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组织”时代:自媒体的江湖论道
2015-08-10
不受组织的约束,在规则框架内独立表达,是自媒体的动力之源。在这种力量的驱动下,尽管商业前景目前看来并不明朗,但自媒体的探索不会停止。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新媒体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从等着看媒体播报新闻到个人即时的信息分享;从报纸、电视、广播到网络、手机、“双微”;从“媒体一个人”的单一传播模式到“个人一媒体一个人”的网络传播模式……“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已经来临,可是,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自媒体”又一春
早在2003年,“自媒体”的概念由美国新闻学研究者提出,简单说就是普通大众借助数字科技手段,像媒体一样生产并传播内容。
当时,博客作为最新潮的互联网应用正风靡全球——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在网上开通一个博客,并上传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这意味着,博客这个“媒体”发布的内容,可以实时发行到全世界任何一个有互联网的地方,而在此之前,这显然不是个人能轻易做到的事情。
“自媒体”的概念,在博客风潮下诞生并在全球被热捧,被很多人看作是一种可能颠覆传媒业生态的新兴力量。中国鼎盛时期有过上亿数量的博客,一批博客作者因此走红,但热闹不过两三年,博客渐渐归于沉寂。此后,数字科技的每一次革新——从以Facebook、Twitter为代表的互联网社交应用的风行,到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勃兴等,都会引发出新一波在各种新平台上对“自媒体”的积极实践和美好憧憬。
在中国,眼前这股热潮的背景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过去两三年来微博和微信两个互联网社交应用风生水起。过去大众媒体始终无法满足一些分散的小众需求,如今,自媒体可以借助互联网上的社交工具,低成本地聚集起这些需求。除了基于微信公众账号的自媒体形式,常见的还有微博、App(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应用程序)乃至网络视频等类型,也有自媒体同时运行以上多种形式的。通过用户简单的关注和下载等操作,“自媒体”就能与其订阅者紧密相连,把内容快捷地推送到他们眼前的电脑或手机屏幕上,完全不需要中间环节。
最新的这一波基于各种互联网社交平台的“自媒体”,与既有的媒体形态相比,最显著的进步,在于能直接“见到”读者。大大小小的领域里,用自媒体来实现个人品牌提升、职业资源维系等价值的人,正在涌现,并且越来越多。
“蠢到没朋友”的自拍和转发
新媒体时代,自拍和转发成为参与网络生活的必要手段。对如今的网民来说,自拍是一种态度,转发是一种心情,刷朋友圈是一种时尚。吃饭不发个自拍美图,饭都吃不好,有什么热闹事不转发一下,总感觉主角没有出现。
于是,各种各样“蠢到没朋友”的自拍和转发频频现于网络:在亲戚的灵柩前微笑自拍的“熊孩子”,在同事救火时臭美摆拍的消防员,未经调查核实就肆意传播的假消息,仅凭一时情绪就随手按下的转发键……
最近,由自拍引发的网络争论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西安凤城医院医生在手术室的自拍照被网友微博爆料,后被大量转载并引发热议。反对者的声音将事件推升到紧张的医患关系层面,理解者的观点强调病人知情和医生辛苦。
种种新媒体传播中的伦理失范现象表明,新媒体在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方便和迅捷的同时,高度自由的传播环境也考验着每个传播个体的素养。在喧嚣的纷扰背后,是时候该冷静下来思考:我们真的准备好迎接新媒体时代了吗?
自媒体审核 谁来当“判官”
传统的媒体形式,几乎都有一套“写作者-编辑-审查者”的内容生产流程来确保媒体生产内容的公信力和安全性,但对“自媒体”而言,这些角色都由一个人来完成。
一方面,“自媒体”因此拥有了更宽松的尺度和写作自由,但另一方面,自媒体作者必须自己拿捏分寸。不过,由于自媒体都是附属在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各种平台上,某种意义上,平台运营商即担任了“判官”的角色。
在中国,平台商通常是通过关键词过滤等技术手段加入工的方式来审核内容,一般不会与发布者沟通,发布者只能自行揣摩。有时候,这种方式也会有一些误伤。
众说纷纭的“钱景”
在绝大多数人还只停留在把自媒体作为一种个人价值提升或个人兴趣发展的方式时,这条路上走在最前列的少数人,已经彻底将其当成谋生之道。为了自由创作而离开组织,这样的人,现在已越来越多,而“自媒体”为其提供了独立生活的可能性。
至于自媒体的商业潜力,市面上充满了乐观估量,但也有一部分专家认为,像博客时代一样,也许会有一批人在这波潮流中脱颖而出,但就整体的商业模式而言,本质上“微信公众账号就是当年的博客、App就是当年的电子杂志”——曾被外界寄予很高的商业价值期待,“盛世”过后都会趋于没落。不过,探索并不会因此而停止。
专家点津一:培养媒介素养,任重而道远
新媒体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伦理失范问题,首先与新媒体独特的传播个性密切相关。新媒体的传播过程具有传播主体的隐匿性、传播渠道的开放性、传播方式的去中心化、新媒体使用群体的媒介素养偏低等特点。
在文明演进的过程当中,新的文化载体刚出现时往往带有边缘化的特征。社会主流的科学、文化、教育、出版资源在互联网上积淀不深,这就导致新媒体领域情绪化的表达较多。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我国的新媒体使用者中,青少年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占据很大的比例,他们缺乏社会经验,信息识别能力偏低,很容易成为虚假信息和极端情绪的传播者。
对于新媒体传播来说,最迫切和现实的问题是提高所有使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个体的素养,包括媒介素养、道德素养和公民素养。其中,媒介素养的核心是人们要意识到网络是一个媒介和大众传播的平台,它与我们日常沟通和交流的环境有着质的区别。
媒介素养的培养是要每个个体充分了解新媒体,要认识到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性。首先,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都是有限的,而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则在以“超音速”飞驰。信息传播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往往是人们难以预料的。
其次,传播主体的复杂化决定了我们要“兼听则明”,而不是“偏听偏信”。对于个人微博和微信的转发、分享要抱有谨慎的态度。即使是加“V”用户发布的消息,也应慎重对待。这里要注意,所谓的加“V”只是网站管理方对其身份的背书(票据背面的签字或图章,多指支票),并不是对其传播内容的背书。他的身份是真实的,但是他本人也可能成为谣言传播和情绪发泄的节点。
道德素养是一种伦理要求。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存在价值判断。传播是人类的一种交际行为,自然难以摆脱道德或者伦理的评价,其中包括传播行为的实施和社会效果评价等。也就是说,人类传播道德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而道德和伦理无非是向善致美、惩恶厌丑。在任何时代,道德要求都是人类社会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关于公众媒介素养的提高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专家表示“任重而道远。新媒体是一个新兴事物,提高公众媒介素养是全社会的责任。这个过程可能是痛苦的,我们需要在错误中成长。在经历过错误之后,每一个在互联网上传播内容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谨慎。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试错,我们共同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然后共同成长。
专家点津二:从我做起,把好传播每道关
新媒体传播是分级传播。网络上的一次传播可能是一种无意识行为,二次传播也可能是个人的情感宣泄,到了第三级甚至第四级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分享和转发负相当的责任。
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播涉及多种类型的个体:一是普通的网民,二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经验、人脉资源的专业人士和各官方机构,三是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媒体。想要更好地迎接新媒体时代,这三者都要从“我”做起,把好传播的每道关。
此外,很多网络传播事件真正被放大,还是媒体在发挥作用。网络媒体、论坛、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都在起着重要的二次传播的作用。如果说培养普通网民的媒介素养任重而道远,专业人士、官方机构的理性表达可能很必要,那么媒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则应当更加强烈。
我们要时刻追问,如果第一道关失守了,那么第二道关有没有守住?第二道关失守了,那么第三道关有没有守住?要想建设好这个新媒体环境,必须依靠大家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