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吹响号角科学用药助力农药零增长绿色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
2015-08-10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记者汪洋蒋政
第3131311届中国植保“双交会”专题报道
第三十一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吹响号角科学用药助力农药零增长绿色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
①第三十一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在安徽合肥举行。
□《中国农资》记者汪洋蒋政
②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陈生斗(左一),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巡视员陈友权(左二),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主任孙正东(右二),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江洪(右一)共同按亮水晶球,拉开本届植保“双交会”帷幕。
③与会领导与嘉宾参观企业展位。
11月22日至24日,第三十一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在安徽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次大会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厦门凤凰创意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了全国各地植保部门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大会以“科学用药,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为农药药械生产企业、经销商、植保部门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相互交流与交易的平台,促进信息交流,加快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重大病虫防控和农药减量使用,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推进现代植保发展,服务现代农业,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大会参展规模再刷记录。据统计,今年参展企业近1200家,覆盖农药制剂、原药、新型药械、农资电商、机械包装等领域。大会设有标准展位1005个、特装展位230个、微型展位190个,折合标展3400个,展位面积83000平方米,共有15万余人参会。其中,涉及绿色环保农药、植保机械、农资电商等方面的展台普遍受到欢迎。部分知名化肥企业在现场也有亮相。
提高“两率”唱好“四部曲” 农药“零增长”扮主角
此次大会以“科学用药,绿色发展”为主题。农药减量、科学用药、“零增长”等词汇频繁出现在植保“双交会”现场和各种会议当中。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巡视员陈友权在22日下午举行的信息发布会上强调,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主要靠提高农药“两率”:一是通过促进农药创新、改善施药机械、发展专业服务、加强科技研究等提高农药利用率;二是通过推广绿色防控、发展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提高农药替代率。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陈生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实现农药“零增长”目标需唱好“四部曲”:一是做好病虫害监测预警,掌握最佳防治时期;二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用量;三是推广农药施用技术,实现科学安全用药;四是推广新型植保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零增长”背景下,许多农药企业为实施农药减量施用做出很多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创新农药减量及科学使用的新机制,首创组建“农博士农事服务联盟”植保新模式,扶持组建打药队。借助植保无人机、高工效施药设备以及配合使用符合生产绿色农产品标准的高工效低容量专用药剂,大幅度减少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同时,鼓励打药队使用大包装农药,并多次重复利用包装,大幅度削减废弃农药包装对农田的污染。
此外,一些农药企业纷纷优化各自的业务板块,有的是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开发新的增值业务,例如全程植保服务;有的是优化产品品种,加大渠道建设和产品推广,集中精力专注重点、热点产品。“虽然今年企业产品缩减了2/3,但业绩却增长了30%,明年准备进一步将产品压缩到10个以内。”某农药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农药‘零增长’不是不用药,而是改变用药结构、使用方式,从而提高使用效率。”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孙叔宝评价道,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需要新的科技支撑和新的物化技术的运用,比如无人机防治、统防统治等。此外,指导农民安全科学地使用农药也很关键,培训农民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过程,目前来看还需要提速。
“互联网+”浪潮翻涌 农资电商火热依旧
2015年通常被称为农资电商元年。当然,今年的植保“双交会”也不会缺少这一元素。
农商1号在第6展馆完成了自己在植保“双交会”上的首秀。虽然是大会的“新面孔”,它受到的关注度丝毫不亚于旁边的展厅。农商1号吉祥物果果在活动现场积极与观展人员展开互动,吸引了大批人前来合影留念。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开展当天,现场注册会员高达1000多人,前来咨询人数更是多到无法统计。
农一网延续上一届风格,举办第二届农资电商“光棍节”。在展厅外围,60名身穿红马甲的工作人员向观众发送农一网的内刊,为互动造势。展台前,“农一网县域工作站”被多次提及,很多客户都前来咨询。同时,在农资电商“光棍节”期间,农一网以11个超低价爆品为核心,数百个品种的农资产品参与促销,吸引了很多参会人员前来下单。据农一网副总经理张福宽介绍,农资电商“光棍节”期间,总交易高达1347万元。
另外,在植保“双交会”期间,农资“互联网+”总裁峰会、2015年中国农资互联网大会和第二届农资互联网大会同期举办。随着认知的深入,农资人对于农资电商的态度趋于理性。云农场执行总裁田丰认为,炒作概念不是长久之计,理清模式和扎实做事才是王道。云农场作为集农资电商、农产品定制与交易、农村物流、农技服务及农村金融等领域为一体的农业互联网高科技集成服务商,在大会上提出的“一体、两翼、多羽”农业模式受到现场热议。据田丰介绍,云农场建立农业种植一体化商城,建设村站服务中心和农场主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线下推广服务体系和定制化农场主综合服务体系,真正为农民服务。并且,未来的云农场将建设生态链及生态圈,实现种地娱乐化、农场企业化,真正服务亿万农民。
走高效、绿色、安全之路 绿色农药迎来发展春天
农药产业健康发展一直都是业内人士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我国的传统农业也正在向高效、绿色、安全方向转型。近年来,一批优质、高效、低毒的绿色农药为我国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了重要保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开发低毒安全农药,实现生态环境友好成为最优选择。”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钱旭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现有已知危害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达千余种,所以杜绝使用农药非常不现实。”他认为,未来绿色农药的发展应该是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有机融合,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生相伴,而不是相互取代。将来农药不再是污染环境的祸首,而是保护环境、灭除害物、保障人类和环境健康的有力武器。
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兆云也高度认可这一观点。他认为,绿色食品需要绿色农药,绿色食品市场必将成为绿色农药发展的一片“蓝海”。他指出,2014年我国绿色食品国内销售额达到5480.5亿元,出口额24.8亿元。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1.6亿亩,绿色食品产地检测面积达3至4亿亩。“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们打造农药绿色品牌的信心。”
记者走访展会企业时发现,一些农资企业在产品设计和效果防治方面都越来越重视和凸显产品的绿色、高效、环保等特点。“生物菌产品的春天来了!”海南金雨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解晓燕介绍说,公司主要代理、生产的哈茨木霉、厚恒孢子生物制剂产品、枯草芽孢杆菌产品坚持倡导以菌治菌的理念,在防治土传病害、修复土壤、促进作物生长方面取得丰厚的成绩。中润美好家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皮特告诉记者,前期走访山东、福建一些果园、菜园和温室大棚发现,目前土壤酸化、土壤板结、土传病虫害等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检测并分析土壤现状,对症解决问题?如何调整种植模式,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水肥利用率?针对一系列问题,他表示,公司的做法一是将与中国农大合作联合进行种前检测土壤;二是设计和提供先进的滴管设备;三是开展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四是提供具有科技含量的植物营养产品。
让农民体面地劳动 新植保器械受追捧
邓勇一直都在说话,即使他的嘴唇已经干裂。作为河南省安阳市某家航空植保企业的业务经理,他在此次植保“双交会”上一直都在向来往的客户介绍、推荐自家的植保无人机。因为场面实在太火爆,他连喝水的机会都没有。“客户非常关注无人机的价格、质量、飞行时间、覆盖范围以及操作难度。”邓勇介绍道。
记者发现,新型植保机械在此次大会上受到热烈追捧,几乎每家植保机械企业的展台都被围得水泄不通。多旋翼无人植保机、高地隙水旱两用喷杆喷雾机、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无人机、自走风送式果园喷雾机等中大型药械成“明星产品”。
展会现场,一台高地间隙高秆作物喷雾机吸引了沈阳农机零售商汪新的注意。他用手机对着机器的发动机、药箱等核心部位拍照。“种田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中、大型植保机械的用处就越来越广泛。我得拍下来回去好好研究一下。”他说。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以背负式手动、机动喷雾器和部分担架式喷雾机等施药机械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劳动需求,特别是种田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新型高效植保机械需求旺盛。在国家下发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要“推广新型植保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实现减量控害制目标”。
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钟天润告诉记者,农业部明确提出,着力改善植保物质装备条件,因地制宜装备大中型高效植保机械,鼓励有条件地区发展无人机、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防治病虫害。进一步做好新型植保机械产品及其使用技术开发和试验、示范与推广,全力服务好农作物重大病害防控和农药减量使用。“植保机械装备水平的提升是实现现代植保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根本出路。”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