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2015-08-09肖慧华张翠蓉李林
肖慧华 张翠蓉 李林
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肖慧华 张翠蓉 李林
目的 观察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n=32)和常规针刺治疗组(n=28),分别采用热敏灸疗法和常规针刺疗法,2组均配合常规护理措施,每天1次,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d,并在3个月后随访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改变情况。结果 热敏灸组32例,共治愈17例,显效10例,显愈率达84.38%,好转5例,无效0例;常规针刺组28例,共治愈9例,显效11例,显愈率达71.43%,好转7例,无效1例;热敏灸治疗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随访观察,热敏灸组显愈率为81.25%,而常规针刺组显愈率则为57.14%;2组随访3个月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下腰痛等指标评估改善显著(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疗程短,无痛苦,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热敏灸;针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1],目前该病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2种。手术疗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解决患者的病痛,但要求要有手术的适应范围,且手术有一定的创伤性。针灸疗法是非手术疗法中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具有风险小、费用低、疗效显著等特点,易被患者接受[2]。
热敏灸疗法是[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陈日新教授课题组最新的针灸科研成果,是一种以艾灸“腧穴热敏化”激发经络感传,从而促进经气运行、使气至病所,进而大幅度地提高临床疗效的全新艾灸疗法。本研究使用这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2组。其中热敏灸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3.13±11.48)岁;常规针刺治疗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2.96±10.47)例。2组患者均以40~60岁为最多,病程以4年左右为最多,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为:(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3)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4)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膝腱、跟腱反射减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椎体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以上以(2)、(3)、(4)为基础依据,可伴其余项。
1.3 纳入标准 符合前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年龄在20~65岁之间,且患者体表可探查到热敏化穴位。
1.4 排除标准 髓核突出引起严重神经功能障碍者、马尾神经受压及有其他手术指征者;治疗中接受其他治疗方法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针灸排斥或不配合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1.5.1 热敏灸治疗组
(1)体位:取俯卧或侧卧体位。
(2)热敏化穴位探查:充分暴露背、腰、骶、下肢,在患者背、腰、骶、下肢,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灸局部发生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或其他非热感觉等热敏现象时,此点即为热敏化穴,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热敏化穴被探查出、标记。
(3)热敏灸的治疗方法:分别在每个热敏化穴上实施悬灸,直至热敏现象消失为1次施灸剂量。对热敏化穴位完成1次治疗剂量的施灸时间因人而宜,一般从5~100min不等,标准为热敏化穴的透热或感传现象消失,每天1次,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d。
1.5.2 常规针刺治疗组
(1)体位:取俯卧或侧卧体位。
(2)热敏化穴位探查:同热敏灸治疗组方法。
(3)夹脊温针灸治疗方法:选用第12胸椎至第5腰椎夹脊穴及患侧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昆仑穴。用35号毫针针刺,平补平泻,留针时在针柄上穿置1壮长约3cm的艾卷施灸,直待艾条燃尽,除去灰烬,再取针,完成1次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d。
2组患者均嘱其避风寒,调情志,清淡饮食,防止烫伤。治疗观察期间,不允许加用其他治疗本病的相关药物及治疗方法。如患者在治疗期间病情加重,或发生其它病症,或失访,或放弃本治疗方法,或改用相应的综合治疗者则退出实验。
1.6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5]。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日常生活;显效:腰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50°~70°;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继续加重。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热敏灸治疗组大部分患者在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病症均明显改善,其中有8例在治疗不足10次即达到临床痊愈的标准,均纳入统计。2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组随访3个月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热敏灸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下腰痛、腰酸和麻感、步行能力、直腿抬高试验、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卧位转身、站立试验、身体前倾试验、膀胱功能等日常生活质量和疼痛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见表3。
表1 2组疗效比较(n)
表2 2组随访3个月疗效比较(n)
表3 热敏炙治疗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下腰痛评估量表评分指标比较(±s,n=32)
表3 热敏炙治疗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下腰痛评估量表评分指标比较(±s,n=32)
注:所有观察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aP<0.05
观察指标治疗前治疗后下腰痛2.41±0.431.86±0.39a腰酸和麻感2.69±0.712.12±0.68a步行能力1.83±0.421.49±0.39a直腿抬高试验1.89±0.411.55±0.35a感觉障碍1.76±0.321.34±0.33a运动障碍2.09±0.591.77±0.58a日常生活能力1.60±0.311.45±0.33a卧位转身1.58±0.301.25±0.28a站立试验1.77±0.781.49±0.75a身体前倾试验1.64±0.311.31±0.29a膀胱功能1.42±0.251.22±0.21a
3 典型病例
患者刘××,女,47岁。2011年11月6日入院治疗。主诉:腰腿部疼痛5年,加重5d。2008年11月左右,渐起腰部酸痛,伴右下肢酸痛不适,经医院CT检查,示L4~5椎间盘向右后突出4mm,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其后,腰腿部疼痛反复发作。5天前因劳累复发腰部酸痛,伴右下肢后外侧放射痛,腰部辗转不能。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50°阳性,皮肤痛温觉正常,膝腱反射正常。复查腰部CT检查,示L4~5椎间盘向右后突出4mm,L5~S1椎间盘膨出,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时腰阳关穴、三阴交穴及右侧委中穴处探查到腧穴热敏化现象,故先取腰阳关穴和右侧委中穴施行两点温和灸,5min后患者感两施灸点有热感相连成带状,持续15min后渐次减弱消失。后取阴交穴施行单点温和灸,2min后出现热感向两侧腰际传导,10min后呈带状绕腰腹1周,持续20min后热感回缩至阴交穴,且局部皮肤出现灼热感,停灸,则完成1次治疗。治疗后患者腰腿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腰部活动改善。连续治疗4天,症状消失,达临床治愈标准。随访观察3个月无复发。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常因风寒湿邪外袭或外伤、劳损等导致局部经络痹阻,经络不通则局部疼痛不适、功能受限[6-7]。艾灸能温经通络,散寒除湿,散瘀行气,而热敏灸疗法取疾病在体表的新类型反应点—腧穴热敏化来治疗,并采用个体化的灸疗剂量,充分激发经络感传,使气至病所,故能收到显著的临床疗效。
陈日新[8]认为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某些腧穴会发生敏化,其中腧穴热敏化是一类新的敏化类型,热敏化腧穴对艾灸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且极易激发循经感传活动,产生“小刺激大反应”的临床效应,而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的或表面的温热感。腧穴热敏化的最佳刺激为艾灸热刺激,也是灸疗的最佳选穴,疗效远优于常规静息态经穴的针灸疗法,表明灸之要,仍然是气至而有效[9]。
本研究结果表明,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热敏灸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且疗效稳定,减轻疼痛和改善患者运动能力等生活质量指标明显。热敏灸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相比,无痛苦,操作简便,患者接受程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宋文阁,赵学军,傅志俭,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5,1(1):34-39.
[2] 罗胜,罗思文.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 2005,21(6):10-14.
[3] 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 鲁玉来,刘晓光.腰椎间盘突出(第三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6] 张奇,刘春雨.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36):150-151.
[7] 刘焰刚,赵吉平.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3-4.
[8] 陈日新,陈明仁,康明非.热敏灸实用读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13.
[9] 陈日新,熊俊,谢丁一.中医外治疗法百病丛书-热敏灸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0-1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1.102
江西 330006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肖慧华 张翠蓉 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