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与发现

2015-08-07东郭南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15年7期
关键词:蜻蜓虫子飞翔

东郭南

我有一个朋友,每一次我们去野外游玩时,他都特别喜欢去寻找那些墓碑,认真地察看上面的碑文。他说,从那里能找到对历史的记录。有时在某些古迹遗址之中找到一些残缺的碑文或雕刻,或者一两块形制特别的砖石,他也能够研究半天,然后根据找到的线索查找资料,还原一段过去的故事。他写了很多这方面的散文,知识丰富,文字优美,我戏称他是文化的“拾荒者”。

我突然想到台湾作家三毛。她在一篇文章里写到她小时候读书时,老师问大家的志向,她说自己想做一个“拾荒者”,能从一堆垃圾中找出可利用和卖钱的东西,是多么快乐的事。后来,三毛成了一位环游世界各地的行者,一位有名的作家。

你见过拾荒者吗?就是街头巷尾那些捡垃圾的人,他们跑到每一个垃圾桶前去翻找,从一堆垃圾中找出可以卖钱的物品,积攒起来,然后拿到废品收购站卖掉。我总结了一下,他们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一是他们翻找得极为认真,并且以他们的眼光来判断那些废物是否有用,一些我们认为毫无用处的废品,在他们眼里都是可以换钱的好东西。二是他们积少成多,虽然劳累,但也勉强可以贴补家用。

早些年经常会听到一些报道,说某地某人捡垃圾发了财,成了“垃圾专业户”,成了“垃圾王”——当然我们都知道,一点点从垃圾桶里捡拾垃圾是不可能发财的,他肯定是在捡垃圾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找到了门道,变捡拾为经营,变零拾碎捡为收购,于是把生意做大了。另外一些人,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看出了商机,学到了门道,不用再自己去实践捡垃圾,也懂得了如何经营垃圾收购生意。

说了这么多,你明白我要说什么了吗?我们写作文,最需要的就是观察和积累——观察的范围很广很大,不仅仅是观察一只蚂蚁、一棵植物那么简单,我们还应该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这些都是我们写作的素材。我们要像拾荒者一样,从一堆素材中,用你独有的眼光,找出有用的东西,写进你的文章里。有观察才有发现,有观察才有思考,而有了思考,你的作文才能有灵魂。当然,你想要有更高的成就,那就要向前人学习,向文学家们学习,少走弯路,写出更好的文章。就像我的朋友,他不可能仅仅因为喜欢寻找石碑、阅读碑文就能成为散文家,他还向那些更了不起的文学家们学习,勤奋写作,终有成就。

写到这里,似乎把观察之于作文的重要性说完了。接下来,我想说说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拾荒者从垃圾堆里翻捡出值钱的东西,我们从生活中观察到有用、有趣、有启发的事物,这是实践,是直接观察。“垃圾专业户”们从别人那里知道哪些垃圾有用,能卖多少钱,懂得了行情和门道,我们从前人的作品和实践中获取知识,得到启发,印证我们的观察,提升我们的思考,这是学习的过程,是间接的观察。你看,直接的观察培养我们的感性认识,间接的观察提升我们的理性认识,两者缺一不可。相信很多同学读过法布尔的《昆虫记》,读完之后,虽然读者们没有亲自去观察过那些昆虫,但肯定会对作者笔下的各种昆虫有一个不错的认识,这就是间接的观察,其实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如果你有机会亲自观察某些昆虫,再对比一下法布尔的描述,也许会有更多的发现,这就是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相结合的效果。

我在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他出版了一本散文集,叫作《隔岸灯火》,看看他那些散文的题目,就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细雨和记忆中的黄栀子》

《白鸟》

《两种生意同时做》

《竹篮》

《捡一块青砖》

《夜访铁城》

《寂寞的坟碑》

……

从这些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关注一些细微的东西,而这些细微的地方,正是能打动读者的地方。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这些标题,凭自己的经验想象一些情景。下面我们拿其中一篇短文来学习一下。

伤心的舞蹈

一只蜻蜓,不知什么时候飞进我的屋子。它无法从纱窗飞出去,夜间听见它“扑扑”地飞。(文章一开头,写一只蜻蜓飞进了屋子,然后无法飞出去了。这里面有故事,蜻蜓的故事。把蜻蜓的困境交代出来了。“夜间听见它‘扑扑地飞”,往深了想,这里面有一种生命的痛苦体验。)

我对虫子素来不怎么关心,这自然包括蜻蜓在内。有一些虫子我甚至十分憎恨,但蜻蜓是不在其中的。小时候我有过捉蜻蜓的经历,体验那种小心翼翼从后面袭击的欢乐。在田野里、晒坪上,各种颜色的蜻蜓在低低的天空翔集是十分精彩的。(荡开一笔,写自己对虫子的感觉。这类闲笔作用很大,它把文章情感的空间感拓展开了。)

飞入我屋子的这只蜻蜓死了,它没有能够重返大自然。(这一句,读起来是不是有点儿沉重感?虽然是一只小虫子,但它也是有生命的。直截了当地交代了蜻蜓的结局,不留余地,读来有一种受打击的感觉。)我的居处树多草盛,常有虫子什么的飞进屋来。前不久我还放生了一只牛角虫(这大概是俗名,学名我不知道)。这一只蜻蜓我起初没有注意到,或者说注意不够,只恍惚知道有东西进来了,“扑扑”地响,恰好那时是夜晚,睡意袭击着我,我恍惚听到有什么东西在“扑扑”地飞翔。(起初,我们对虫子这么微不足道的东西,是不在意的。)像是在挣扎,又像是在示威。(你能从一只虫子的飞动声中,听出它的挣扎或示威吗?这是拟人的写法,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赋予了一只蜻蜓,这样一来,一只蜻蜓的生命,就有了与人的生命一样的分量。)

我是在书桌的边缘发现它的。它大概飞累了,从墙上滑落,跌在书桌上。我不假思索地拿起它,轻若无物,这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心头为之一沉。(作者为什么会“心头为之一沉”呢?这里有作者的情感。)这哪里是蜻蜓? 分明是一片薄如蝉翼的秋叶。但它确实是蜻蜓。它透明的羽翼、修长的腰身明明白白地告诉我:它是一只蜻蜓,一只死去的蜻蜓,一只死去的蜻蜓的躯壳。原来,它跌落后蚂蚁便围袭了它,蛀空了它的躯体,只留下一副躯壳和无法享用的一对羽翼。(对死去的蜻蜓进行细致的观察。从最初对蜻蜓的不在意,到这时的细致观察,这里面有作者态度的变化。)

我把这只死去的蜻蜓带出门去,我想:这飞翔的精灵将永远地告别天空了。(注意这时作者的情感。“我”对蜻蜓,这时候有了一种理解,有了一种尊重。)

轻轻地张开手,让蜻蜓垂落,但蜻蜓并没有马上垂落,它还依恋天空,默默地在空中飞翔了一会儿,像孩子们折叠的纸飞机。

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空空的蜻蜓仍然在飞。这是怎样一种奇观啊!

这,会不会是它告别天空的仪式?会不会是它最后一次伤心的舞蹈?

在浩渺的苍穹下,是不是也有些什么东西,活着的东西,没有了灵魂,没有了感觉,空空荡荡地仍然在走?(最后这两段抒情,读来有一种震撼。当我们不再把蜻蜓仅仅看作一只小虫子的时候,当我们对这飞翔的生命投以尊重的目光的时候,我们的情感也会发生变化的。对一只死去的蜻蜓的观察,霎时上升到了对生命尊重的高度。)

(选自《隔岸灯火》,何述强著,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初学写作文,我们的观察可能会比较狭窄,一般都从我们身边的事物开始进行。其实,就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开始,慢慢学习观察,写出我们对生活的发现和感悟吧!

猜你喜欢

蜻蜓虫子飞翔
飞翔(上)
幸福的虫子
吃虫子的花
蜻蜓
蜻蜓点水
爆笑虫子
请不要随意捉虫子!
蜻蜓
飞翔的鸽子
好梦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