谈)
2015-08-11樊健军
文//樊健军
收惊,抑或越界(创作谈)
文//樊健军
在乡村,总有那么一些事件神秘得不可捉摸,既找不到令人信服的解释,亦无法窥破其中的秘密。那年,我在一所偏远的乡中学教书,儿子还不满一周岁。有次妻子要去另一个乡镇参加会议,由我照顾孩子。我同别的老师调换了课程,将全部心思集中在孩子身上。孩子很听话,不哭不闹,你逗他他就笑,给他喂吃的,他也很配合。但到下午他就开始不乖了,哭闹个不止,怎么逗他都安静不了。给他喂吃的,他连嘴都不愿意张开。我很是担心,孩子是不是病了?学校的一位老教师见孩子哭得不对劲,从我手中抱过孩子,察看了一遍孩子的手掌。孩子受惊了,要请人来收惊,老教师告诉我说。另一位年轻教师骑了自行车帮忙去请收惊的人,那人却不在家。后来一位年龄较大的女教师,说让她来收惊试试。她说如果真是受了惊吓,肯定会有效的。她这个办法也是别人教给她的,她女儿小时候也很容易受惊,每次收惊都得请人,次数多了那人就将收惊的法子告诉了她。她给自己净了手,泡了一杯茶,在掌心画了一道符,拿画过符的手掌在孩子的额头上印了三下。之后,才过了一两分钟,孩子就停止了哭闹,安安静静在我怀里睡着了。事情就是这么神奇。
我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不止一次,收惊的方式也是花样繁多,不是一种两种。有人用竹升筒盛了米,再用布将竹升筒罩住,收惊的人念过咒语之后,揭开布,米面上就会留下痕迹,有时是狗爪印,有时是鸡爪印。狗吓的有狗吓的收惊方式,鸡吓的有鸡吓的收惊办法。也有拿了孩子的衣服,到孩子家门前第一个十字路口,焚了香,拿孩子的衣服像扑蝴蝶一样,朝各个方向分别扑罩七下,之后扭身回走,中途不能回头看,到家把衣服给孩子穿上。
小时候,家里人总是警告我,不许到水边玩,不许到山脚下玩,不许到古树边玩。不能偷看别人杀生,不能看死者出殡。有动土建房的,也不能靠近。这种种不许,就是防止幼小的灵魂受惊,怕灵魂被惊走了,或者被什么妖魔鬼怪掳走了。
这许多的经历给了我一个抹去不了的印象,一个人的灵魂很容易脱离他的身体,很容易迷失,但似乎又很容易把它找回来。我又想,一个人睡着了,他的灵魂是不是也同时入睡了?如果没睡,他的灵魂在外游荡,为什么醒来时灵魂又会自动返回他的躯体,不需要收魂呢?
这些都同我的亲身经历有关。
收惊是行为艺术还是魔幻主义?
《行善记》同我的亲身经历扯不扯得上联系,我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我很希望同有故事的人交朋友,听他们聊天扯地。我混杂其间,有些像个暗探。我从他们的嘴边探听另外一些人的生活。我把收集来的素材整理,加上自己的虚构,就成了一篇篇叫小说的东西。我接触到的陌生人终究有限,所以总是渴望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人群。但我被一些东西约束着,无法放得更开,也无法走得更远。我也很惶恐,这么任性地渴望,我的灵魂是不是在越界?是不是进入了不该进入的区域?我的灵魂会不会受惊?需不需要别人来给我收惊?小时候父母的警告犹在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