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课中的教学要素及教学效果评价
2015-08-07周丙锋谢新水刘星期
周丙锋 谢新水 刘星期
(1.首都师范大学 高师培训中心,北京 100048;2.铜陵学院 基础教育系,安徽铜陵 244000)
高校微课中的教学要素及教学效果评价
周丙锋1谢新水1刘星期2
(1.首都师范大学 高师培训中心,北京 100048;2.铜陵学院 基础教育系,安徽铜陵 244000)
微课教学的设计与开发是大规模在线公开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促使学习效果最优化是高校微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这说明高校微课有相同的地方。但需引起重视的是,高校微课不具有同质性,关注其差异性非常重要。高校微课教学包含科学性、艺术性、情感性、特质性和技术性五个要素,从这些要素出发,教学文本的质量、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恰当性和教学风格的科学性是高校微课教学效果量化评价的三个主要方面。以此为基础,文章提出了高校微课教学效果量化评价的参考标准,对高校微课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微课;教学要素;教学效果;量化评定
引言
近年来,慕课平台(MOOC,简称“慕课”)被纷纷推出,如英国推出了“未来学习”,法国推出了“数字大学”,我国的清华大学、两岸五大交通大学也进行了慕课建设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利用慕课在线教学,扩大受众范围,实现在线双向互动,以提高能力为导向,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此种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1]。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言,慕课的出现引发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尽管人们对慕课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还存在各种认知差异,但不得不承认:慕课已经开始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根基[2]。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要建设好我国高等教育的慕课体系,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加强高校微课的研究和建设。在慕课和微课的关系上,围绕各学科及其知识体系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微课简短精炼的教学形式,形成系统且逻辑严密的课程体系,是慕课开发课程的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因此提出,编制上海慕课发展规划与改革时,要大力推进微课程建设[3]。本文关注的问题包括高校微课的差异、高校微课的教学要素和评定高校微课教学效果的依据,并认为探明这些问题,是关乎高校微课建设和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在线公开课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 高校微课间的差异
高校类型、教学对象和学科性质等的不同,使高校具有了多样性,并形成了丰富的高校教育体系。尽管作为一种新的与现代教育技术相关联的课程类型,高校微课有许多相同的特征,但各微课不具有同质性,它们因为高校类型的不同而具有了差异性。分析高校各微课间的差异,对微课的建设和评价必不可少。
1 由教学对象引发的差异
尽管微课适应于不同的教学类型,中小学、高校的课程都可以采用微课来讲授,但高校微课因为教学对象的不同派生出了差异性。容易理解的是,高校微课教学与中小学微课教学有差异,是因为高校教学注重知识的深度和前沿性,着重理性思维的培养;而中小学微课教学注重知识的基础性、理解性和接受性。进一步来说,即使同为高校的微课教学,但因高校类型的差异,微课教学亦表现出差异性。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以及高职院校因为培养目标的不同,其对教学思维、教学内容和教学图媒技术的选择应用也皆有差异。以微课中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为例,研究型高校的教学内容突出抽象性和理论性,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应有利于加快教学节奏,增大教学的信息饱和度,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思维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和操作性,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应有利于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深化各种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并通过图媒技术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接受,强化学生的操作记忆和操作思维能力。
2 由学科性质引发的差异
就学科而言,所有的学科都可以进行微课建设,即便是最抽象的数学,只要应用恰当,将一个知识点建设为微课也是很有价值的——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注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例如,数学“根的存在性定理”是一个很难讲授的抽象概念,表述了在某些条件下,方程的根必定存在于给定的范围内。贾岛《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此句,正反映了这一数学定理。在微课建设中,通过图媒技术将两者的关联性予以有机地表述,可以实现数学与文学、感性与理性、形象与抽象的结合。由此,再激励学生自己从生活实践中寻找、分析、概括同类知识的关联性,就能实现知识的触类旁通。可见,普遍联系的思维效能,使教学效果得以充分优化,这说明了微课的普遍适应性。但不可忽视的是,学科差异必然引发微课教学的差异。如“数学”和“广告”这两门课程,前者因其抽象性,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要在保证基本原理的清晰演绎这一前提下,实现教学容量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目的;后者则因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及其和市场的密切相关性,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要重在将原理与实践、市场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广告与市场的关系认知和实践应用能力,因为所有科学的广告理论最终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要满足市场需要,否则教学目的就不能实现。可以说,高校微课学科的差异性,决定了高校微课的效果。
3 由微课的技术展现形式引发的差异
即使是同一学科性质的微课程,因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不同,对学生视听觉感受和自主学习能动性的影响可能会大有不同;不同技术在微课程制作中的运用,甚至同一种技术与不同设计方法的结合,都会引发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微课程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教学资源、素材和辅助教学媒体,也会引发微课教学的差异性。如以录屏的方式制作时,整个微课教学过程的画面里一直不会出现授课教师的身影;再如讲授与京剧相关的、以言传身教的思想设计制作微课时,在微课的教学整个过程中也没有出现PPT课件之类的辅助教学媒体等。这就说明,微课具体运用什么样的技术和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不能拿统一的标准加以限定,而应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力争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估,要充分注意教学对象、学科性质和技术的展现形式,并以此为基础采取灵活性的原则。
二 高校微课程中的教学要素
高校微课程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主要差异,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计制作的教学视频不受时空环境限制,可供学生自主、便捷和个性化的学习[4]。如果是智能微课,还具有智能诊断和智能提分的功能。根据上文的分析,尽管高校微课具有差异性,但高校微课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它必然要体现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一门成功的微课必然有可以评价的教学要素。
1 高校微课教学中的科学性要素
实现高校微课教学的科学性,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文本即讲稿或详细教案内容来保障。高校教师在文科授课时要有讲稿、理科授课时要有详细教案,并且在内容结构上必须包含如下内容:专业课程知识的经典内容,学科专业知识的新近前沿、研究动向和成果,教师本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如果青年教师对所讲述的问题缺乏研究,至少应有对学科知识前沿研究的思考与评介。所以,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学科知识的经典内容外,其教学内容也应体现前沿性和创新性;教学过程应置身于学科前沿,赋予教学内容新资料、新观点、新方法,以引导学生关注、了解学科的研究新动向;教师还应向学生提供前沿研究资料,引导学生课后查阅文献,加大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否则就谈不上“研究和创新”。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因素不能替代应有的教学设计;撰写逻辑严谨、概念清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难点清楚、分析深刻、概括全面、知识前沿的讲稿或详细教案,是实现微课教学科学性的前提。那种主要依赖教育技术方法拷贝、粘贴画面,配以音响进行图解的诠释式教学作品,尤其是过于追求感官刺激、图媒艺术很美却与教学联系不紧密的作品,不仅违反了高校微课教学的科学性,也不符合在线网络教学的要求。
2 高校微课教学中的艺术性要素
教学艺术是所有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因为教学艺术关系到知识能否有效传授、教学目的能否达到。教学艺术也是教学方法的灵魂,没有教学艺术的保障,教学的科学性就难以实现;富于教学艺术的教学过程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缺乏教学艺术的教学过程味同嚼蜡,其教学的科学性自然也会大大降低。当然,教学的科学性与教学的艺术性在教学要素中并不是对等的关系,而是主次的关系——教学的科学性是统领,教学的艺术性为教学的科学性服务。教育技术应用在高校微课中属于教学艺术范畴,为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服务。所以,微课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如图媒技术、拍摄技术等)的应用原则,是要保证教学容量充分饱和、教学内容能被学生充分接受。同时,接受的难度相对于传统教学形式而言也应当显著降低。如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稀释了教学内容,影响了教学节奏,甚至干扰了学生对知识的思维和注意,其结果不仅会降低现代教育技术的效用,也会违背教育艺术性的应用原则。
3 高校微课教学中的情感性要素
众所周知,“以情优教”是重要的教学原理。但相当一部分高校老师认为这一教学原理主要适用于中小学教学,而不适应于高校教学,因为高校教学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比较自觉、有理性,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对他们不重要,加上微课教学时间短(20分钟左右),因此也无需考虑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其实不然,教师在微课教学视频中有无亲和力、自身教学情绪是否饱满、教学语言有无感染力、教学是否有激情,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还事关教师教学形象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好坏。如果教师一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不停地展示教学内容;一边语调平淡、语言苍白、表情冷漠,那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他就会沦为教学课件的操作者,不仅教学效果差,而且对学生也毫无教学吸引力,最终会使教学效能大大弱化。这是因为,人有认知和动力两大心理系统,而情感属于动力心理系统,教师仅仅依靠现代教育技术并不能有效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人的情感犹如人感知渠道的“阀门”;当学生的情绪低落、情感冷漠时,其感知能力、学习认知能力必然低下,此时要去实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皆不大可能。可以说,任何教学都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微课教学除了知识对流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主线;知识有了情感的媒介作用,才能大大增强学生的感知接受乃至思维能力;所以,高校微课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性要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4 高校微课教学中的特质性要素
教师因性格、气质、能力和情绪等个性特征的差异,在教学的语频、语速、语音起伏变化、肢体仪态、教学节奏等方面都会表现出差异性,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这些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后,便会取得不同的微课教学效果。尽管教学实践不能也不可能强求教学风格的一致化,如不能要求一个内向文静的教师去充满激情地讲课,但要认识到与教师个性相应的教学风格是教学过程中的宝贵资源。为了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标,高校微课的教学风格有其共性的要求。如受教师气质影响,教学语言频率过低、语速过于缓慢、语音平缓毫无起伏变化、肢体语言刻板单调,不仅教学效果差,微课教学信息量也难以饱和,甚至会引起学生的知觉疲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恰当,也难以实现微课教学的目的,所以保持恰当的教学语速、语音起伏抑扬顿挫、字正腔圆、肢体语言丰富恰当,无疑是教学要素基本的共性要求。此外,还应看到教师的个性特征可与教学风格产生互补效应,也就是说,若将教师自身有利于教学的个性特征最大限度地予以发挥,可以弥补其教学风格的不足。例如,虽然某教师在微课教学中肢体语言贫乏、语音很少起伏变化,但如果他教学用语准确、规范、精炼、逻辑性强、表述系统,再加上恰当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那么,他也能较好地实现微课的教学目的。
5 高校微课教学中的技术性要素
高校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还有一个重要差异,就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音视频向学生提供网络自主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这也是高校微课出现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把握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服务的关系,导致过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过程产生浓郁的“炫技”氛围,就会使现代教育技术对微课教学产生负面作用[5]。在全国综合性大学教务处长联席会上,清华大学的甘丽华[6]呼吁高校教师慎用高科技,正反映了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是否恰当的担忧。所以,在高校微课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必须坚持对教学效果起正面促进作用的原则,同时还要看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而不是取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程度。唯有认清、把握好这一关系,方能避免因为一味追求“技术效应”而弱化微课的教学效果。
当然,高校微课教学中除了上述要素外,在学科专业知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尽可能多地体现教学的思想性、教育性、实践应用性等诸项特征,但因学科差异不能一律强求,本文在此不一一赘述。
三 高校微课教学效果的量化评价
高校微课已经存在并在教学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高校微课比赛也已在全国逐步开展,这说明高校微课受到了教学者和学习者的欢迎。那么,该如何评价高校微课的教学效果呢?
1 高校微课教学量化评价的依据
(1)教学文本方面
通过对高校微课教学要素的分析,可以明确微课的教学效果首先取决于教学文本的准备,核心就是教师讲稿或详细教案的撰写。犹如一台戏剧没有好的剧本,演员的演技再高也不能制造良好的演出效果一样,教学文本准备得充不充分,直接影响着微课的教学效果。至于微课教学中出现教师“照屏宣课”或“拉洋片式”的教学现象[6],那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过错,而正恰恰反映出教师在教学文本上的准备不足。过度依赖课件,在制作课件时严重缺乏教师自己的创作成分,教师的课件仅靠下载、拷贝、粘贴相关资料拼凑而成,使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反而成为了微课教学中弱化教师教学责任和教学准备的负面因素。所以,教师的教学文本无疑是高校微课教学评价的核心依据。
(2)教育技术方面
现代教育技术在微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评价高校微课的主要依据。因为微课程的本质是依据建构主义,故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实现以学生自主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目的。一方面,在微课教学环节中,无论是图媒制作、视频教学、网络环境、拍摄技术,还是教师形象仪态、教学语言素质等,都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效果为基础,因此,教育技术的使用失误会降低微课的教学效果。例如,如果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科学合理,资料选择正确恰当,但图像不稳、画面不清,或者教学视频音响的噪音明显,就会降低学生在线学习的感知能力,也会有损教师的教学形象,其取得的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有误,不能明确自身的主导地位,对现代教育技术过度使用,导致出现各种图媒音响遮蔽教师讲授的现象,那么,即使微课教学中的“技术”含量增加了,但却弱化甚至破坏了微课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可取的。
(3)教学风格方面
高校微课教学中教师讲授时的教学仪态、教学语速、语频、语音音质、语音高低起伏、肢体语言、教学激情、教学感染力、教学口语的规范精炼等一系列因素,构成了教师整体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学艺术的重要内容,学生可据此对微课产生整体的知觉印象,因此教学风格直接影响学生的在线学习效率,对微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既可起正面的激励促进作用,也可起负面的瓦解作用。此外,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如视频、画面、音响等),教师的教学风格会产生一种“放大”的教学知觉效应。可见,教师的教学风格是高校微课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
2 高校微课教学效果的量化评价标准
本文认为,教学文本、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教学风格是高校微课教学效果评价的核心要素,可以说是高校微课教学效果评价的三个一级指标。相对而言,在高校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中,教学文本是基础指标[7],比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教学风格这两个要素更重要。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一个评价高校微课教学效果的参考标准,如表1所示。
当然,本文所提的高校微课教学效果评价标准还只是一个可参考的标准。在评价高校微课的过程中,各项指标如何量化、每一个指标的具体比例如何,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根据高校微课的差异性来进行相应的调整。
表1 高校微课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赵婀娜,闫星辰.“幕课”来袭,中国大学如何应对[N].人民日报,2013-08-08(18).
[2]刘和海,张舒予,朱丽兰.论“慕课”本质、内涵与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2):5-11.
[3]黄震.慕课:给上海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N].文汇报,2014-02-12(10).
[4]姜蔺,韩锡斌,程建钢.MOOCs学习者特征及学习效果分析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54-59、65.
[5]梁好.警惕“PPT依赖”损害教学主动性[N].光明日报,2010-11-08(3).
[6]甘丽华.清华大学教授呼吁高校教师慎用“高科技”[N].中国青年报,2010-10-22(6).
[7]刘星期.教师教学成果评定表的设想[J].职业教育研究,1987,(4):38-39.
编辑:小米
Teaching Elements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Micro-courses in University
ZHOU Bing-feng1XIE Xin-shui1LIU Xing-qi2
(1. Beijing Teachers Training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China 100048; 2. Basic Education Department, Tongling University, Tongling, Anhui, China 244000)
The teaching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courses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sound development of mass open online courses. Although the final purpose of micro-courses development is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 learning effects, and it shows that the micro-courses in university have the common feature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ir differences. The micro-courses teaching in university includes five elements, such as the science, the art ,the emotionality, the idiosyncrasy and the technicality. And based on these elements,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 of micro-courses in university includes three main factors, such as the quality of instructional text,proper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scientific teaching style. Based on these factors, the reference standards for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 of micro-courses a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and offeri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icro-courses in university.
micro-courses in university; teaching elements; teaching effect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G40-057
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9—0030—07
10.3969/j.issn.1009-8097.2015.09.005
周丙锋,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与教育管理,邮箱为zbfcnu@163.com。
2015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