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序性护理模式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口腔黏膜炎的临床价值

2015-08-06王笛一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18期

王笛一

[摘要] 目的 探讨程序性护理模式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过程中并发口腔黏膜炎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就诊的94例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过程中并发口腔黏膜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程序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程序性护理模式对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过程中并发口腔黏膜炎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程序化护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口腔黏膜炎

[中图分类号] R7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6(c)-017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equencing nursing model on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with the complication of oral mucositis. Methods 94 patients occurred with oral mucositis during surgery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rom July 2012 to July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47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model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equencing nursing model.The degre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degre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time of symptom disappearance and hospitaliz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equencing nursing model on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with the complication of oral mucositis is significant,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equencing nursing;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Oral mucositis

口腔黏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炎症性和溃疡性反应病变,是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1]。口腔黏膜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移植前预处理应用的大剂量化疗药物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造成损伤,破坏性干扰口腔黏膜细胞的周期,使腺体的实际分泌明显减少,导致口腔黏膜处于干燥状态,黏膜组织更新遭到破坏,进而出现溃疡症状[2-3]。这一病理学现象的出现,不仅会使原发病治疗方案的实施受到严重影响,还会使患者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下降[4]。本研究选取本院的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过程中并发口腔黏膜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程序化护理,探讨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就诊的94例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过程中并发口腔黏膜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32~66岁,平均(49.7±1.5)岁;口腔黏膜炎0级9例,Ⅰ级15例,Ⅱ级12例,Ⅲ级7例,Ⅳ级4例;发病时间1~6 d,平均(2.2±0.4) d。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31~68岁,平均(49.9±1.4)岁;口腔黏膜炎0级10例,Ⅰ级15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3例;发病时间1~7 d,平均(2.3±0.5) d。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

①妊娠、哺乳期妇女;②患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③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护理模式,包括常规清理口腔分泌物、常规病房巡视、统一模式健康教育、常规执行医嘱。观察组给予程序化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3.1 0级和Ⅰ级口腔黏膜炎患者 采用常规漱口水漱口方式预防各类口腔感染的发生,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口服复合维生素。

1.3.2 Ⅱ级和Ⅲ级口腔黏膜炎患者 加强每天漱口的次数和频率;疼痛程度明显者可在进食前或适当的时候给予浓度为2%利多卡因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进行漱口;常规口腔护理操作要保证轻柔,防止对口腔黏膜组织造成进一步损伤。

1.3.3 Ⅳ级口腔黏膜炎患者 观察口腔黏膜的具体颜色和性状,注意新溃疡病灶的出现和出血情况;进一步加强每天漱口的频率和次数,每隔2 h进行1次,每次含漱时间持续在5 min以上,交替间隔时间应该在15 min以上;疼痛程度明显者可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稀释液进行漱口。

1.3.4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漱口液,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 临床上常用的漱口液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生理盐水:可以清洁口腔,预防感染;②浓度为1%~3%的过氧化氢溶液:具有防腐、防臭作用,适用于口腔感染且存在溃烂、坏死组织者;③浓度为1%~4%的碳酸氢钠溶液:属于碱性溶液,对真菌感染较为适用;④浓度为0.02%的氯己定溶液:可以对口腔进行清洁,抗菌谱广;⑤浓度为0.02%的呋喃西林溶液:可以对口腔进行清洁,抗菌谱广;⑥浓度为0.1%的醋酸溶液:适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⑦浓度为2%~3%的硼酸溶液:属于酸性防腐溶液,对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⑧浓度为0.08%的甲硝唑溶液:适用于厌氧菌感染[5-7]。

1.4 满意度评价标准

出院前1 d对手术期间的护理满意度进行不记名打分问卷调查,满分为100分,>80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8]。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的口腔黏膜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围术期护理满意度、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作为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有2例(4.26%)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1例(23.40%)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导致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出现口腔黏膜炎症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在骨髓移植治疗前,患者需要接受放疗,这使人体内的腺体分泌水平明显降低,导致口腔黏膜处于干燥状态,而化疗药物的应用可使口腔干燥程度加重,导致口腔溃疡症状出现。②术前的预处理会对口腔正常黏膜细胞的周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使黏膜上皮细胞和腺体更新的功能受到严重损坏。③术后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下降。④患者体内出现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症状。⑤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当该类疾病患者的口腔黏膜炎症状持续存在时间≥2周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情况[9-12]。除上述因素之外,在日常护理服务过程中还应该适当地给予其他治疗措施,如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适量补充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某些细胞因子,这些措施能够对口腔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再生等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13-14]。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应该始终贯穿于该项治疗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以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使其对疾病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疾病,配合治疗[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程序化护理模式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还能够最大程度地控制不良反应,保证治疗安全、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陆勤美,陈兰英,张慎芳,等.洁悠神配合口腔护理治疗化疗引起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 7(4):27-28.

[2] 李玉梅.六神丸配伍复合维生素B治疗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溃疡及护理体会[J].陕西中医,2010,31(2):184-185.

[3] 张翔,姚斌莲.普米克令舒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GVHD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4):499-500.

[4] 张伟杰,孙佳,宋亚华,等.紫外线治疗仪治疗1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3,4(3):36-37.

[5] 王素平.施行化疗癌症病人的口腔感染护理措施[J].福建医药杂志,2010,32(3):171.

[6] 宋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护理现状[J].华北国防医药,2010,22(3):292-294.

[7] 卢爱工,李莉莉,柳淑杰.口腔医护人员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9):1079-1080.

[8] 李映兰.口腔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的预防[J].护理研究,2003,17(4):193-194.

[9] 付京秋,胡英华,张苗苗,等.银汞充填对口腔科医生健康影响的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1,7(1):42-43.

[10] 董璐.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2):5129-5130.

[11] 云洁,胡海兰,吕智宏.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口腔黏膜炎的护理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5):1149-1152.

[12] 葛英姿,杨英.解毒利咽含漱液对放疗口腔粘膜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4):120-121.

[13] 赵兰英.参麦注射液雾化吸入防治放射性口腔炎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9,24(1):48-49.

[14] 熊建球,李爱云,何虹,等.维生素B12混合液防治鼻咽癌患者放疗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14-1015.

[15] 吴绍勇,冉启志,朱宝芳.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粘膜反应的护理[J].现代护理,2011,11(18):1508-1509.

(收稿日期:2015-04-09 本文编辑: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