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烧掉祖父日记背后
2015-08-07东方小四
东方小四
鲁迅在中国杂文界的地位,怎么高评都不过分。他智识过人、行文冼炼、犀利透彻等等,当然,有时也不免失之于刻薄,譬如说,他从文字到现实都践行了“一个也不饶恕”。
鲁迅在性格上颇似他的祖父周福清,骂起人来深入骨髓让人恨恨却又无可奈何。鲁迅三兄弟也没少被祖父埋汰,而且因祖父强势,少年的鲁迅即便对其愤恨交加却也无力反抗。但鲁迅在有机会“报复”的时候,也绝不“手软”。譬如说有一位与鲁迅同时代的日本学者,写了篇有关周家的文章送给鲁迅审稿,鲁迅删掉了送审的文章中关于祖父任“大官”的描述,只轻描淡写说祖父不过是当过县令般的小官而已,对其他肯定祖父的言辞也一并删除。鲁迅曾经有机会看到祖父科举应试的试卷,他在日记里也一笔带过,意思是写得不怎么样嘛。前文中的日本学者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鲁迅对于祖父,潜藏着幸灾乐祸般的报复心理。这是一个曾经对脾气暴躁、骂人毒辣的祖父无可奈何的少年,在终于成年并得到了话语权之后的悄然回击。
如此,你便可理解为何鲁迅在举家从绍兴迁至北京时,他在老家烧掉了祖父一生所有日记的举动了。那些日记堆积起来约合两立方米,是一个原本行事严谨的人一辈子的写照。即便在辞世之前,周福清仍然在病床上颤颤巍巍写日记。因此,为祖父送了终的三弟周建人对兄长此举并不赞同,但他弱弱的反对被鲁迅轻易而坚定地驳回。于是,那把大火烧了两天。而烧掉了祖父一生日记的鲁迅,从此再未回过故乡。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鲁迅说出“一个也不饶恕”的话语,就不那么突兀了。鲁迅极其勤奋,现存小说集三部、散文集二部、杂文集十九部。在那些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其心血和矛盾。梁实秋说,鲁迅有一种怨恨之气。隐隐的怨恨,也在留下的文字间弥漫。鲁迅在辞世前的十几天里写最后一篇文章时,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他写道,“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也不宽恕”。多年以后,此语依然令人触目惊心。
鲁迅至今依然活在人们的记忆里,不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他。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笔战不止的“敌我”双方,与数万民众一起去吊唁这个伟大的学者和文学家。此后数十年,各种笔战、各类运动、无数的人物多次将鲁迅这个名字推到风口浪尖。支持他和贬低他的人,也未必懂得他。所有的评价,都需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里综合考虑,而不是根据自身立场有所取舍。
笔者认为,评价鲁迅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他。首先便是,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勿庸置疑,鲁迅确实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劣根性揭示得入木三分,确实唤醒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张扬了一种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拓展,及国人精神的转型,提供了一种极大的张力,在当时的文化界、思想界,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但自汉唐以来,中国文化的精神所遗存所保留所发扬的,有诸多值得回味和肯定的一面。中国人不仅仅是在沉默中死亡,还常常在沉默中爆发。鲁迅说,“我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中国人的”。确如此言,我们反观鲁迅,他对于中国文化的韧性、民族族精神、爱国情怀、强大的韧性等方面的展示,没能达到他对于其劣根性的展示所达到的深度。
另外,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确实创造了一种精神,提出了对人和对人本性的一种关怀,这是他之所以成为青年领袖的不可否认的一面。但鲁迅实质上“不屑于”与其观点相左的人进行本质上的交锋。就像当年他的祖父在每每骂过他们小辈之后,根本懒得理会对方有何回应。这种你骂东我骂西,他的“对手”无论是胡适、林语堂还是其他人,双方未能在深层次上正式交锋的状况,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遗憾。否则,我们看到的不会是细节的吹毛求疵,而是真正的精神砥砺。
从此处可以看出,鲁迅在性格上也有其局限性。他将许多人推到了“外面”,还将与他观点略有不同的左翼右翼甚至是中翼,甚至是稍稍有分歧的人都挡到了外面。
鲁迅在去世前的最后一篇文章里还写道,“忘了我,管自己生活”。但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忘不了他。当岁月不断流转,有中文的地方,我们都不会忘记他。因为,鲁迅是伟大的,这一点连其辩论对手也无可否认。但伟大的鲁迅也是平凡的。一个伟大的鲁迅创造了历史,一个平凡的鲁迅带来了些许遗憾。
(选自《看世界》2015年第9期)
编后
前几日看某电视节目,嘉宾在接受采访时说到自己喜欢读中国的古典文学: 《鬼吹灯》、《凡人修仙》……这是个笑话,但凡读书的人可能都会鄙夷一下。可世风如此,这个时代到处是“低头族”,还有多少人在读书,看书呢?此嘉宾至少做到了“开卷有益”。每期我们都选登一篇小文发在《百家读趣》栏目里,意在启发读者多读书,或找到读书的好习惯、好方法。
这是一个“读书不易”的年代,因此能从读书中、读史中发觉新的信息就更为珍贵。本刊先后选登了陈宁骏先生两篇关于“中华民国总统就职典礼合影”的探讨文字,这张拍摄于1948年5月20日的老照片,人物众多,包含的历史信息量应可以用“ 爆炸”来形容,还原照片后的历史故事,纠正本已形成的一些论断,这需要大量的阅读及资料的查找,无论是陈先生本人或作为读者,这一过程是充满吸引力的 ,这应是读书的好处之一。
一个读书人,大量的阅读之后,可有产出:为己、为人。梳理历史、纪念他人。本期有一篇让人感怀的文字:《清华园里的人生咏叹调——记我的父亲李相崇》,作者李昕先生为三联书店总编辑,关于“读书”,关于“做书”,李昕先生应很有发言权。为父亲写就的这篇文章,于他来说算是“纪念”,于读者来说则从中认识了一位“名师”外的清华老教授,从李相崇的故事里便可知清华大学走到今天,成就名校,正是得益于许多如李相崇先生一般的老教授不懈地“添砖加瓦”。这也应是读书的好处之一。
读书的历史走到今天,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而改变,手机、网络的出现逐渐在改变着我们的读书习惯。用微信的形式展示历史,90后历史发烧友李玉广做了一次有意思的尝试:《微信民国》中的爆笑趣闻、鲜见轶事,在他笔下历史这个小姑娘换上了一件时髦的外衣,读来不再生涩,年轻人读来有亲切感,上了年纪的人则会觉得新鲜十足。
因此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等先进,读书、明史始终可以找到切入点,它适合每一个年龄层次的人。我不相信“低头族”手中的电子设备会一成不变,读书的习惯有一天会回来,这会是一个趋势。
欧阳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