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星逐日“学霸”眼中的天文风景

2015-08-10陈海滢

大众摄影 2015年8期
关键词:彗星天文学霸

翻开本期作品专题,您可以发现,

这些作品都是拍摄天上的景物:星星、太阳、月亮。

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处于不同状态,表现天象的同时,

镜头也纳入各地的风景。这些照片的作者,

大多是来自清华大学的“85后”、“90后”在校生及毕业生,

生于1981年的陈海滢从学生时期开始爱上摄影,

在这个群体中他“算是年龄比较大的了”。

由于多数成员的理工科背景,实验和实证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思维习惯,

在工作或研究中如此,生活中和摄影创作中也是这样,

他们的拍摄很有特点:根据天体的运动规律,结合互联网提供的各类信息、软件、手机APP寻找拍摄地,对拍摄效果进行预估和计算。

所有这些照片都不是偶遇所得,而是经过精确的计算才拍到,

需要将天文、地理、气候、光学等知识落实于每个具体拍摄方案中,

简单的计算可能是关于太阳和前景的比例,

复杂的则要预估下降中的飞机与上升中的太阳在何处重叠……

这种拍摄渗透着科学思维,惊叹星月之美的同时也像是在做实验,

视觉奇景背后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元素:探索与实证。

在这里,摄影把科学与审美结合在一起。

长城上的彗星 章佳杰 摄

北京古北口

焦距85mm,ISO1600,F4.0(地面F2.0),120秒

我一直想拍摄彗星和长城在一起的画面,2014年底,爱喜彗星(Comet Lovejoy, C/2013 R1)经过地球夜空,为此我构思了几周。通过Google earth查询地形地貌,找到走向合适的长城,又通过虚拟天文馆(Stellarium)软件计算不同时刻彗星的方位和高度,确定最终的拍摄地点和拍摄时间。为拍摄清晰的彗星,需要进行长时间曝光,为此使用了赤道仪跟踪。由于天空和地面亮度差别很大,在拍摄时进行了分别的曝光,最后进行曝光合成。

猜你喜欢

彗星天文学霸
出发!炸掉那颗彗星
彗星
惊呆了 真正的学霸竟然都是“玩”出来的
我是『学霸』
“学霸”进行时
一群“玩”天文的痴迷少年
学霸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