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与心血描绘的轨迹
2015-08-06赵春林
赵春林
为加大具有浓郁安阳文化色彩,体现安阳文化形象的艺术创作力度,深入挖掘安阳文化资源,按照安阳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市艺术研究所、市崔派艺术研究院联合创排了新编大型历史豫剧《马丕瑶出京》。
豫剧《马丕瑶出京》是以马丕瑶生前的最后两年生活轨迹为时代背景,艺术地再现了甲午战争前后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矛盾冲突。它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丰富必要的情结、细节进行艺术的描绘,我在该剧中出演、塑造了李鸿章。对我来说,这是个非同一般的挑战,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艰难的跨越。
豫剧《马丕瑶出京》是一部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本土人文故事。人物是在具体的戏剧环境中产生的,并从中走出来,但又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与剧中其他人物共同存在。因此,这出戏在描写历史人物马丕瑶的同时,将近代大家熟知的慈禧、光绪、翁同龢、李鸿章也首次搬上了豫剧舞台,在这些重要的近代历史人物中,李鸿章一角可谓是备受大家关注的特殊人物,之所以重要,是由于他作为那个时代所处的不可替代作用产生的争议,之所以特殊,还因为这个人物与大清王朝末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
老艺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戏要演出人物的精气神来,才算演活了。”这个“精气神”,应该就是“形”与“神”,也就要演人物要“形神兼备”。“形”是所演人物给予观众的观感;“神”则是人物留给观众的神韵,留给观众的深刻印象。做到形似易,要做到神似,是一定要对人物、背景有较深了解以后,准确地把握住人物的精神气质才能做到的。理清了这个思路,我便从了解李鸿章和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入手,努力把握这个人物应具有的精神气质,然后再精心设计这一个人物在一部戏中合乎行为逻辑的动作。
李鸿章生在清末光绪年间的社会大动荡时期。这个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使社会两大基本矛盾在持续加剧中走向尖锐化。从阶级矛盾的尖锐化看,清末统治集团在全面腐败中迅速走向全面腐朽,社会黑暗无以复加,农民大起义的风暴风起云涌。从民族矛盾的尖锐化看,清末统治者内外交困,不仅在与日本的战争中连连失利,英美俄等各国对大清国虎视眈眈,由慈禧为统治的封建王朝处于岌岌可危的地位。可以说,用“生不逢时”四个字来形容李鸿章的一生再合适不过,李鸿章有大智慧,比起守旧派,他能清醒地看到中外形式,尽管作为满清重臣,他无法跳出自身的局限,但他依然在保皇的前提下,大力改革。他一生有勇有谋,敢作敢当,是晚清的顶梁柱,只可惜帝国黄昏,孤臣一哭,大树飘零,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当时的清朝积重难返,李鸿章扛起晚清半边天,每次承担的都是帝国最不堪之事,难怪梁启超后来说:“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就是这麽一个重要特殊人物,当我接到塑造《马丕瑶出京》中的李鸿章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压力。
历史上的李鸿章,有功也有过,而今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莫衷一是。由安阳市崔派艺术研究院创排的《马丕瑶出京》中的李鸿章,是站在人性化角度及历史观的基础上,将他作為正面人物来重新定位的,在肯定历史人物是非功过的同时,较客观地展现了一位古稀老人情系大清命运兴衰的复杂思绪。李鸿章在《马丕瑶出京》中的戏份不大,情节设置有两场戏出现,却是推进剧情驱动力的关键人物。我在导演的启发下,我紧紧抓住两条线,一是情感线:即忧国之情、保“马”之情、君臣之情等。二是情景线:雪中劝马丕瑶,金殿斗翁同龢等,感情的变化要力求层次分明,步步深入,两条线则坚持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互为映衬,以此构成了全剧的矛盾冲突,塑造出李鸿章特有的人物个性。为了塑造好这个人物,准确娴熟地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段和技巧来塑造人物,吸收和借鉴话剧心理现实主义的表演要素,在体验和体现人物性格中有机的融合,把这一多面历史人物的正面形象呈现出来。
塑造历史人物,需要演员用自己的思想感情、社会文化沉淀经过二度创作将其再现为有血、有肉、有情感、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为此,演员必须认真阅读剧本,努力领会剧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刻体会剧作者在创作该人物时的心态和情感,进而寻求与剧作者情感轨线的统一。接到剧本后,作为演员首先就是要熟读剧本,然后认真分析剧本中所饰演人物的行当,人物性格以及所要表现的重点是什么?通过认真读本和分析剧中人物,后来我逐步认识到;此剧的李鸿章人物定位是以正面为主,但其一贯的历史评价的负面影响也应该若隐若现地体现到人物表演中,以求契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基于这样的认知,我大胆借鉴话剧的表演形式,注重人物内心体验,来巧妙运用到戏曲表演程式里,要求自己举手投足必须十分准确,内心节奏必须进行细致化处理,外部表现要娴熟运用,并在唱腔中力求做到唱腔与情绪的高度统一。
戏曲中的台词叫做“念白”,(念白)是一种功夫,是技巧化的语言,是另一层美学意义的追求。戏曲界有句行语“七分道白三分唱”;李渔说:“唱曲难而易,说白易而难,明理人讲话一句当十句,不明理人讲话,十句抵不过一句”,可见道白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塑造《马丕瑶出京》一剧李鸿章中,其难度最大之处莫过于人物第三场开头的四句诗。为了吟好这四句诗,我潜心琢磨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所持心情,先以一个忧愤不悲痛,声动不身动的表演方式展现李鸿章“时暮寒鸦啼,运乖老臣泣”的感受,然后目视冰冷雪冻的情景,再用呼气与口腔咬字动作的密切配合,向着黄海战死的将士李鸿章向天吼问“有心射天狼”,继而看到在风雪中摇曳的枯树,低吟出“弯弓知何去”,口形收到尾音时,给人以一种收音支点的感觉和休止感。一下把观众情绪带入戏曲情景之中。我对于每一个字尾的音量都适当,音质要清晰,而且口型准确而坚定。观众在被感染的同时,从中也得到了审美愉悦。
随着李鸿章人物的不断探求,使我深深感受到,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能深刻而典型地反映社会历史,能成功地再现生活。提高艺术修养,有助于全面的欣赏艺术作品,深刻地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更全面地理解社会、人生和现实生活,从而增强历史责任感。同时,戏曲演员要把自己的艺术实践,总结上升为理论,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就更需要广泛的文化知识,诸如哲学、历史、文学、音乐、美术,以及一切与戏曲表演有关的知识。戏曲演员经过对文化知识的不断刻苦学习,就能化为戏曲表演的艺术养料,渗透到角色中,对自己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品位产生作用。“有境界自成高格”,戏曲演员必须在加强艺术表现力的同时,加强自身的艺术素养,使舞台上的表演不但在技巧方面得心应手,自由驰骋,同时使自己的表演达到高格调、高品质的境界。任何人的艺术修养都不是先天的,都是需要在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的实践中,逐步锻炼和培养的。
在塑造李鸿章时,我始终把握住这个人物的精神气质,以其精神气质贯穿全剧,去表现人物在事件中的态度、立场、使人物更有历史感、立体感。回顾塑造李鸿章的过程,我感到对李鸿章这一舞台形象塑造的身后,有一条汗水与心血描绘的轨迹,我感到这条轨迹就是体验与表现的有机融汇的过程。我想,这条轨迹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有追求的戏曲演员的共同道路。