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策略
2015-08-11刘军吉
刘军吉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小学数学中的美和生活中的美一样处处可见。它存在着简洁、统一、和谐、丰富、深刻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能不失时机地渗透美育,引导学生发现美、领略美、追求美、创造美,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数学中蕴含的美,而且能使学生在快乐的数学审美活动中陶冶性情,培养情操,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一、挖掘教材,让学生感受内容之美
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就充分说明美育的作用和价值在于培养一双善于观察美、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用心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美育因素,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美育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就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比如,用那简单的十个阿拉伯数字可以组成无限多的数;用那加、减、乘、除四个符号能准确地描述出客观世界中四大基本数量关系……这与绘画时利用三种原色可以绘出众多色彩缤纷的图画一样,是多么令人惊叹的简洁美!几何图形中的正三角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圆等,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圆满,那么协调,这是一种多么对称与和谐的美啊!圆的面积与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都运用了变圆为方的辩证思想,学生从中既感受到了逻辑的严谨,又看到了其中内在的美。教学时,如能充分挖掘教材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学生又何尝不把学习当作一种美的享受呢?
如一年级教材上册“数一数”所呈现的主题图是一幅“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校园画面,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人和物,使学生初步感知图中的人和物都可以用数来表达,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另一方面,结合画面内容,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教学中,把这种良好行为习惯融于数学知识学习之中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对老师的喜爱,更能激发起他们想学好数学的愿望,为今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做好准备。
二、借助媒体,让学生领悟形象之美
现代信息技术由于声形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可以使文字、数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使学生在美的韵律中学习知识,陶冶性情。因此,在教学时,要根据课程内容,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美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知识与艺术交融的优美情境,让学生在各种“有声”、“有色”的活动中产生美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领悟内在的美。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先让学生把圆剪成8等份,自己动手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再借用课件显示,把圆分成16等份、32等份后拼成的图形会怎样?如果使图形变得更接近长方形,该怎么办?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闭上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想象一下,如果把圆等分成64份,拼成的图形会怎样?如果等分成128等份,拼成的图形又会怎样呢……如果一直这样不断地等分下去,剪拼后的图形将是什么情形呢?把学生理解中的难点——近似长方形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动态过程,运用启发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激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陶冶了性情,并且感知到美、欣赏到美。
三、捕捉生活,让学生欣赏自然之美
数学源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同样,数学中的美不单单属于教材本身,而广泛表现于生活之中。如何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的数学美?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活素材,捕捉生活中所蕴涵的数学的美,展示数学美的巨大魅力和作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这个大花园,一起去感知体会。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课始,教师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环球旅行,如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金碧辉煌的故宫,高大的埃菲尔铁塔……,然后提问:这些建筑美吗?请你说说它们为什么美,再请学生找找它们的共同点。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因为它们是轴对称图形,给人们美的享受,课尾,让学生欣赏中国的民间艺术——剪纸,在学生一片赞叹声中,数学的对称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感知了生活中的“数学美”,美在生活中,美在数学中也就成了学生心中自然的感叹。
我们探究生活中数学美的素材,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寻找生活中“数学美”的物体事物,体现数学应用于生活,这样使我们既学会了数学方法,又提高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四、鼓励创新,让学生尽享创造之美
创造美是美育的终极目标,是对美的追求的最高境界。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独特的特点,它是反映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对美的追求一个重要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数学美有所感知并学会欣赏时,教师就应创造数学的审美意境,以启迪学生数学美的直觉,使学生将自己发现的“数学美”,融合自己的思想、感受、想象,创造出新的数学美。
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后,教师出示由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漂亮图案,让学生欣赏,使学生明白由几个简单的图形可以拼成漂亮的图案,从而激发学生想自己动手创造美的欲望。这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张方格纸,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利用学过的平面图形设计漂亮的图案,学生“创造美”的欲望进一步得到激发。在展示作品时,我们看到漂亮的房子、精美的手帕等,无不彰显着学生的创造思维,无不放射出“数学美”。当学生看到自己设计出来的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时,他们会感觉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同时也享受数学美带来的无限乐趣,享受数学美的魅力。正如美国代数学家哈尔斯说的:“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数学家创造了美好的新概念;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数学家像艺术家一样地生活,一样地工作,一样地思索”。
总之,数学中的美无处不在。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鉴赏美、体验美、创造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连云港市九里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