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行走在人间正道
2015-08-10詹勇
詹勇
路遥在小说《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的青春都像是人生的岔道口,充满了可能性与选择,也隐隐约约显现着未来的模样。因而,要理解一个人,要懂得他的现在,走近他的青春岁月,不失为一种明智而有效的办法。
1969年,20岁出头的王岐山来到延安。那个特殊年代,整个国家在大风大浪中沉浮,这些年轻人的命运是极大的未知数。面对磨难,人应该有怎样的抉择,迈出怎样的步子,是那一代人无法逃避的人生命题。品读青年王岐山的人生经历,带给人们的启示是深刻的。
今天,对青年人来说,“饥饿”恐怕是生活中早已缺失的词条。当年,王岐山等知青来到农村,开始土里刨食的日子。劳动的艰辛,日子的艰苦,让他们感慨“累了还吃不饱”,“知道饿是什么滋味了”。
然而,这并未成为王岐山的绊脚石。他在羊肠小道上研究如何运粪,他和大伙星夜劳作,把山泉水引入田里……“别给北京知青丢脸。”当年王岐山调解知青纠纷的一句话,今天听来依然有一股子劲——不向困难低头,勇于接受磨砺,并用自己的行动来作出证明。“少年心事当拏云”,进取的心气儿,蛮拼的闯劲儿,虽然隔着40多年的时空,不也是今天的年轻人不可或缺的正能量吗?
在那段岁月里,王岐山有一个精神标签——热爱读书,喜欢学习钻研。这对于他的人生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那个年代,不只是王岐山,很多有志知青都是背着满满一箱子书去上山下乡的。他们白天挥汗耕作,夜晚挑灯苦读。青年习近平也曾有过“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经历。如今,青年人早已远离了肠胃的饥饿感,对于精神的满足也有着各自的理解。每逢阅读日,不少媒体纷纷发表文章“劝学”。在这背后,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低头化”和“碎片化”的盛行,也是“捷径如此美好,读书如此枯燥”观念的盛行。青年人心灵的某种空与浅令人担忧。
回首青年王岐山所处的时代,读书之于年轻人远非精神享受那么简单。对天南海北的知青们而言,书本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脚下的土地,也把思想的光芒投向广袤的世界和无穷的未来。
在那段刻苦学习的日子里,王岐山进行着知识的储备、精神的砥砺,思考着个体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看似平淡的努力中,隐藏着他们人生乃至国家的命运转折点。在很多人把古籍付之一炬时,在很多人嘲笑读书“屁用不顶”时,那些手中紧攥着书本的青年人,那些保持思考姿势的青年人,以沉潜的状态,做好了迎接时代巨变、搏击改革潮流的准备——无论任何时代皆会是如此。
我们知道,王岐山的青年时代,经历了历史学、经济学等专业领域,经历了陕西省博物馆、社科院、国家农委等多个部门,“跨界”特点鲜明。每次他都能很快进入状态,不管在哪儿都干得风生水起。日后,他走上更大的舞台,从防范广东金融风险、抗击北京“非典”、筹办北京奥运会,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再到挑起中纪委大梁,力推反腐倡廉、从严治党的新气象,也是如此。他之所以有如此强的“穿透力”,把个人的情怀交给国家的命运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他坐得住历史研究的冷板凳,也能在经济改革的众声喧哗中探寻方向,还葆有倾听各方意见的虚怀若谷。他的书本里有国家命运。正是这一点,给了他远行的底气和力量。
诚然,今天的王岐山之所以受人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反腐和廉洁政治建设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也牵动着海内外关注的目光。那么,青年王岐山为今天的政治生涯埋下了怎样的“伏笔”?
严于律己是一个答案。作为高干家的女婿,他生活朴素到近乎苛刻;作为局级干部,他身上的“官气”太过稀薄,以致在干部门诊遭到护士的奚落;作为中央工作人员,他拒绝地方官场陋习,让顶着酒杯跪地的干部灰头土脸……所有这些,让人看到了一个青年干部顶天立地的正气,感受到了权力的谦抑,更感受到了一个“堪当大任”者对民众发自心底的敬重。这,正是走好从政之路的坚固基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总有一些崭露头角的青年官员,很快就变得圆滑世故,精通潜规则,把自己改造得“会做人”“会来事”。他们缺少的不是才能,不是机会,而是坚持原则、守住底线的定力,是敢于说不、激浊扬清的勇毅。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十八大以来,气势如虹的正风反腐,不正是基于对腐败现象零容忍的逻辑起点吗?不正是为执政党乃至整个社会扫除积弊、涵养正气吗?从当年嫉恶如仇的“岐山”,到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老王”,他踩着不变的步伐,一直行走在人间正道。
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境遇,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不管走多远,不管去向何方,只要选择了奋斗、选择了关怀、选择了正义,生命就能不断向理想的境界挺进。这或许正是“青年王岐山”给予今天年轻人最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